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91科技集团董事长、北京市青联委员、2017年“北京榜样”年度人物等身份外,许泽玮又多了一个全新身份——北京市人大代表。
2018年1月23日一早,市人代会的代表报到现场,许泽玮捏着自己的当选通知,被记者们团团围住。“我是一名新当选的代表,心情非常激动,满怀热情,准备得比较细致。这次我准备了50多个建议,期待这些建议能得到办理。”许泽玮兴奋地说。
在许泽玮的50多个建议中,他自己最重视的是有关促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这个建议我调研了非常久,花了半年时间,去了中科院、清华、北航等很多单位调研。”
许泽玮将目光瞄准了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后留下的诸多设施。许泽玮说,在北京的疏解整治促提升过程中,有许多老旧办公空间升级改造为新业态,比如打造为众创空间。“我认为北京市应尽快为创业企业公布疏解腾退空间引导图,引导创业企业围绕首都四个功能定位利用好这些空间。”许泽玮说。
许泽玮在和创业者交流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说:“目前政府肯定掌握这些疏解区域的情况,但创业者们并不知道哪里有房可租,大家都在苦于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办公区域。”
北京市委十四次全会指出,要注重空间腾退与优化提升的衔接。目前,创业企业和服务机构对于这些腾退空间的资料搜集依然处于自身对区域是否熟悉。“一旦我离开所在区创业,其他区的场地信息基本无法获取,这也造成了创业企业初期交易成本高。”许泽玮说。他举了自己的例子:“我们的91众创空间将原来位于马甸桥的福丽特家具城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就是腾笼换鸟的一个典范。”许泽玮建议,政府应出台一个名录,将疏解腾退出来的各个空间向社会公示,“像我们创业者要找新的创业场地、发展空间,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各区各街乡疏解腾退的空间、场地定期向社会发布,给予企业和社会力量一个指引,让创业者能很方便地找到,节约交易成本,参与腾退后空间的建设,这样就能充分利用社會资源,也能实现信息匹配。”
场地问题只是许泽玮关注创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他认为,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城市有多少科研院所、高校,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便是科技创新企业在城市的数量、地位、经济贡献,乃至其在世界的地位。
北京要聚合更多这样的企业,应研究鼓励以科学家为代表的技术顶尖人才的创业扶持政策,目前许多科学家掌握大量的科研成果,但受制于体制机制限制无法大胆创业,这些都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许泽玮说:“未来应出台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的比例分享机制,同时设置科学家进出便利的创业机制,如果科学家创业成功将为科技进步乃至城市进步做出重要贡献,而一旦创业失败则应该允许其回到原有体系任职,降低科学家创业风险,这样才能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持。”未来北京的发展必须强化首都发展理念,以“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做好“四个服务”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
许泽玮还建议,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应该在税收上给予科技创新类企业更大的支持。目前本市的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相比传统行业很大,但是跟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企业是活的,哪里优惠更大就会向哪里去。本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需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助推,比如可以探索科技企业的创始人、高管、核心技术团队的个人所得税退税等税收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高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北京,推动城市整体转型发展。”许泽玮说。
许泽玮的建议不仅仅限于经济和高科技领域,他的关注领域还有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今年北京两会,他还带来了关于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建议。他说,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在传统城市空间和功能秩序上起着统领作用。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要进一步提高对中轴线申遗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整体考虑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功能定位,把中轴线申遗保护作为文化中心建设的重大工程抓在手上,集中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他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中轴线一带的保护面临三大问题:文物单位产权混乱、使用不合理和文物腾退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中轴线短期内仍会处于筹备申遗状态。此外,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等相继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也随之不断微调。此外,人们对中轴线缺乏必要认识,亟需普及相关知识。
为此,许泽玮建议:第一,统一做好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做到遗产点、轴线界面、街区背景相一致;处理好城、景、轴的关系,做到历史空间景观修复和现代城市相协调;处理好大、中、小的关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做好规划管控,确保整体风格相统一;处理好实和虚的关系,高度关注中轴线本体及两侧文物、景观、遗址,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
第二,应尽快将完全腾退中轴线上被不合理占用文物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提出腾退清单,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障资金投入。继续做好中轴线上各标志性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对大高玄殿等受损比较严重的建筑应尽快予以保护抢修。对于已经缺失的重要历史建筑,要加强遗址保护,可在探明缺失建筑的地下遗址位置的基础上,在遗址旁竖立标志牌,或在地面上标示出遗址的轮廓线,为今后的保护工作留有余地、创造条件。
第三,营造社会氛围,讲好中轴线故事。将中轴线纳入重大主题宣传范畴,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深入宣传中轴线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扶持中轴线专题片、纪录片创作。讲好中轴线的发展故事,创造一批反映中轴线的纪录片。同时,挖掘中轴线当代的故事,反映中轴线不断进取的感人故事。
