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互信”促中美经贸发展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ong1973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态度从“接触”到“打压”的方向发展。因此两国在深入发展的同时,摩擦也不断增加甚至愈演愈烈。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两国贸易摩擦的本质为出发点,以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时间线为线索,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段中美两国贸易量上的变化,得出“政治互信”,不但可以促进贸易问题的解决,还会促使中美经贸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结论。中美两国要想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发挥经济的互补優势,必须做到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与此同时,摒弃对抗的政治思维,从合作中寻求共赢。
  关键词:中美关系;政治互信;贸易量;经贸发展;合作共赢
  本文索引:吕启铭,蔚佳霖,苏钶胜.<标题>[J].中国商论,2021(17):-068.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9(a)--03
  时至今日,冷战已经过去多年,但是冷战时期所产的对抗性思维未曾销声匿迹。这种对抗性思维使国家间的政治互信难以产生,尤其是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更难以信任对其形成挑战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但是伴随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领域逐渐成为“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各国斗争的主战场。冷战思维发展成今日的政治不互信,多数国家在谋求本国利益时仍会秉持零和思维,毫不犹豫的将对抗性思维带入到全球贸易领域,推行贸易保护,催生逆全球化。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为维护自身经济霸主的地位,自然就是这些国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的崛起让美国感到不安,美国对中国政治缺乏信任,双方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1 中美经贸问题的本质剖析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GDP由2001年的11.0270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99.0865万亿元。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出台之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990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这一速度比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速要高2~3倍,特别是在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虽然在第一季度经历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于第二、三季度分别以3.2%和4.9%的速度快速回暖(见图1)。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其他国家在面对疫情时的治理无效、经济下滑、失业激增等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后疫情时代”的总体特征。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在各类国际事务上话语权的进一步加强,“对于美国而言,巨额的对中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美国制造业的长远发展,中国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进而拉动经济飞速发展也可能威胁到美国的世界霸主之位。”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 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1161.2亿美元,从中国进口4818.8亿美元,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约为3647.6亿美元,占美国贸易逆差的47%,在逆差来源国中排名第一。
  美国商务部数据统计,2005—2017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从2852.99亿美元增长到6359.67亿美元,增长了3506.68亿美元。与此同时,中美贸易逆差也随着中美贸易额的增大而不断加大。美方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之后,中美贸易逆差处于迅猛增长阶段,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回落,从2005年的2016.25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3752.27亿美元(见图2)。
  尽管中美两国统计的中美逆差呈基本相同的趋势,但是由于受到美国对外贸易统计标准及转口贸易等因素影响,在逆差总额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若为前文所言,在中美贸易中,中国方面的顺差不断加大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强硬的一个理由。然而贸易问题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在双方的贸易中,美国虽然在贸易上呈逆差态势,但中国产品输入美国,为美国在利益上带来了顺差,这是中美双方的产品结构优势互补的反映。因此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强硬,并非源自于在贸易领域的利益得失而是对中国政治的不信任,以及对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担忧,妄图通过经贸打击的方式来迟滞中国的发展。
  2 中美两国对贸易问题的应对
  中美经贸问题的本质是美国对中国发展的不信任,如果双方可以做到政治互信,那么中美经贸问题逻辑演化的过程应该是“磋商谈判—对抗升级—磋商谈判—和平妥协”。时至今日,中美的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两年有余,不乏数轮谈判,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美方并未转变思维而信任中国,依旧采取对抗性思维与中国谈判。
  2018年3月美国“301调查”报告出台之后,4月3日就开始对原产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第一轮25%的关税,涉及商品金额约500亿美元。4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对前一日美国的行为进行对等征收关税的措施:对原产美国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新增关税实行一个月后,中美两国贸易量明显减少,经贸往来利益受损,于是在5月3—4日,中美两国开始了第一轮经贸谈判。在美国对我国实施关税打压的第一时间,中国随即进行积极回应。直至2018年12月2日,双方达成休战90天的共识,并开始进行第五轮磋商谈判。在休战期间,中美双方又进行了五轮谈判,中美双方在2019年5月9—10日进行第十一轮谈判期间,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升至25%。美国不顾双方已达成的成果,在磋商期间突然对中国征收新一轮关税,中方对美方抱有的零和思维表示遗憾,更对美方反复无常的态度坚决反对。面对美方在谈判中的漫天要价以及态度的反复无常,中国始终本着寻求合作、协商解决的态度积极应对美方的进攻。2018年4月4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吹风会上说:“我们不希望贸易战,因为结果只能是双输。”中方的态度强硬但又明确,强硬的是我们不怕,我们会给予反制;明确的是我们不想,我们谋求合作共赢。   3 中美两国之间贸易发展的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如今作为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美之间根据国际分工的不同,两国贸易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因此两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是极其紧密的,双方在经济上是能够共赢的。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7年,两国进出口贸易额都在不断上涨,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仍呈正增长态势。数据说明中美之間的贸易是在不断增长的,中美之间的贸易是在不断深化发展的。但是好景不长,2017年突发的中美贸易摩擦打破了中美贸易的平稳增长。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2017年开始,中美之间的贸易进出口额都在下降,进出口贸易增长率也由正增长跌向负增长。
  2017—2019年,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逐步下滑,2019年的贸易总额比2018年缩减15%,这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的经贸是不利的,经贸摩擦继续下去会使双方的利益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完全脱钩的两国经济是不可想象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脱钩更是不可想象的。在自由贸易发展的今天,零和思维指导下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不合时宜的,对抗性的经贸交往带来的只能是灾难和受损的本国利益,而不是经济的发展和本国利益的增长。
  4 结语
  中美两国的贸易问题边打边谈,始终未出现一个明朗的结果,中美经贸摩擦的最终走向是全面冲突还是和平合作还未可知。但从经贸数据上,若是经贸摩擦持续下去,最终损害的是两国人民的利益,影响的是两国的发展。美国部分政客对中国的敌视,根本原因是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势必影响美国的利益,他们在政治上不信任中国。中美双方想要停止贸易摩擦,促进经贸发展,就需要美方转变观念,转变旧的对抗性思维,寻求与中国磋商谈判,谋求双方的共同利益。“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美国只有将对抗性思维转变成合作共赢的思维,困扰中美双方的贸易问题与合作困难势必会迎刃而解。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给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即政治互信。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已有几年,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更是彰显了该方案的优越性。中国一直以来与东盟的一些国家存在争端,但“一带一路”给中国和东盟带去了政治互信,带去了管控分歧,带去了贸易合作的可能,更带去了双方贸易额的迅猛增长。中国与东盟国家争议问题的顺利解决给中美争端的悬而未决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案,即只有采取在政治上相互信任的态度才能让双方的经济实现共赢。因此,要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发展双方经贸往来,并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http://www.gov.cn/shuju/index.htm, 2020-10-01.
