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构造带超压形成机制与高压气、水层成因

来源 :石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属于多期构造叠加的新生型前陆盆地,复杂的构造背景造就了盆地内成因复杂的超压.目前对该区超压的成因认识尚不确定,导致在钻井过程中事故频发,背斜顶部多钻遇超压永层、差气层、气-水同层.在泥岩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后的声速与有效应力图解法,识别了研究区存在的超压类型,评价了各种成因类型的超压在超压形成中的贡献,分析了研究区背斜顶部超压水层的成因.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浅部地层(2 100~2 200m以上)主要发育不均衡压实超压,而较深部地层(2 100~2 200m以下)超压存在多元
其他文献
基于人工免疫原理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与诊断模型,将故障作为抗原,产生记忆抗体集合,利用正常样本产生自体集合和检测器集合,并以旋转机械为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
岩性油气藏已成为中国陆上找油的重要目标,其成藏条件和过程的研究对陆相油气勘探有指导意义。柴达木盆地西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油气成藏过程的研究相对比较
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日常用电需求量激增。许多城区的电路已铺设多年,供电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用电需求,致使部分城区供电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