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难面前,花季少女坚强屹立
2008年3月5日,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一位中年脑出血患者被医生推入抢救室,抢救室的门随后被关上,一个清秀的女孩独自在门外焦急地徘徊,口中还念念有词:爸爸,你会没事的,你会没事的!
漫长的5个小时过去后,抢救室的门打开了,主治医生一边摘手套,一边对候在门口的女孩说:“妹子,你爸爸的命保住了,放心吧!”那女孩连声称谢,长长舒了口气。
这个女孩叫何平,对于柔弱的她来说,带着亲人住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然而,每一次亲人住院,对她来说都是心理极限的挑战。
1991年,何平出生于湖南浏阳市潭江镇吾田村。她的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父亲在外打工时不幸遭遇车祸,切除脾脏后丧失了劳动能力。何平从懂事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
何平12岁那年,弟弟何君出生。小家伙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苦难的家带来一丝喜气。雪上加霜的是,弟弟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亲的病反复发作,母亲疯疯癫癫,这个苦难家庭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了何平肩膀上。让乡亲们感慨的是,这个瘦小的妹子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坚强:她白天上学,做家务,晚上哄弟弟睡觉,还得起来给弟弟换尿布。遇到弟弟感冒发烧,她要通宵守护。虽然只能忙中偷闲温习一下功课,但她的成绩却出奇的好。
2006年8月,何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浏阳市一中,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强手如林的班里仍出类拔萃。
一晃到了高二,正当何平为高考紧张备战之际,父亲突然中风引发脑出血,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父亲颅内手术需要数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于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为救父亲的命,何平四处奔波,向亲友、各级民政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团队筹集医药费用,最终凑齐了父亲的手术费。
父亲得救了,但脑卒中后遗症让他无法行走。父亲泪流满面地对女儿说:“这么多债怎么还,还不把你给压垮了?还是让我死了算了!”
何平强忍泪水,坚定地说:“爸爸,有你和妈妈在,咱们才像个家,至于欠债,我会慢慢还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爸爸出院不到半年,弟弟心脏病突发,生命危在旦夕,仅手术费用就要十多万元。此时,何家已欠下数万元债务,再也借不到钱了。何平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免费治疗上。她到处打听能给弟弟免费治疗的医院,但好几家医院都表示爱莫能助。
何平没有灰心。一天,她听说省慈善总会联手湘雅医院推出一个免费治疗项目,顿时来了精神,她一个人跑村委会,跑镇政府,一直到长沙市和省慈善总会。最终,在郭氏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何平申请到了免费手术机会,手术非常成功,弟弟转危为安。
在父亲、弟弟生病期间,何平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他们的营养方面,自己每天只吃六个包子,常常是边啃包子边读书。那段时间,何平昼夜守护在弟弟或父亲的病床前,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筹钱,母亲也不合时宜地离家出走,弄得她心力交瘁。睡眠不足加上营养不良,何平晕倒了好几次。
高二、高三是何平最痛苦的两年。在同学们为高考冲刺争分夺秒的时候,她已经耽误了太多功课,只能在病床前一边照顾父亲和弟弟,一边抽空复习,借来同学的笔记努力补上。
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让何平自豪的是,她还独立干了件大事儿。2009年,长沙市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何平在村支书的帮助下,争取到两万元建房补助。假期里,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何平家建成了一所平房。一家人终于有了坚固、安全的住所。
