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试题的命制与赏析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能否尝试编制相关试题,并写清楚试题编制的理念、考查目标和预计效果?rn李海燕[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251800)]rn原创1“鸠占鹊巢”是一种鸟类巢寄生行为.每年夏初,杜鹃将卵产于寄主鸟巢中,寄主通过增强对寄生卵颜色、大小的识别能力,来降低被寄生的代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rnA.杜鹃和寄主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rnB.寄主通过行为信息识别寄生卵来防御巢寄生rnC.寄主防御巢寄生的行为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rnD.杜鹃与寄主之间的协同进化体现在卵的斑纹、繁殖季节等方面rn编制理念 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其他文献
有效的过程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力催化剂。通过合理变通学习组织形式,提高过程评价的可操作性;灵活运用多种答题方式,提高过程评价的时效性;科学转换赋分策略,提高过程评价的可延续性。过程评价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能够在提高学生生物学业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到了实处。
小麦是一种普遍种植的经济作物,生命力强、培育条件简易,可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素材和多个教材实验的替代材料,以贴近生活的浸润式学习方式入手践行“生活即教育”的宗旨,强化学科育人功能。
对科学本质的深度理解是国际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研究文献颇为丰富。通过创设科学史情境,激发探究热情;进入探究活动,初显科学本质;分析实验结果,挖掘科学本质;反思实验结论,内化科学本质;凝练认知结果,泛化科学本质等教学路径,探索“显性-反思”"教学在科学本质理解中的应用。
以穆勒五法为支架、遗传学经典实验为背景,建构实验设计、推理的思维模型,用于分析解决复杂环境下的新问题,促进学生科学思维高层次水平的达成。
对2020年高考生物学天津卷第14题从素材来源、命题立意、解题思维等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高三生物学教学中习题选编的启示。
高中生物学“细胞代谢”中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反应式的书写能反映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关键能力。学生书写化学反应式时经常与化学方程式混淆,出现错写、漏写、误写、不写、改写等错误,表观上虽然只是书写的问题,本质上却是对细胞内进行的多种生化反应和相关生物学知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因此,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厘清二者的区别,巧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中的化学反应式概念。
以高中生物学“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经典实验为基础,利用Addestation电导率传感器,对相同体积、不同切割方式的琼脂块中NaCl扩散速率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初期(约0~30min),64等份切割组的NaCl扩散速率明显大于8等分切割组,未切割组变化最小;但在60min后,三者变化均明显趋缓,几近相同。2h和10h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实验可靠、稳定。实验同时运用4套电导率传感器进行2 h和10 h的持续观测,既是对传感器融入实验教学的积极探索,又是对高中生物学相关实验的重要补充,具有一定的
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和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教学内容。2019年浙科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相关实验活动有较大改变,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实验活动取代了旧教材中的“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透性”。改进后的实验活动更贴合教材设置的本节要点,转变为模拟探究实验,材料用具种类增多,且操作难度上升,但实验时间过长。结合新课标对该实验的实施提出建议: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如卵壳膜、奶茶杯、吸管等进行生活化设计。
以科研文献为素材命制试题,应聚焦课程标准,突出主干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改编要体现简洁性、科学性和梯度性。从素材选取、试题展示、命题立意、命题内容、考查目标等方面,通过实例介绍原创试题的命制过程,并总结相关策略。
炸片是马铃薯主要的加工产品之一,色泽和丙烯酰胺含量是其两个重要的品质指标。本研究选取费乌瑞它、大西洋、青薯9号、陇薯10号4个品种,以品种、储藏时间、油温及回温时间4个工艺条件设置多因素正交试验,以PANTONE色卡(U卡)为标准建立炸片色泽评价方法并检测实验薯片色泽,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丙烯酰胺含量。分析色泽和丙烯酰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最优工艺组合。结果表明:品种、贮藏时间对马铃薯色泽有显著、极显著影响,二者交互作用亦有极显著影响。对马铃薯炸片丙烯酰胺含量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品种、回温时间、贮藏时间和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