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兽为什么如此奇特?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malu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8世纪末欧洲人在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以来,这种奇特的半水生生物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
  鸭嘴兽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动物,它们来自澳大利亚,形如海狸,且表现出一系列奇怪的特征:作为哺乳动物,它们产下的是卵而不是活的幼崽;靠“出汗”分泌乳汁;长有毒刺;甚至有10条性染色体。由哥本哈根大学、华大基因等机构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鸭嘴兽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对鸭嘴兽一些奇怪特征的起源作出了解答。
鸭嘴兽宝宝

  在其他所有哺乳动物中,卵黄蛋白原基因已被酪蛋白基因所取代,后者关系到我们产生酪蛋白的能力,而酪蛋白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主要成分。新的研究表明,鸭嘴兽也携带酪蛋白基因,因此它们的乳汁成分与奶牛、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非常相似。
鸭嘴兽的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

  另一个让鸭嘴兽如此独特的特征是,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它们没有牙齿。虽然这种单孔动物最邻近的祖先是有牙齿的,但现代的鸭嘴兽只有两个角质板,用来捣碎食物。研究表明,鸭嘴兽大约在1.2亿年前失去了牙齿,当时关系到牙齿发育的8个基因中有4个消失了。
  鸭嘴兽的性别决定方式是它们的另一个奇怪之处,这也是研究人员的另一个关注点。人类和所有其他哺乳动物都有两条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X和Y染色体系统,其中XX是雌性,XY是雄性。然而,包括鸭嘴兽在内的单孔动物有10条性染色体——5条Y染色体和5条X染色体。
  多亏了近乎完整的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研究人员现在可以提出,单孔动物祖先的这10条性染色体是以环状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之后又分裂成许多小的X和Y染色体片段。同时,基因组图谱显示,相对于人类来说,大多数单孔类的性染色体与鸡更为相似。这显示出哺乳动物和鸟类在演化上的联系。

鴨嘴兽的事实


  鸭嘴兽是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的特有物种。它是一种受保护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物种。
  鸭嘴兽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的原因有:它们有乳腺、长有毛发、中耳有三块骨头,每种特征都倾向于哺乳动物。
  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的单孔目,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单孔动物使用一个单一的开口来排尿、排便并进行有性生殖。这种动物十分擅长游泳,大部分时间都在河里捕食昆虫和贝类。它们独特的喙上布满了电传感器,用来在泥泞的河床中定位猎物。
  雄性鸭嘴兽的每一条后腿后面都有一根毒刺,其毒性足以杀死一只狗。毒液会在雄性争夺领地的打斗中释放。
  2020年的另一项研究表明鸭嘴兽的皮毛是荧光的。这种动物的棕色皮毛在紫外线下反射出蓝绿色。
其他文献
我期待那样的时刻降临。  我坐在门槛上,听见娘把一锅洗碗水用力泼出去,像被一张焦渴的嘴接住,一仰脖,咕隆喝了个精光,我能想象大地上騰起的一团尘雾。父亲对我说了一句什么,我没有听清楚。他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着烟,右手抓起红褐色的竹睡椅,用腰部抵着,一寸一寸地挪到堂屋的后门口,迎着风,四仰八叉地躺下,身上只留了一条短裤衩,他将烟长吸一口,一抬手,便把烟蒂从头上往后门外丢出去,烟蒂挟着黯淡的光亮,落在屋外
原本要好的朋友伙伴,若是发现彼此志不同道不合、或出现不可逆转的矛盾,往往会表示要同对方“绝交”。  绝交,比喻因某种原因而双方或单方断绝交情或外交关系。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友人们大都陈列在我们的手机通讯录或社交软件里,想要和某人绝交,只需拉黑、屏蔽或删除对方就行。那么在古代,原先关系很好的人想要绝交,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用刀子“割”  “割席”是古人绝交的一种方式,具体方法是用刀子把用来坐的席垫割
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哺乳动物的妊娠演化和癌症扩散之间重要的潜在联系。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哺乳动物体内,胎盘入侵子宫壁的方式与转移初期的癌细胞侵入周围组织的方式非常相似。但是马、牛和猪等其他哺乳動物的胎盘没有入侵性,同时它们罹患的皮肤癌也很少转移。  为了解释这个明显的巧合,耶鲁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了细胞在连接基质组织时的“侵袭性进化”,它导致了胎盘和癌症细胞对身体组织的入侵。  该研
有一年,我们驱车去雪峰山。那是10月,我们好像是在去寻找木瓜山水库的途中,又好像是刚从木瓜山水库经过,要去往更深的山中,具体旅程的细节我已记不太清。  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道,秋阳如洗,天空碧净,我跟同行的朋友们在山中漫游。山道两边的树长得高阔、整齐,山风从树叶上吹过,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山中寂静,以至我们的谈话变得异常清晰,甚至連同小车的引擎声也变得微弱。我们的车沿着山道一路驰骋,向山顶进发,金
奔赴一场夏天的约会,填补心灵的空虚。六月,我来到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养生谷,领略了月照的神秘。  旭日,冉冉升起,洒下静美的晨光。下了观光车,我们准备爬月亮山体验月照谷的秀美与神奇。来到月亮山腳下,抬头仰望,映人眼帘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拔2000米的月亮山顶峰,喀斯特地貌的山约有七十座。为了体验幽谷的清幽静谧,让心寻一方安静憩地,只能徒步前行,顺着金黄色栈道台阶逐级而上,两边的风景也随之变化。起初见
古埃及自古便存在斯芬克斯  世界上有着无数不可思议的历史遗迹,但从没有一个历史建筑,能像今天我们的主题斯芬克斯一样,可以引来各方无限的遐想以及各式各样的调查。每一次从全新角度提出的假设,都具有深入调查的必要。  普遍观点认为,斯芬克斯建造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古埃及第四王朝哈夫拉法老的敕令下,与吉萨第二金字塔同时修建。但是,在波斯顿大学任教的地质学博士罗伯特·肖克则提出,斯芬克斯的主体部分有被
主持人语:乔治·西尔泰什是当今英国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1973年开始发表诗歌,迄今已出版诗集15部,本期推介的几首诗由学者、诗人宋子江翻译,均选自他1980年出版的首部诗集《倾斜的门》,这本诗集曾荣获费伯纪念奖,也为诗人带来了声誉。西尔泰什是与父母和弟弟作为难民来到英国的,这一身份无疑在他的诗歌写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因此对不同价值观的感知和思考、对自我身份在迷失中的追寻和辨认、对苦难历史的记忆和
青石板路  时光将一段故事封存,并以  另一种实物的形式呈现。  ……无疑,我不能归于旁观一类,  脚步应是轻而缓的,如同  久别重逢——那些尚未  落幕的,浮上来或再度沉下去。  疼痛在所难免。好在有  云淡风轻后的一握,填充罅隙。  木 楼  刀斫和烟熏还在。流年所赋。  陈旧之物也有陈旧之香。它们  像一面铜镜,照出我们内心的  脆弱,何其微渺。  从明清或民国走过来,长且遥的路  得有,多
1關系,在艺术里面是个大问题。不存在没有关系的艺术。我们生在特定的时代,时刻在处理我们与这个时代的关系,艺术家面对一张未完成的作品就是要不断处理、协调作品内部的关系,诸如虚实、疏密等关系的转换,直至最后的和谐完善。在画之外,艺术家要处理作品与哲学、与文学等学科的关系,还要处理人品与作品的关系。我们行走在一个混乱而繁杂的生活空间内部,只有不断探索、把握关系本质的转换规律,才能像个真正的艺术家一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