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园拆围透绿整治工程改造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园拆围透绿是当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潮流,我国许多城市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也表明,开放式的城市环境有助于绿化美化,有助于方便市民的工作、学习,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可以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拆围透绿;工程改造;现状;对策;流花湖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园,是一个城市的唯美之地,休憩之所,更是城市文明水平的直接体现。“拆围透绿”就是结合城市综合环境景观整治,将沿城市主干道的部分公园绿地与道路绿化有机融合,逐步拆除部分公园四周封闭的围墙,令路上行人可以观赏到墙内优美的园林景观,使公园景观与城市街景连成一片,融为一体。2011年,广州市陆续拆除了珠江公园、天河公园、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烈士陵园的围墙,使公园与道路“无缝连接”,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1.“拆围透绿”现状
  目前广州公园的“拆围透绿”工程,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拆除原有围墙,通过地形塑造、种植开花乔灌木和草木花卉等岭南园林的造景手法,对公园及城市主干道之间的绿地进行堆坡改造,透出公园景观;二是利用原地形地貌将实体围墙改造为隐形围栏,加种开花植物;三是在原地上美化景观,将外层密集的绿化带改造成通透式绿化带,迁移外层密集的乔灌木,对腾出的场地进行地形塑造,增加种植开花植物,增建园道、园凳等,方便市民休闲运动。但是,拆围透绿也存在以下问题:
  1.1样式相同或相似,缺乏地域特色
  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中的公园兴起拆围透绿,造就了全国各地公园均为相同或相似的工艺栏杆、蘑菇石,档次虽然有所提高,却丢失了地方风格,当地文化的内涵没有很好地体现。不同的城市公园,由于几千年来发展历史的积淀,公园就具有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与地域特征。而全国各地的公园互相效仿,小公园学大公园的,小城市学大城市的,大城市学国外的,都是大同小异的实墙改为铁栅栏,或实墙改为隐形围墙。而且大多城市的道路名称又近乎相同,让人不知身在何处,缺乏明显的地域特色。
  1.2透出的绿量不足,改造效果不理想
  大部分公园虽然拆除了砖墙,但由于公园拆墙之前的绿化效果较差,而且有部分公园由于资金短缺,绿化率也不达标,绿化条件差,拆围后没能及时提升公园内的绿化、美化,反而影响了市民的心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许多公园工期较紧或急于求成,造成部分公园绿化设计考虑不周,投资较大,但透出的绿量不够,未取得理想的綠化效果。
  1.3设计欠缺考虑地形,给日后管理造成困难
  拆围时,公园往往没有考虑到改造地点的地形,设计一些木栏杆或油漆栏杆进行造景或阻挠游客从中穿过。刚完成时,栏杆新颖、美观,但经过一定年限的风吹、日晒、雨淋,锈迹斑斑,给人有日渐败落的沧桑感。若每年上漆,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破坏原有的绿化,给公园日后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对策
  拆围透绿要放开思路、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优秀作品,才能耐人寻味、保持生命力,切忌盲目跟风,亦步亦趋。
  2.1公园拆围为城市增加的不仅是绿色,还应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提升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
  十一五期间,广州建成区绿地率只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给人的感觉却绿了很多。这是因为拆围透绿将公园引入城市,使得“私园”变“公园”。种种拆围透绿增加的绿量虽然并不非常多,但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拆围透绿后,更要强调了绿化效果,使绿树丛中的建筑物本身就能自成一道风景;另一方面,拆围透绿也要很好地改善了视觉效果,体现出城市绿化多样性的特色,变城市“水泥森林”为城市绿色景观,提升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
  2.2拆围透绿工程有多种类型的做法,要适地改造,增加绿量,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拆围透绿的做法有很多,一种类型是隔而不断式的街区景观改造,即拆除实体围墙,通过对绿化带进行地形塑造、适当梳理郁闭的植物群落、增植开花植物等造景手法,透出公园绿化景观。绿化带的内侧设隐形围栏,既不影响景观效果,又能满足公园安全管理的需要,;第二种类型是无界公园的模式,即公园绿地完全融入城市街区,将公园临街的密集绿化带改造成通透式绿化带,或结合功能需要,增设园路及小型广场形成开放的小游园,利用通透式的绿化带和小游园实现公园与街区的自然过渡,这一处开放性街区绿地建成以后,吸引了大量游人徜徉于公园内外,街景园景互为借景,形成无界公园,无限景观的效果。
  2.3拆围透绿工程结合自身公园所处路段特色,精心设计施工,加强绿化管理,减少成本
  广州公园拆墙是大趋势,公园肯定将逐步拆除围墙,让公园透绿,使行人可以观赏到优美的公园景观。在拆围透绿的过程中,要结合公园所处路段的特点,做好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优化入口,引导百姓进入公园散步、休闲;要加强几个重要节点的建设,合理处理地形,坚持精细化施工,确保能够形成亮点;要处理好细节问题,合理布置石凳石几,方便市民群众游乐、休憩;要做好绿化管理工作、管护要到位。亦可采取植物进行立体绿化,减少或防止游人践踏,既提高了绿化率,又节省了管理成本。
  3.流花湖公园的拆围透绿整治工程的改造
  流花湖公园位于广州市西隅的流花湖,相传是晋代芝兰湖的旧址,1958年广州市政府为疏导街道水患,组织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建成流花湖等四个人工湖,后辟为公园,除原有蓄水防洪功能外,还是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现占地54.45公顷,其中水面积占三分之二,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88%。公园所处广州市老城区越秀区,东临交通主干道人民北路,南沿交通大动脉东风西路,西北边为市中心为数不多的临荫道路流花路,车流人流量特别大。
  3.1人民北路段与东风西路段拆围透绿
  公园的人民北路和东风西路两段“拆围透绿”工程,是公园2010年一期拆围透绿工程。其中,拆除围墙300米,绿化面积约10292平方米,种植各种乔木约476株、灌木724株等,园路铺设约1000平方米。
  在流花湖公园东风西拆围段,原先由于园道不通,市民只能从通透围墙外观赏里面的景色,而无法进入其中。拆围后,通过园道的重新布局和改造,这里已经成为市民游客一个新的休闲活动空间。由于该段刚好位于东风西路车站旁,拆围后经过重新改造,新开放的公共绿地内设置了园道、园凳等设施,并种上了可以遮荫的大树,不少等车的市民都在其中休息候车。
  公园围墙拆除后,园景直接融入街景中,行人、行车路过无需进入园区即可以欣赏到公园内的美景,让市民有了“城市在公园中,公园在城市中”的感受。拆围将公园围墙内的绿化与围墙外的人行道连成一体,组成街景绿化,巧妙地将交通需求、休闲需求和审美需求有机结合,达到“人在湖边走”的效果,市民走在蜿蜒曲道之上,即可近观广州“西湖”——流花湖的美景。
  3.2粥城勐苑邓小平段拆围透绿
  粥城勐苑邓小平段拆围透绿,主要是对公园外部围墙进行拆除工作及园内环境综合整治及升级,包括对公园内地面、园道、台阶的重新铺装,围墙外立面的整饰、花池、树池的修复、周边散置绿地进行植物增种、改造,营造层次丰富,功能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该工程是2012年公园二期拆围透绿工程。综合整治面积约5100万平方米,其中以园道平台、设施及以上各个地块绿化升级改造为主。“围墙”变身为开放式绿地,其内种植了南洋樱花、鸡蛋花、苏铁、春红、夹竹桃、黄连翘、红继木、等22个品种。