尽管被家里的事情所累,2009年8月,何平仍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南科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录取。在浏阳市国税局、民政局和学校帮助下,她顺利进入大学,迎来了人生新的一页。
超负荷运转,“向日葵”女孩阳光依旧
因为何平的家庭特殊,学校给她减免学费。但是,一家人的生活还是要靠她来支撑。办完入学手续,何平没有心情欣赏校园风光,放下行李便去寻找打工机会。
校园内的一家饭馆需要勤杂工,何平撸起袖子就忙活起来。这份工作每月能挣四百块钱,远远不够何平一家人的生活费用。她又找到学校后勤集团负责人,申请勤工俭学岗位。学校给了她两份兼职:一份是打扫外语楼走廊外加一个天井的卫生,一份是把每期的校报送到学生宿舍。
一下拥有了三份工作,何平异常高兴。别的同学气定神闲地享受着大学生活,她却步履匆匆,放下课本就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虽然忙得像上足了发条的时钟,何平却不觉得苦,打扫走廊时,还哼着歌曲,何平最爱唱的是那首《爱的人间》:“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
2010年5月,何平回家给父亲送药,看到7岁的弟弟咳嗽得厉害,便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因为先天性心脏病、长期营养不良等原因,你弟弟的身体发育迟缓,而且血铅严重超标。”
看着弟弟矮小瘦弱的身板,何平一阵酸楚。弟弟正是需要营养的关键时刻,可是父母对他都照顾不上,怎么办?何平想把弟弟接到学校,自己照料。随后,何平用真诚打动了湖南科大附属小学的领导,转学手续很快办好了,学杂费也免去了。弟弟终于来到她身边。繁忙的学习、打工之余,何平还要接送弟弟上下学,为他辅导功课,忙得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安顿好弟弟,何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家里又出事了。一天,她接到邻居杨婶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妈妈六天没有回家了。何平听后,心急如焚。
何平恳求同学替她照顾一下弟弟,自己匆匆赶回家。何平到市电视台登了个寻人启事,很快有了母亲的线索。接回母亲后,看着她神志不清的样子,何平非常担心。父亲行走不便需要照顾,母亲精神病发作六亲不认,她实在无法安心学习,她觉得,还是把他们带在身边最踏实。 何平回校后,在学校家属区租了间20多平方米的宿舍,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刚开始,何平的生活几乎一团糟——弟弟胆小内向离不开她,父母刚到陌生的地方情绪低落。何平既要上课、打工,又要给家人做饭,一个人当三个人用。随着家人的到来,何平很快发现,打三份工挣的钱远远不够一家人的花费。于是,她辞去饭馆的工作,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兼职做家教,最多时找了五份家教,同时打七份工,每天都要到凌晨两点才睡。
有一次,英语课上,何平怕坐着听课会睡着,就站着听讲,但老师怕她影响别人,就让她坐下听课。何平坐下没一会就打起了盹儿,老师有些生气,点了她的名——何平被同学推醒后,赶忙给老师道歉。
下课后,何平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并申请以后在他的课上能站着听讲。韩老师听何平讲了她的家境,了解到她每天最多只有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吃惊之余又非常感动,特批何平不但可以站着听讲,实在困了,在他的课堂上睡一会儿也行。
有段时间,何平头发掉得特别厉害,眼睛干巴巴的,看东西模糊不清,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病了,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劳累过度造成的。医生劝她:“妹子,保护好身体最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然而,何平肩负着家庭重担,哪有时间休息啊!压力达到承受极限的时候,她就到田径场跑步,边跑边流泪,用这样的方式赶走心中的无助。
尽管生活艰难,何平的学业却始终优秀。她是学生会干部,还担任学院英语语言艺术团的副团长;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希望杯英语演讲,并获得优胜奖;她还多次主持学院大型晚会;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级奖学金。
传递正能量,做有担当的“90后”
何平虽然比同龄人有着更多的不幸,但她始终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境。这是因为,在她和家人最艰难的时候,曾得到社会太多的关爱和支援。
2008年,何平家里祸不单行,也是何家最困难的时候,村里的黄正义爷爷带着她挨家挨户募捐。黄爷爷以前是生产队的大队长,是村里元老级的人物,在村里威信很高。在他的发动下,乡亲们你20元、我30元地凑了好几千元。两天后,她就读的学校得知消息后,又给她送来4000多元捐款。那一刻,一向坚强的何平忍不住哭了:“这些都是沉甸甸的温暖,是雪中送炭啊!”
