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情深,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艺术文化,现在我们称他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形式,有很多是不利于保存的,如果传统技艺在时光流逝中消失。那会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极大损失。学校是传承和发展的最好形式。新时代的学校应该承担起责任,协同政府和国家,建立起宣传的第一个哨岗。
关键词:非遗;传承;艺术修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赖以生存的传统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阶段,如何有效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学教育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小学教学内容中,加入非遗文化的内容,给孩子创造和直面非遗技艺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既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非物质遗产部门,非遗首次作为学术概念出现,多年来我国对非遗的保护从未停止,这是在昆曲艺术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尤其是遗产保护的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因此,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非遗传承教育,将非遗内容和非遗技艺纳入中小学阶段教育课程体系,把中小学校园打造成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前沿基地,能够扩大非遗的人群覆盖面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做好非遗传承的第一站。
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非常适合在少儿时期进行启蒙教育。非遗中包含手工艺。审美构图等丰富的内容在小学的阶段展开。非遗产教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美育、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帮助其正确认识和感受手工艺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非遗教育,应当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发育情况,智力成长水平,学习认知规律和心理接触程度,按照教育部的教学规定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学生了解的,非遗传承故事和非遗保护知识,适当让他们接触一些非遗项目和手工技艺,开发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具体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还要注意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进行转变,并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教学课程的互动性。具体而言,学校在开展实施非遗教学的过程中。要组织研究人员教师团队深入非遗现场,与非遗传承人,民族手艺人当面交流,一方面借此机会提高授课教师的技艺水平,另一方面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打磨,打造最适合学生的非遗课程。
在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创新形式,创造性地根据各个班级独特的非遗项目,有针对性的布置需要教室环境,让学生们沉浸于非遗传承人物故事和艺术作品之中,得以近距离接受非遗熏陶。时刻赏析非遗艺术作品,感受非遗魅力学校努力为学生学习非遗提供必要的条件。除了在教室模拟非遗创作环境外,还为学生的非遗创作提供展示和输出的平台。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仍在不断发展的灿烂文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技巧、为人处事的哲理、治国理政的智慧,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浸润于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根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文明赓续的重要象征,创新发展中华文化、保持文明定力的坚实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多次调研活动中考察非遗项目、购买非遗产品,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鼓励他们把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关怀。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传统习俗、技艺正在失去曾经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衰落或消失的危险。从这个角度讲,非物質文化遗产不仅要大力强化保护,更要不断创新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真正地让非遗“活”起来,让人们可感、可知、可参与。
非遗进校园,为孩子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感知古老文化遗产的魅力打开了一扇窗。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传承项目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多一些这样的“自选动作”,让文化素养与智识水平“齐头并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非遗是一种“慢文化”,非遗进校园也不应搞“快餐式”教学。唱做并举的戏曲,精雕细刻的工艺,刚柔相济的武术,掌握非一日之功。从组建兴趣小组、工作坊、学生社团等传习实践,到聘请民间艺人、各级非遗传承人充实师资力量,再到通过传承展演、公益慰问发挥辐射作用,建立非遗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让孩子们在近距离接触、深层次了解中读懂非遗,非遗课才不会变成浮光掠影的“兴趣班”。
正是因为非遗技艺难以“速成”,校园传承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非遗不是中小学的主课,非遗进校园也不是以培养从业者为主要目的。但流淌着古老魅力的琴声,重现秀丽山河的画笔,将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颗种子。或作为生活的爱好,或作为关注的对象,他们将带动非遗走进千家万户。青少年是非遗活化的希望,展望未来,校园中将走出优秀的研究者、热情的传播者,带动非遗文化开枝散叶。
非遗教学需要系统化、规范化,为此,多所学校编制了校本教材,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分层级推进教学,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非遗知识和技能,推进非遗规范化传播。
结语
不必“挑担吟诗走远方”,非遗进校园让文化走到孩子身边。这无疑是一种双赢:当非遗走近年轻人,传统就有了延续的希望;当年轻人走近非遗,成长将获文化的滋养。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将非遗融入校园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宗登,赵雄辉非遗进校园的内涵解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19期 第7-8页。
