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特纳综合征的耳科学表现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x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耳科学表现,研究其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的46例儿童TS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患儿,年龄5~18岁。染色体核型X单体型17例(37.0%),嵌合型16例(34.7%),X染色体结构异常13例(28.3%)。并对耳内镜、听力结果和耳科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Mann-Whitney U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46例患儿中最常见的耳科疾病是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共20例(43.5%)33耳(35.9%),听力损失者14例(3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45,95%CI:1.072~1.760)和患有OME(OR=9.460,95%CI:2.065~60.350)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影响因素,OME患儿的语言频率气导听阈在鼓膜松弛部凹陷与非凹陷的病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13.8)dB HL比(14.4±4.2)dB HL,U=59.500,P=0.008]。

结论

OME和听力损失在儿童TS中常见,年龄增加或患有OME时,出现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将向产品多样化、垂直功能加深、模型多任务化、软硬件一体化、全栈式全流程平台化、诊疗一体化等方向发展,并通过结构化报告落地,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指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在技术、产品、监管、落地、商业等环节依然存在许多瓶颈问题,需要上下游通力合作突破,但常态化、标准化和基础建设化的临床使用还是值得期待的。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对小儿睾丸肿瘤精确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7例睾丸肿瘤的超声特征(物理性质、有无钙化、Alder血流分级)及AFP水平,进一步将肿瘤按照两种方式分组: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卵黄囊瘤组和非卵黄囊瘤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特征及AFP对睾丸肿瘤的精确定性诊断效能。结果卵黄囊瘤18例,超声表现为实性或几乎实性肿块,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和LC3在糖尿病足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间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62例为糖尿病足感染组,同期在本院就诊的足部烧伤患者38例为对照组。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耐药情况将糖尿病足感染组患者进一步分为多重耐药组、非多重耐药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足部创面肉芽组织中Becli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诊断为CSCC的27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4)和未复发组(n=165),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CSCC复发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VEPH1通过TGF-β信号通路对人皮肤黑色素瘤(CM)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细胞,将黑色素瘤细胞分别体外转染VEPH1、TGF-β过表达或干扰质粒,或经TGF-β通路抑制剂SB-431542处理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PH1、TGF-β、EMT等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以
本文报道了1例胸腰椎管内多发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患者男,55岁,因双下肢走路不稳、左侧臀部疼痛就诊。MRI示胸12至腰骶椎水平椎管内多发占位,呈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相邻脊髓受压移位;增强扫描病灶呈较均匀强化。病理诊断结果为椎管内多发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随着临床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动脉放射栓塞(TARE)在HCC的局部治疗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较于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此治疗方法疗效好且副作用较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围绕TARE治疗HCC的临床应用现状(主要适应证及疗效、联合系统治疗以及成本-效果分析)予以综述。
目的观察并评估下斜方肌肌皮瓣携带部分背阔肌修复头顶枕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例采用下斜方肌肌皮瓣携带部分背阔肌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6~68岁。病变均为恶性肿瘤所致的颅骨缺损及硬脑膜外露。本组病例对斜方肌肌皮瓣切取进行了改进,利用下斜方肌肌
规范的影像学评估贯穿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实施的全过程,包括治疗前基线影像明确病变范围、治疗中疗效评估及治疗后残存病灶评估等。目前新辅助治疗最常用的影像评估方法包括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乳腺MRI。本文主要对乳腺X线摄影及其延伸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例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探讨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的CT、PET/CT表现。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5、25、25岁。3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为90 977、113 266、447 014 IU/L。CT平扫均表现为右前上纵隔混杂密度肿块,病灶边缘周围为线状、条片状实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