  以前的公园围墙紧紧挨着人行道,给人以压迫感。改造之后,围墙被拆除,原围墙以内15—20米的距离被改造成开阔式的绿地,其间有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还有防腐木铺成的观景平台,能让过路的行人到这里乘乘凉,呼吸一下公园的新鲜空气。公园在拆除围墙的同时还增加了公园的出入口。拆除围墙以前,公园门岗出入口较少,市民想进出公园游玩,需要绕围墙寻找出入口;而现在围墙拆除同时增加了进出公园的出入口,进出公园更为方便自如。
  4.结语
  从城市的文化建设角度来看,绿意葱茏的园林城市更能显示一座城市的高雅品位;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绿化可以为招商引资赢得更多的选择余地;从居民的生活质量来看,这更是惠及每一位市民的民心工程。另外,广州公园改造要重点围绕园林景观艺术化、花卉配置多样化、树种结构合理化,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以开花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城市公园、中心广场、林荫大道,增强城市绿化美化的立体感,提高城区的“绿视率”“花视率”,建成具有岭南园林特色的国际花园城市。
  参考文献:
  [1] 韦鸿雨.《无界公园,无限景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拆围透绿整治工程》[J];广东园林;2011年04期.
  [2]李青;沈虹;;绿色亚运 花城广州 广州“迎亚运”城市绿化升级改造工程[J];风景园林;2011年01期.
  [3] 陈方慧;姜磊;;浅析广州近期城市公园生态设计方法与实践[J];广东园林;2008年0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如果要达到高舒适度、低能耗标准,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撑和设计经验,建筑师要充分考虑住宅建筑规划布局,体型系数、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内部各技术系统之间的配合、生态能源系统的应用等方面的因素。只有在住宅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设计,才能进一步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近年来,如何使住宅区规划设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住宅区真正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大众所欢迎和接受,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商品是设计者面临的新的课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原则;生态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住宅建筑设计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住房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因素与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求创新、求个性是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地质体,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大多数岩土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法繁多,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多种多样,其勘探工作的实施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韶关市仁化县湾头水利枢纽工程防护堤基础防渗处理工程实例,简要介绍高喷灌浆技术在复合地基(粉质粘土+粉细砂+砂卵石+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应用,著重阐述施工方案选定、施工工艺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经工程实践证明,高压旋喷灌浆在防渗处理复合地基时, 显示出其比其它地基防渗施工技术的优越性。  关键词:高喷灌浆;防渗;粉细砂;砂卵石  中图分类号:TV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加强工程管理, 控制工程造价是建设行业的一项复杂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节约国家基本建设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每个从事此项工作的工程造价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造价控制方面着手探讨和阐述,为今后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相关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由于气候以及区域文化的原因,热带环境下的室内设计和其他环境下的室内设计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风格上,热带注定是一个热情奔放,生机勃发的代名词,室内设计与自然环境的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热带环境;室内建筑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热带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目前有关之建筑设计法规与系统还尚未健全。研究本
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经验,通过对家用中央空调具有的特点和设计方式的分析比较阐述了家用暖通空调安装设计技术,对在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技术观点,以供同行给予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家用;中央空调;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我国年均建设住宅10亿m2,其中城市住宅建造面
摘要:园林工程对城市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说园林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要经历各种施工阶段,比如说种植阶段、护养阶段等。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使城市更加美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园林绿化方面的法律还很不健全,一些非专业的园林施工企
摘要: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而人均能源拥有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节能减排的理念也逐渐在受到大众的重视。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实现对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已然成为众多暖通設计人员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对暖通系统的节能设计及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当今社会,空调系统占建筑能耗的50%-70%
摘要:随着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PON一直被认为是光接入网中颇具应用前景的技术,它打破了传统的点到点解决方法,在解决宽带接入问题上是一种经济的、面向未来多业务的用户接入技术。GPON技术是基于ITU-TG.984.x标准的最新一代宽带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用户接口丰富等众多优点,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安全的语音、数据、视频三网合一业务接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