[2] 赵恢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思考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年12期 第89页。
关键词:非遗;传承;艺术修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赖以生存的传统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阶段,如何有效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学教育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小学教学内容中,加入非遗文化的内容,给孩子创造和直面非遗技艺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既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非物质遗产部门,非遗首次作为学术概念出现,多年来我国对非遗的保护从未停止,这是在昆曲艺术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尤其是遗产保护的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因此,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非遗传承教育,将非遗内容和非遗技艺纳入中小学阶段教育课程体系,把中小学校园打造成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前沿基地,能够扩大非遗的人群覆盖面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做好非遗传承的第一站。
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非常适合在少儿时期进行启蒙教育。非遗中包含手工艺。审美构图等丰富的内容在小学的阶段展开。非遗产教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美育、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帮助其正确认识和感受手工艺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非遗教育,应当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发育情况,智力成长水平,学习认知规律和心理接触程度,按照教育部的教学规定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学生了解的,非遗传承故事和非遗保护知识,适当让他们接触一些非遗项目和手工技艺,开发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具体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还要注意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进行转变,并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教学课程的互动性。具体而言,学校在开展实施非遗教学的过程中。要组织研究人员教师团队深入非遗现场,与非遗传承人,民族手艺人当面交流,一方面借此机会提高授课教师的技艺水平,另一方面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打磨,打造最适合学生的非遗课程。
在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创新形式,创造性地根据各个班级独特的非遗项目,有针对性的布置需要教室环境,让学生们沉浸于非遗传承人物故事和艺术作品之中,得以近距离接受非遗熏陶。时刻赏析非遗艺术作品,感受非遗魅力学校努力为学生学习非遗提供必要的条件。除了在教室模拟非遗创作环境外,还为学生的非遗创作提供展示和输出的平台。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仍在不断发展的灿烂文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技巧、为人处事的哲理、治国理政的智慧,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浸润于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根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文明赓续的重要象征,创新发展中华文化、保持文明定力的坚实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保护传承发展的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多次调研活动中考察非遗项目、购买非遗产品,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鼓励他们把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关怀。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传统习俗、技艺正在失去曾经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衰落或消失的危险。从这个角度讲,非物質文化遗产不仅要大力强化保护,更要不断创新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真正地让非遗“活”起来,让人们可感、可知、可参与。
非遗进校园,为孩子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感知古老文化遗产的魅力打开了一扇窗。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传承项目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多一些这样的“自选动作”,让文化素养与智识水平“齐头并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非遗是一种“慢文化”,非遗进校园也不应搞“快餐式”教学。唱做并举的戏曲,精雕细刻的工艺,刚柔相济的武术,掌握非一日之功。从组建兴趣小组、工作坊、学生社团等传习实践,到聘请民间艺人、各级非遗传承人充实师资力量,再到通过传承展演、公益慰问发挥辐射作用,建立非遗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让孩子们在近距离接触、深层次了解中读懂非遗,非遗课才不会变成浮光掠影的“兴趣班”。
正是因为非遗技艺难以“速成”,校园传承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非遗不是中小学的主课,非遗进校园也不是以培养从业者为主要目的。但流淌着古老魅力的琴声,重现秀丽山河的画笔,将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颗种子。或作为生活的爱好,或作为关注的对象,他们将带动非遗走进千家万户。青少年是非遗活化的希望,展望未来,校园中将走出优秀的研究者、热情的传播者,带动非遗文化开枝散叶。
非遗教学需要系统化、规范化,为此,多所学校编制了校本教材,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分层级推进教学,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非遗知识和技能,推进非遗规范化传播。
结语
不必“挑担吟诗走远方”,非遗进校园让文化走到孩子身边。这无疑是一种双赢:当非遗走近年轻人,传统就有了延续的希望;当年轻人走近非遗,成长将获文化的滋养。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将非遗融入校园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宗登,赵雄辉非遗进校园的内涵解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19期 第7-8页。
[2] 赵恢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思考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年12期 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