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分4个年龄层次进行的实验。他们首先对45岁的年龄层次进行测试,发现只有5%的被认定有创造性;接着他们又在25-45岁之间的年龄层次进行测试,结果竟然也只有5%的人合格。测验继续进行下去,心理学家发现,17岁年龄阶段的测试令人鼓舞,有创造性的人的比例上升到了10%,接着更令人惊讶的结果出现了,5岁的儿童中,具有创造性的人竟然高达90%!这一结果说明什么呢?说明人的创造性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创造性受到了教育、文化、社会、环境等的抑制。为什么儿童有创造性呢?儿童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敢想敢说敢试敢闯,而成人恰恰相反!
笔者曾听朋友说过这么一件事。她邻居的儿子6岁,上小学一年级。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看,人的身体哪儿是对称的?”小朋友一听乐了,纷纷举手,说了眼睛、眉毛、耳朵、手脚等。朋友邻居的儿子举手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人的两个屁股蛋是对称的,男孩的两个小蛋蛋是对称的……”老师大怒,吼道:“你坐下!”下课后,老师马上找到这个男孩的妈妈说了发生的事,激动地说:“你可得好好管教儿子,不得了啊!”这位母亲一听急了,马上找来儿子训话:“儿子,你上课怎能说这些呢?”儿子听不懂妈妈的话,说:“哼,他们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这位妈妈急得不知所措,对我说:“我儿子6岁就说这些乱七八糟的,长大了会不会变成流氓啊?”而我却认为:“6岁的孩子不会产生你所担心的问题,其实你们应表扬他观察得很准确,他比其他孩子有更深刻的洞察力,也更大胆。”
无疑,在这位老师和年轻母亲的观念里存在着一座高高的“墙”,正是这样的“墙”抑制甚至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读者》杂志曾刊登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大意是,作者小时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已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主人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作者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他终生。这位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不是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幼小心灵的尊严,用理解支撑起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天空。这是对儿童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我们为人师表、为人父母者,更应具有这种智慧。
遗憾的是,应试教育的现实教育,常常使我们的教育者不能“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去年冬天,我和儿子散步时曾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位妈妈和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那位妈妈说,今天真冷,刮的是北风。那小男孩大声说:“妈妈,北风是白色的!”那位妈妈反问道:“北风是白色的吗?北风有颜色吗?”孩子仍说“北风是白色的。”那位妈妈只好无奈地告诉孩子:“北风根本没有颜色,北风是无色的,看不见的。”唉,一个绝佳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契机就在那位妈妈“高墙”的遮挡下丢失了。其实,孩子的回答体现了多么富有诗意的一种思维啊——北风带来了霜冻,带来了雪花,北风当然是白色的!妈妈没有“蹲下来”问个“为什么”,没有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没有耐心地去倾听、去发现,而是用自已脑中既定的“标准的正确答案”来框限和评判,这样就抑制甚至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和灵性。
是的,我们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应当用孩子的哲学来对待他们。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与儿子的相处和沟通交流中,受儿子奇特想像的熏染,在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一个富有想像力的“孩子”。儿子的想像常常让我佩服不已,白云像睡在天上的绵羊、掀开的指甲刀像鳄鱼的大嘴;初春,树木都发出了嫩芽,儿子说,发芽大的多的是“树妈妈”,发芽小的少的是“树儿子”;放烤地瓜的盆里冒出的热气,儿子说,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云;盛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盒子开了一道小口子,儿子说,那是“锌宝宝”的家门,“锌宝宝”正在家里睡觉呢……在他小小的脑瓜里,装着数不尽的奇特的想像,丰富着他的精神世界。
那天晚饭后,我洗完碗从厨房出来,看见儿子正兴致勃勃地在一个大杯子里洗着什么,我一看,杯子里盛满了水,里面竟是香蕉皮!再看放在一旁的香蕉,卧在一汪水中,更是“惨不忍睹”。我刚要发怒,又转念一想,应该先问清楚再发怒也不迟。于是我问他在干什么,儿子兴冲冲地头也不抬地说:“妈妈,我在洗衣服呢!”
——“洗什么衣服呀?”
——“香蕉皮衣服,我刚给香蕉洗了‘澡’,现在正给它洗衣服呢!”
——“儿子,这衣服哪儿来的呢?”
——“妈妈,是我从香蕉店里买的。”
还没等我再继续发问,儿子颠颠地找来玩具盘子煞有介事地说:“妈妈,我要把衣服放在这个盘子里,拿到阳台上去晾一晾,回来再把这杯水倒在卫生间里,妈妈和我一起去,好吗?”“好呀!”我跟在儿子后面,看着他认真地把一片片洗得近乎透明的香蕉皮晾在最矮的细铁丝上,然后跑回去把那杯水倒在卫生间的水池里。看着儿子的一举一动,我心里涌上许多感慨。孩子的思想是纯洁的,他们在用自已的方式来完成自已眼睛所观察到的动作与种种事物。如果此时只看到他弄脏了茶几、地面、杯子,觉得儿子的做法不可理喻,不加询问便训斥,那扼杀的不仅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还桎梏了孩子喜欢“自已事情自已做”的行为欲望。而且,家长应该相信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对生活的理解,他能够正确理解这些生活现象。
其实,也许几粒石子,几片树叶,一张小卡片,都可能被孩子视为宝贝,这在大人看来是既无聊又不可思议的。我们大人在繁杂的生活中早已经失去了探究身边平常事物的兴趣,认为一切事物“原本如此”。因而教师、家长便常常犯错:对孩子的“宝贝”不屑一顾,撕碎孩子的纸飞机,踩碎孩子亲手捏的泥丸……这些错误的代价是使我们失去了培养孩子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绝好机会。作为父母、教育者,我们应该“蹲下身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尊重孩子们独特的视觉和体验,只有这样才会使孩子有智慧的火花、精彩的发现。也许正是废旧的糖果包装教会了孩子识别各种色彩;也许正是给香蕉“洗澡”让孩子学会了怎样关爱别人;也许正是几片枯黄的树叶让孩子感受到了大自然四季更替的奇妙。那些被孩子视为“宝贝”的东西或许与自己的衣着和家庭的装潢不协调,但,请容许孩子有自已的一点空间来保存自己的“宝贝”,保存自己的“思维”;也许孩子奇特的想像不太符合大人的逻辑,但,请珍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不要把孩子的梦想扼杀在大人的“程式化”中。
因此,身为父母者、教育者,我们应把自己融入孩子的视野,去欣赏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孩子在父母的欣赏中感受了尊重,在理解中享受了平等,孩子将获得一片自由展现个性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