  乔平平.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6(5):34-35.
  美国统计局,http://www.census.gov/,2020-01-01.
  新华国际时评:尊重彼此核心关切是解决好分歧的前提,2019-05-11,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511/c1003-31078794.html,2020-12-2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2020-12-21.
  商务部统计数据,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 2020-03-13.
  “Political Mutual Trus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LV Qiming  YU Jialin  SU Kesheng
  Abstract: The strengthening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the new century has made the attitud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China turn from “contact” to “repression”. As a result, while the 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and the pattern of complementarity has developed in depth, frict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 and even intensify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trad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is paper tries to take the time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no-US relations as a clue,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political mutual trust”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settlement of trade problems, but also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Sino-US economy and trade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nges in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t different times. I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nt to develop together economicall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they must achieve mutual trust in politic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bandoning confrontational political thinking and seeking win-win results from cooperation.
  Keywords: China-US relations; political mutual trust; volume of trade;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win-win cooperation
其他文献
[摘 要]纳税筹划指的是企业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合理避税,它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税法的推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开展纳税筹划,从而合理避税。文章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实施纳税筹划的重要性,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开展纳税筹划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纳税筹划;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经营水平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166
研究目的:论证土地价格的本质及来源,凝练土地经济学规律。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出现土地私人占有以后就出现了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是土地占有或放弃占有的对价;土地价格是土地利用能力的标尺,是土地财产价值量的经济表征;土地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土地价格变化的特殊性;土地价格最终取决于土地利用能力,土地价格是其预期收益的购买价格。研究结论:土地价格最终来源于土地产出品价格,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认识和解决土地经济问题。
摘 要:中欧班列的运行,促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快的发展。本文立足山东地区的班列运营组织,分析中欧班列给山东带来的市场机遇,正视中欧班列运行现状及问题,积极践行《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公约》,统一组织共创品牌,构建系统化的网络格局,创新国内货物的组织模式,完善多边贸易协调机制,利用多种模式整合货源,增强客户服务意识,提高班列服务质量。  关键词:山东地区;中欧班列;运输组织  本文索引
摘 要:本文以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以中国与东盟2009—2017年的贸易数据为依托,通过构建模型、优化模型和分析模型等实证研究手段,得出贸易引力模型与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数据高度拟合的结论;同时发现模型得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影响实证结果与现状不吻合现象,并试图对这种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也为学界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引力模型;中国—东盟贸易额;随机效应
当前旅游区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迅速增加,对其进行准确的性质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规划案例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区性质”的概念,并就概念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阐
摘 要:近年来,随着航空运输业的不断进步,飞机租赁逐渐为各大航空公司所采用,以实现机队的发展壮大及更新换代。本文选取飞机租赁中的融资租赁,关注了其在国内外的起源以及当前发展情况,并详细分析了飞机融资租赁的优势。此外,本文也关注了这一新兴行业在市场、利率、自然、政治等方面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种类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航空公司;融资租赁;优势;风险;防范  本文索引:赵安村,沈俊
摘 要:本文采用成分定价法,将可转债的价值分离为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分别进行计算,其中债券部分定价基于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期權部分定价基于B-S模型。依据定价结果,设计投机策略与Delta对冲套利策略进行对比,并对各组合收益进行回测,验证不同策略的回报与风险。实证结果表明,Delta对冲套利组合具有更高的收益空间,同时在标的资产价格与预期反向变动时,可以有效降低损失,实现风险防范。  关键词:可转债
摘 要:新能源汽车作为政府首倡的21世纪环保节能交通工具,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意义。如何依据现代营销策略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销售,开拓市场,成为众多企业及相关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本文就目前我国中小城市新能源汽车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找出新能源汽车营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城市;新能源汽车;营销现状;营销策略;策略分析  本文索引:李千千.<标题>[
摘 要:2020年中西部外贸进出口增长11%,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24万列,共发送11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0%和56%。成都国际铁路港位于青白江区,作为中欧班列(成都)的始发地,是贯通蓉欧的枢纽,依托四川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等众多优势实现“港口立城”。本文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对成都国际铁路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战略,提出抓紧新机遇发展与四川自贸区建设,跨境电商B2B合作共赢,增强数字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适合大学生的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金融消费者的特殊群体,因投资经验不足、金融知识欠缺、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原因,容易陷入不法分子的诈骗陷阱,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使大学生遭受金融诈骗的风险日趋严重。金融诈骗对大学生群体今后的理财习惯、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未来的经济运行都有着严重危害性。因此,治理大学生群体中的金融诈骗,提高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