从小学到高中,何平的历任老师都对她关爱有加。高中时的梁娟老师,承担了何平整个高中时期的学费和生活费,直到她考上大学为止。三年来,梁老师经常把何平接到家里,给她做好吃的补补身子;当何平陷入困境,心情沮丧时,梁老师鼓励她:“正视困难,逆境也是一种人生的赋予,只要有毅力,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大山!”
许许多多的好心人让何平学会了感恩、知足和回报,她经常对人们说:“你看我现在不是拥有了更多的爱吗?各种各样的都有,老天对我们是公平的,我想,我也应该去帮助更多的人!”
2008年7月,何平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大学生因为妈妈患了重病,需要十多万元治疗费,因为家庭贫困,他准备辍学打工,并希望得到社会救助。对这位男生面临的困境,何平感同身受,她牢牢记住了救助热线电话。
何平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捐款的人多,她就放弃捐助,毕竟自己家里也急需要用钱。半个月后,她拨通这部救助热线电话,了解到给那位男生捐款的人寥寥无几。帮还是不帮?当时何平的存折里只有3000多元钱,可是对于一贫如洗的何家来说,这3000多元钱可是一笔巨款,那是她千辛万苦筹来给父亲治病剩下的,父亲的后期治疗还需要很多钱,她节衣缩食,一直不舍得动这笔钱。然而,一想到父亲治病的钱都是别人捐助的,别人有了困难,自己岂能袖手旁观?想到这里,何平毅然取出1600元钱送到那个男生家里,对方再三请她留下姓名,何平还是拒绝了。
何平的高中班主任郑晓龙老师清楚地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校统一组织捐款,何平竟然把学校给她的1000元救助款悄悄捐了出来。郑老师知道后,让她去要回来,何平仍坚持要捐出这笔钱。没办法,郑老师只好自己替何平拿了回来,但何平还是瞒着郑老师捐了100元,当时她的生活费每天只有3元啊!
“帮助别人,就像吃糖,甜味儿能回味很久!”何平说,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也就没有对爸爸和弟弟的及时救治,因此她对社会、对好心人一直心存感激,她希望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大家都能伸出援手,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
有件事情,何平的大学辅导员杨金娥一直印象深刻。2012年9月初,班里要上报新一学年的贫困生,为他们发放补助,每个班只有8个名额。当何平得知有9名同学报名后,主动向杨老师提出,说她已经评过一次,就不报名了。杨老师当时就急了,说:“你这妹子家庭这么困难,评上了可以获好几千元钱的补助呢,而且还有资格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这么好的机会怎能放弃?”
何平诚恳地说:“我已经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很多帮助,怎么还能和同学去争呢?”何平的自强以及善良让杨老师非常感动。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何平所受的苦难是罕见的,而她的乐观也是罕见的。何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同学、朋友都叫她“向日葵女孩”,何平很喜欢这个称呼,她觉得,做人就应该像向日葵一样,不论多苦多难,永远要迎着太阳生活。
在何平的世界里,幸福变得很简单——弟弟多喝了点儿牛奶,个子长高了一点,作业没犯什么错,爸爸情况更稳定,妈妈一直按时吃药,没有再离家出走……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事,对于何平和她特殊的家庭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最让何平难忘的是,有一次,她给妈妈买了几块巧克力糖,妈妈剥去糖纸,没有自己吃掉,而是执意递到何平嘴边,何平乖乖地张开了嘴,妈妈笑了。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何平号啕大哭。从小到大,即便这种在别人眼里习以为常的母爱,何平也很少享受过。别的人家都是母亲照顾孩子,而在她的家里却是她照顾母亲,母亲无意中流露出的爱让她品味良久,感到深深的幸福。
何平的坚韧和乐观像阳光一样迅速扩散,照射到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她勤奋刻苦学习的劲头更是感染了大家,全班27名同学,在她的带动下大都报考了研究生,包括何平在内,有近十人被录取。
如今,何平已经开始了她的研究生生活。笔者与她通话时,她爽快地说,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对于未来,何平打算以后办个培训机构,教外国人学中文,她要用赚来的钱资助更多困难家庭的孩子。
编辑/郑好
2008年3月5日,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一位中年脑出血患者被医生推入抢救室,抢救室的门随后被关上,一个清秀的女孩独自在门外焦急地徘徊,口中还念念有词:爸爸,你会没事的,你会没事的!