2018年1月23日一早,市人代会的代表报到现场,许泽玮捏着自己的当选通知,被记者们团团围住。“我是一名新当选的代表,心情非常激动,满怀热情,准备得比较细致。这次我准备了50多个建议,期待这些建议能得到办理。”许泽玮兴奋地说。
在许泽玮的50多个建议中,他自己最重视的是有关促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这个建议我调研了非常久,花了半年时间,去了中科院、清华、北航等很多单位调研。”
许泽玮将目光瞄准了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后留下的诸多设施。许泽玮说,在北京的疏解整治促提升过程中,有许多老旧办公空间升级改造为新业态,比如打造为众创空间。“我认为北京市应尽快为创业企业公布疏解腾退空间引导图,引导创业企业围绕首都四个功能定位利用好这些空间。”许泽玮说。
许泽玮在和创业者交流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说:“目前政府肯定掌握这些疏解区域的情况,但创业者们并不知道哪里有房可租,大家都在苦于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办公区域。”
北京市委十四次全会指出,要注重空间腾退与优化提升的衔接。目前,创业企业和服务机构对于这些腾退空间的资料搜集依然处于自身对区域是否熟悉。“一旦我离开所在区创业,其他区的场地信息基本无法获取,这也造成了创业企业初期交易成本高。”许泽玮说。他举了自己的例子:“我们的91众创空间将原来位于马甸桥的福丽特家具城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就是腾笼换鸟的一个典范。”许泽玮建议,政府应出台一个名录,将疏解腾退出来的各个空间向社会公示,“像我们创业者要找新的创业场地、发展空间,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各区各街乡疏解腾退的空间、场地定期向社会发布,给予企业和社会力量一个指引,让创业者能很方便地找到,节约交易成本,参与腾退后空间的建设,这样就能充分利用社會资源,也能实现信息匹配。”
场地问题只是许泽玮关注创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他认为,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城市有多少科研院所、高校,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便是科技创新企业在城市的数量、地位、经济贡献,乃至其在世界的地位。
北京要聚合更多这样的企业,应研究鼓励以科学家为代表的技术顶尖人才的创业扶持政策,目前许多科学家掌握大量的科研成果,但受制于体制机制限制无法大胆创业,这些都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许泽玮说:“未来应出台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的比例分享机制,同时设置科学家进出便利的创业机制,如果科学家创业成功将为科技进步乃至城市进步做出重要贡献,而一旦创业失败则应该允许其回到原有体系任职,降低科学家创业风险,这样才能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持。”未来北京的发展必须强化首都发展理念,以“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做好“四个服务”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
许泽玮还建议,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应该在税收上给予科技创新类企业更大的支持。目前本市的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相比传统行业很大,但是跟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企业是活的,哪里优惠更大就会向哪里去。本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需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助推,比如可以探索科技企业的创始人、高管、核心技术团队的个人所得税退税等税收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高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北京,推动城市整体转型发展。”许泽玮说。
许泽玮的建议不仅仅限于经济和高科技领域,他的关注领域还有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今年北京两会,他还带来了关于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建议。他说,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在传统城市空间和功能秩序上起着统领作用。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要进一步提高对中轴线申遗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整体考虑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功能定位,把中轴线申遗保护作为文化中心建设的重大工程抓在手上,集中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他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中轴线一带的保护面临三大问题:文物单位产权混乱、使用不合理和文物腾退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中轴线短期内仍会处于筹备申遗状态。此外,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等相继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也随之不断微调。此外,人们对中轴线缺乏必要认识,亟需普及相关知识。
为此,许泽玮建议:第一,统一做好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做到遗产点、轴线界面、街区背景相一致;处理好城、景、轴的关系,做到历史空间景观修复和现代城市相协调;处理好大、中、小的关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做好规划管控,确保整体风格相统一;处理好实和虚的关系,高度关注中轴线本体及两侧文物、景观、遗址,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
第二,应尽快将完全腾退中轴线上被不合理占用文物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提出腾退清单,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障资金投入。继续做好中轴线上各标志性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对大高玄殿等受损比较严重的建筑应尽快予以保护抢修。对于已经缺失的重要历史建筑,要加强遗址保护,可在探明缺失建筑的地下遗址位置的基础上,在遗址旁竖立标志牌,或在地面上标示出遗址的轮廓线,为今后的保护工作留有余地、创造条件。
第三,营造社会氛围,讲好中轴线故事。将中轴线纳入重大主题宣传范畴,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深入宣传中轴线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扶持中轴线专题片、纪录片创作。讲好中轴线的发展故事,创造一批反映中轴线的纪录片。同时,挖掘中轴线当代的故事,反映中轴线不断进取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