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创建了“自主生成、多元评价”式的课堂教学流程,不断实践、研究、完善,积极打造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生成评价实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以最多的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充分激励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实现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此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创建了“自主生成、多元评价”式的课堂教学流程,不断实践、研究、完善,积极打造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下面我将对实践的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及情况介绍如下,希望能得到广大同仁的指点。
1、理论依据
1.1自主生成
所谓“自主”指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即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所谓“生成”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它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自主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
1.2多元评价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即存在八大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在这八种智能之间,不存在哪一种智能更重、哪一种智能更优越的问题。八种智能在个体的智能结构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能力。对于每一个体来说,不存在谁比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谁在哪一领域,哪一方面更擅长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指导帮助学生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它领域迁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和能力为唯一标准尺度去衡量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身心素质等其它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综合评价。
2、操作流程
2.1自主学习—预习反馈 疑难发现
生成的课堂旨在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必须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让学生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及时合理地捕捉学生研究得到的动态生成。
2.2合作学习——互动答疑重点突破
合作式学习指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难点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对话、质疑、辩论等学习活动,教师应设置教学情景从不同角度去启发学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教师的“讲”要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抓住中心,揭示本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2.3多元评价——凸现激励全面发展
传统的评价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弥补漏洞,更多的是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选拔功能。这样往往对所谓成绩差的学生来说,评价带给他们的是负担和心理压力,使他们丧失了向上的动力。“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开发学生智能首先要靠个体自己,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组合,由此导致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倾向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新课程不仅要求在教学流程中张扬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教学评价领域同样也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评价。只有在评价领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一个有差异、有个性的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才能够跳出单纯以甄别和选拔为功能的窠臼。
2.4总结拓展 —巩固反馈注重实效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整合、拓展、提高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贯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它是整节授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教学总体思路最明确、最深刻、最集中的阐述,是一个具有“画龙点睛”之效的环节,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也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回顾、总结,也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起思想升华的过程。
总结技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总结得好,可以使教学过程首尾呼应,善始善终。一堂历史课,应该是开头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结尾耐人寻味。只有这样的历史课,才是成功的历史课。
3、感悟困惑
3.1学生预习不充分现象。由于中学生课程较多,学生的自觉性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逐步提高,有些学生会出项课前急急忙忙看一点,甚至课堂上预习,这样出现预习、自主学习不充分现象,致使课堂上部分环节时间紧张,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3.2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附议想象,缺少自主思考或缺少思维深度;或者教学探究问题设计缺乏梯度性,导致部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不够。
【关键词】生成评价实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以最多的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充分激励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实现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此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创建了“自主生成、多元评价”式的课堂教学流程,不断实践、研究、完善,积极打造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下面我将对实践的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及情况介绍如下,希望能得到广大同仁的指点。
1、理论依据
1.1自主生成
所谓“自主”指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即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所谓“生成”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它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自主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
1.2多元评价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即存在八大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在这八种智能之间,不存在哪一种智能更重、哪一种智能更优越的问题。八种智能在个体的智能结构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能力。对于每一个体来说,不存在谁比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谁在哪一领域,哪一方面更擅长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指导帮助学生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它领域迁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和能力为唯一标准尺度去衡量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身心素质等其它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综合评价。
2、操作流程
2.1自主学习—预习反馈 疑难发现
生成的课堂旨在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必须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让学生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及时合理地捕捉学生研究得到的动态生成。
2.2合作学习——互动答疑重点突破
合作式学习指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难点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对话、质疑、辩论等学习活动,教师应设置教学情景从不同角度去启发学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教师的“讲”要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抓住中心,揭示本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2.3多元评价——凸现激励全面发展
传统的评价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弥补漏洞,更多的是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选拔功能。这样往往对所谓成绩差的学生来说,评价带给他们的是负担和心理压力,使他们丧失了向上的动力。“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开发学生智能首先要靠个体自己,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组合,由此导致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倾向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新课程不仅要求在教学流程中张扬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教学评价领域同样也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评价。只有在评价领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一个有差异、有个性的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才能够跳出单纯以甄别和选拔为功能的窠臼。
2.4总结拓展 —巩固反馈注重实效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整合、拓展、提高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贯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它是整节授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教学总体思路最明确、最深刻、最集中的阐述,是一个具有“画龙点睛”之效的环节,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也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回顾、总结,也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起思想升华的过程。
总结技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总结得好,可以使教学过程首尾呼应,善始善终。一堂历史课,应该是开头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结尾耐人寻味。只有这样的历史课,才是成功的历史课。
3、感悟困惑
3.1学生预习不充分现象。由于中学生课程较多,学生的自觉性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逐步提高,有些学生会出项课前急急忙忙看一点,甚至课堂上预习,这样出现预习、自主学习不充分现象,致使课堂上部分环节时间紧张,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3.2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附议想象,缺少自主思考或缺少思维深度;或者教学探究问题设计缺乏梯度性,导致部分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