漫长的5个小时过去后,抢救室的门打开了,主治医生一边摘手套,一边对候在门口的女孩说:“妹子,你爸爸的命保住了,放心吧!”那女孩连声称谢,长长舒了口气。
这个女孩叫何平,对于柔弱的她来说,带着亲人住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然而,每一次亲人住院,对她来说都是心理极限的挑战。
1991年,何平出生于湖南浏阳市潭江镇吾田村。她的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父亲在外打工时不幸遭遇车祸,切除脾脏后丧失了劳动能力。何平从懂事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
何平12岁那年,弟弟何君出生。小家伙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苦难的家带来一丝喜气。雪上加霜的是,弟弟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亲的病反复发作,母亲疯疯癫癫,这个苦难家庭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了何平肩膀上。让乡亲们感慨的是,这个瘦小的妹子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坚强:她白天上学,做家务,晚上哄弟弟睡觉,还得起来给弟弟换尿布。遇到弟弟感冒发烧,她要通宵守护。虽然只能忙中偷闲温习一下功课,但她的成绩却出奇的好。
2006年8月,何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浏阳市一中,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强手如林的班里仍出类拔萃。
一晃到了高二,正当何平为高考紧张备战之际,父亲突然中风引发脑出血,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父亲颅内手术需要数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于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为救父亲的命,何平四处奔波,向亲友、各级民政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团队筹集医药费用,最终凑齐了父亲的手术费。
父亲得救了,但脑卒中后遗症让他无法行走。父亲泪流满面地对女儿说:“这么多债怎么还,还不把你给压垮了?还是让我死了算了!”
何平强忍泪水,坚定地说:“爸爸,有你和妈妈在,咱们才像个家,至于欠债,我会慢慢还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爸爸出院不到半年,弟弟心脏病突发,生命危在旦夕,仅手术费用就要十多万元。此时,何家已欠下数万元债务,再也借不到钱了。何平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免费治疗上。她到处打听能给弟弟免费治疗的医院,但好几家医院都表示爱莫能助。
何平没有灰心。一天,她听说省慈善总会联手湘雅医院推出一个免费治疗项目,顿时来了精神,她一个人跑村委会,跑镇政府,一直到长沙市和省慈善总会。最终,在郭氏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何平申请到了免费手术机会,手术非常成功,弟弟转危为安。
在父亲、弟弟生病期间,何平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他们的营养方面,自己每天只吃六个包子,常常是边啃包子边读书。那段时间,何平昼夜守护在弟弟或父亲的病床前,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筹钱,母亲也不合时宜地离家出走,弄得她心力交瘁。睡眠不足加上营养不良,何平晕倒了好几次。
高二、高三是何平最痛苦的两年。在同学们为高考冲刺争分夺秒的时候,她已经耽误了太多功课,只能在病床前一边照顾父亲和弟弟,一边抽空复习,借来同学的笔记努力补上。
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让何平自豪的是,她还独立干了件大事儿。2009年,长沙市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何平在村支书的帮助下,争取到两万元建房补助。假期里,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何平家建成了一所平房。一家人终于有了坚固、安全的住所。
尽管被家里的事情所累,2009年8月,何平仍以优异的成绩被湖南科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录取。在浏阳市国税局、民政局和学校帮助下,她顺利进入大学,迎来了人生新的一页。
超负荷运转,“向日葵”女孩阳光依旧
