膜联蛋白Ⅰ与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sc2Xid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寻找诱导复发转移的相关靶基因进行干预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内容。膜联蛋白Ⅰ(ANXA1)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的由13个钙-磷脂结合蛋白组成的膜联蛋白超家族成员中的第一个被发现的分子。ANXA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ANXA1表达水平有显著降低甚至缺失。研究发现ANXA1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有因果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膜联蛋白Ⅰ与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7例手术治疗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微创置管负压引流(微创组),23例行常规切开纱条填塞引流(常规组)。微创组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抽吸脓液,切除坏死组织及脓腔壁,并放置负压引流管;常规组采用传统外科手术切开引流的手术方式;观察比较两者的脓肿大小、手术时间、术后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按照患者受到的米非司酮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50例;每组患者在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之后,分别给低、中、高剂量组患者施以6.25 mg/次、12.25 mg/次和18.25 mg/次的米非司酮,每天1次,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低、中、高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
目的分析梅毒住院患者的科室分布特点、诊治情况,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2例梅毒(史)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果282例中,男∶女≈1∶1.9。高发年龄:女21~50岁,平均(41.68±0.96)岁;男41~70岁,平均(53.25±1.59)岁。合并其他传染病者占22.0%(62/282)。二级学科科室分布以妇产科最多(106例),其次是外科(86例)和内科(49例)。应治梅毒(7
期刊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腹腔内高压(IAH)患者腹腔内压力(IPA)及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IAH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CBP治疗3 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IPA及腹腔灌注压(APP),观察并统计胃肠道症状数量,采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估器官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MAP、IAP、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