因为何平的家庭特殊,学校给她减免学费。但是,一家人的生活还是要靠她来支撑。办完入学手续,何平没有心情欣赏校园风光,放下行李便去寻找打工机会。
校园内的一家饭馆需要勤杂工,何平撸起袖子就忙活起来。这份工作每月能挣四百块钱,远远不够何平一家人的生活费用。她又找到学校后勤集团负责人,申请勤工俭学岗位。学校给了她两份兼职:一份是打扫外语楼走廊外加一个天井的卫生,一份是把每期的校报送到学生宿舍。
一下拥有了三份工作,何平异常高兴。别的同学气定神闲地享受着大学生活,她却步履匆匆,放下课本就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虽然忙得像上足了发条的时钟,何平却不觉得苦,打扫走廊时,还哼着歌曲,何平最爱唱的是那首《爱的人间》:“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
2010年5月,何平回家给父亲送药,看到7岁的弟弟咳嗽得厉害,便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因为先天性心脏病、长期营养不良等原因,你弟弟的身体发育迟缓,而且血铅严重超标。”
看着弟弟矮小瘦弱的身板,何平一阵酸楚。弟弟正是需要营养的关键时刻,可是父母对他都照顾不上,怎么办?何平想把弟弟接到学校,自己照料。随后,何平用真诚打动了湖南科大附属小学的领导,转学手续很快办好了,学杂费也免去了。弟弟终于来到她身边。繁忙的学习、打工之余,何平还要接送弟弟上下学,为他辅导功课,忙得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安顿好弟弟,何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家里又出事了。一天,她接到邻居杨婶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妈妈六天没有回家了。何平听后,心急如焚。
何平恳求同学替她照顾一下弟弟,自己匆匆赶回家。何平到市电视台登了个寻人启事,很快有了母亲的线索。接回母亲后,看着她神志不清的样子,何平非常担心。父亲行走不便需要照顾,母亲精神病发作六亲不认,她实在无法安心学习,她觉得,还是把他们带在身边最踏实。 何平回校后,在学校家属区租了间20多平方米的宿舍,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刚开始,何平的生活几乎一团糟——弟弟胆小内向离不开她,父母刚到陌生的地方情绪低落。何平既要上课、打工,又要给家人做饭,一个人当三个人用。随着家人的到来,何平很快发现,打三份工挣的钱远远不够一家人的花费。于是,她辞去饭馆的工作,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兼职做家教,最多时找了五份家教,同时打七份工,每天都要到凌晨两点才睡。
有一次,英语课上,何平怕坐着听课会睡着,就站着听讲,但老师怕她影响别人,就让她坐下听课。何平坐下没一会就打起了盹儿,老师有些生气,点了她的名——何平被同学推醒后,赶忙给老师道歉。
下课后,何平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并申请以后在他的课上能站着听讲。韩老师听何平讲了她的家境,了解到她每天最多只有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吃惊之余又非常感动,特批何平不但可以站着听讲,实在困了,在他的课堂上睡一会儿也行。
有段时间,何平头发掉得特别厉害,眼睛干巴巴的,看东西模糊不清,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病了,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劳累过度造成的。医生劝她:“妹子,保护好身体最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然而,何平肩负着家庭重担,哪有时间休息啊!压力达到承受极限的时候,她就到田径场跑步,边跑边流泪,用这样的方式赶走心中的无助。
尽管生活艰难,何平的学业却始终优秀。她是学生会干部,还担任学院英语语言艺术团的副团长;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希望杯英语演讲,并获得优胜奖;她还多次主持学院大型晚会;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级奖学金。
传递正能量,做有担当的“90后”
何平虽然比同龄人有着更多的不幸,但她始终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境。这是因为,在她和家人最艰难的时候,曾得到社会太多的关爱和支援。
2008年,何平家里祸不单行,也是何家最困难的时候,村里的黄正义爷爷带着她挨家挨户募捐。黄爷爷以前是生产队的大队长,是村里元老级的人物,在村里威信很高。在他的发动下,乡亲们你20元、我30元地凑了好几千元。两天后,她就读的学校得知消息后,又给她送来4000多元捐款。那一刻,一向坚强的何平忍不住哭了:“这些都是沉甸甸的温暖,是雪中送炭啊!”
从小学到高中,何平的历任老师都对她关爱有加。高中时的梁娟老师,承担了何平整个高中时期的学费和生活费,直到她考上大学为止。三年来,梁老师经常把何平接到家里,给她做好吃的补补身子;当何平陷入困境,心情沮丧时,梁老师鼓励她:“正视困难,逆境也是一种人生的赋予,只要有毅力,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大山!”
许许多多的好心人让何平学会了感恩、知足和回报,她经常对人们说:“你看我现在不是拥有了更多的爱吗?各种各样的都有,老天对我们是公平的,我想,我也应该去帮助更多的人!”
2008年7月,何平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大学生因为妈妈患了重病,需要十多万元治疗费,因为家庭贫困,他准备辍学打工,并希望得到社会救助。对这位男生面临的困境,何平感同身受,她牢牢记住了救助热线电话。
何平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捐款的人多,她就放弃捐助,毕竟自己家里也急需要用钱。半个月后,她拨通这部救助热线电话,了解到给那位男生捐款的人寥寥无几。帮还是不帮?当时何平的存折里只有3000多元钱,可是对于一贫如洗的何家来说,这3000多元钱可是一笔巨款,那是她千辛万苦筹来给父亲治病剩下的,父亲的后期治疗还需要很多钱,她节衣缩食,一直不舍得动这笔钱。然而,一想到父亲治病的钱都是别人捐助的,别人有了困难,自己岂能袖手旁观?想到这里,何平毅然取出1600元钱送到那个男生家里,对方再三请她留下姓名,何平还是拒绝了。
何平的高中班主任郑晓龙老师清楚地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校统一组织捐款,何平竟然把学校给她的1000元救助款悄悄捐了出来。郑老师知道后,让她去要回来,何平仍坚持要捐出这笔钱。没办法,郑老师只好自己替何平拿了回来,但何平还是瞒着郑老师捐了100元,当时她的生活费每天只有3元啊!
“帮助别人,就像吃糖,甜味儿能回味很久!”何平说,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也就没有对爸爸和弟弟的及时救治,因此她对社会、对好心人一直心存感激,她希望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大家都能伸出援手,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
有件事情,何平的大学辅导员杨金娥一直印象深刻。2012年9月初,班里要上报新一学年的贫困生,为他们发放补助,每个班只有8个名额。当何平得知有9名同学报名后,主动向杨老师提出,说她已经评过一次,就不报名了。杨老师当时就急了,说:“你这妹子家庭这么困难,评上了可以获好几千元钱的补助呢,而且还有资格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这么好的机会怎能放弃?”
何平诚恳地说:“我已经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很多帮助,怎么还能和同学去争呢?”何平的自强以及善良让杨老师非常感动。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何平所受的苦难是罕见的,而她的乐观也是罕见的。何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同学、朋友都叫她“向日葵女孩”,何平很喜欢这个称呼,她觉得,做人就应该像向日葵一样,不论多苦多难,永远要迎着太阳生活。
在何平的世界里,幸福变得很简单——弟弟多喝了点儿牛奶,个子长高了一点,作业没犯什么错,爸爸情况更稳定,妈妈一直按时吃药,没有再离家出走……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事,对于何平和她特殊的家庭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最让何平难忘的是,有一次,她给妈妈买了几块巧克力糖,妈妈剥去糖纸,没有自己吃掉,而是执意递到何平嘴边,何平乖乖地张开了嘴,妈妈笑了。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何平号啕大哭。从小到大,即便这种在别人眼里习以为常的母爱,何平也很少享受过。别的人家都是母亲照顾孩子,而在她的家里却是她照顾母亲,母亲无意中流露出的爱让她品味良久,感到深深的幸福。
何平的坚韧和乐观像阳光一样迅速扩散,照射到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她勤奋刻苦学习的劲头更是感染了大家,全班27名同学,在她的带动下大都报考了研究生,包括何平在内,有近十人被录取。
如今,何平已经开始了她的研究生生活。笔者与她通话时,她爽快地说,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对于未来,何平打算以后办个培训机构,教外国人学中文,她要用赚来的钱资助更多困难家庭的孩子。
编辑/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