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一个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来说永远是一个境外流浪者,“流浪”一词给艺术家以万劫不伏(此词反“万劫不复”之原意)的蓬勃的野性。
2
创作小说之前,我承认自己确有一个意图(或是一种冲动),但这个意图不是人物或主题之类。这个意图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艺术理想。它神秘、新奇、陌生,它残酷的美甚至使我伤害,并让我耗尽一生。
3
一次写作的目的就是一新的本文最初构想本身。
4
我不同意轻率地将形式斥责为一种外在的东西。严格地说作品的形式是事物存在的本质的反映,生活中本不存在现存的艺术形式,它需要生命对事物的经临,感悟与谛观。形式应该是事物内部幽邃的呼吸。
5
“轻”不一定很坏,“轻”是一种变化而来的美学(或说很美学的),是一种艺术,“轻”可以是一种超脱,是一种距离。把一切变“轻”,把历史上的沧桑,把岁月中的苦难,把苦难中的泪水写得很轻很轻,于是我们便愈写愈开阔……
6
我年少时便萌生了这么一个愿望,企图使一些旧纸或者废纸闪闪发光,让它们变得有味,耐看,让人们捧着它,久久地怀想,一遍又一遍地深入,在长久地深入(或经临)、驻留,在深入和驻留中得以升华,得以超脱……
7
一次写作,就是一次灰烬中的飞行。我知道有难度,但努力接近成为一切。
8
经年不自息地沉湎书卷,使我产生了走出“门户”,浪迹天涯的欲望。当我在世界各地行走时,意外地发现自己仍旧没有走出一本书,一本打开并且翻动的自己的书。书中之物将我贯通,使我对我之“在”获是了一种类似纸质的印象。
“河流”纯属我的一次灯下漫笔,“船”是我杜撰的某物,而我却获得了一种真实。可是文字毕竟是一种纸上的书写符号,它根本不能等同堤外的一条河及河上乘风破浪的小船,这又使我感到困惑不安。
9
曾经是一个“思”的人,便感到“不思”的困难。“忧”是一种“思”,一种黑色的“思”。它从内部的最深处控制着我,使我刚一静便不自觉地摆出一种“忧”局(我知道“忧”对人的斗志是一种伤害,但又无计可施)。当“思”找不到出路时,“忧”就成了一种“愁”。这是人的末路,也是我必须克服的。
10
当我努力说出,却都已陈述;欲重新发语,却突然失语。在瞬息而永恒的光芒中是空茫而深邃的乌有。在悠久的期待中,早已空荡的眼腔里,我是多么想拥有,在一些零零碎碎的日子里,我踽踽地走过,我苦苦地咀嚼,我独自地承担。我在“○”的弧形中失望,又从失望之所背井离乡,到处流浪。我曾惊愕,我曾痛哭,我曾大喊,但是最终沉默。我知道有些东西难以逾越。也许只能窥视,也许只能是远临中的颤栗,甚而是获得前的永恒的寂灭,但我无法改变,我没有学会放弃。
11
一次纯粹的(也许是不朽的)的写作是惨无人道的。在寻索美构与人性的栈道上,伤害甚至摧毁了人的存在,——这就是代价。
12
深入地诗思,发现诗的纵深处竟然是无诗的。
13
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一部作品时应不遗余力。创造中必须人为地与世隔绝(酿造诞生作品的氛围是必要的),保证艺术的纯度。
14
在纸上的漂泊中,我呼唤并期望寻索一种新的地理。我提倡人的不灭,祖先永远活在土地上。认为文学实则是一咱变相的考古学。我们不仅要善于从人使用过的器物中,从历史的的遗迹与印痕中,从空间的迷局中给祖先和易失的人类按脉,还要善于从当代人的身上发掘我们祖先,从而发掘人存在的多样性,从而开启另一扇人的生存之门,进而拓展一种神性的文学新疆界,让比我们更古老的词语重新开口说话。
15
一个艺术家与俗常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是必要的。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内部建设,纯化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永远充满灵光,用一种相对清洁的生命去感受世界。
16
看了自己现在写的许多诗都不甚满意,而我又不能依照自己的艺术理想创造具有经典光辉的诗来,很多时候我只好对诗保持沉默,不要让自己的脏手玷污了它的圣洁。
我知道,写诗除了优秀,还需要残酷。
一个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来说永远是一个境外流浪者,“流浪”一词给艺术家以万劫不伏(此词反“万劫不复”之原意)的蓬勃的野性。
2
创作小说之前,我承认自己确有一个意图(或是一种冲动),但这个意图不是人物或主题之类。这个意图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艺术理想。它神秘、新奇、陌生,它残酷的美甚至使我伤害,并让我耗尽一生。
3
一次写作的目的就是一新的本文最初构想本身。
4
我不同意轻率地将形式斥责为一种外在的东西。严格地说作品的形式是事物存在的本质的反映,生活中本不存在现存的艺术形式,它需要生命对事物的经临,感悟与谛观。形式应该是事物内部幽邃的呼吸。
5
“轻”不一定很坏,“轻”是一种变化而来的美学(或说很美学的),是一种艺术,“轻”可以是一种超脱,是一种距离。把一切变“轻”,把历史上的沧桑,把岁月中的苦难,把苦难中的泪水写得很轻很轻,于是我们便愈写愈开阔……
6
我年少时便萌生了这么一个愿望,企图使一些旧纸或者废纸闪闪发光,让它们变得有味,耐看,让人们捧着它,久久地怀想,一遍又一遍地深入,在长久地深入(或经临)、驻留,在深入和驻留中得以升华,得以超脱……
7
一次写作,就是一次灰烬中的飞行。我知道有难度,但努力接近成为一切。
8
经年不自息地沉湎书卷,使我产生了走出“门户”,浪迹天涯的欲望。当我在世界各地行走时,意外地发现自己仍旧没有走出一本书,一本打开并且翻动的自己的书。书中之物将我贯通,使我对我之“在”获是了一种类似纸质的印象。
“河流”纯属我的一次灯下漫笔,“船”是我杜撰的某物,而我却获得了一种真实。可是文字毕竟是一种纸上的书写符号,它根本不能等同堤外的一条河及河上乘风破浪的小船,这又使我感到困惑不安。
9
曾经是一个“思”的人,便感到“不思”的困难。“忧”是一种“思”,一种黑色的“思”。它从内部的最深处控制着我,使我刚一静便不自觉地摆出一种“忧”局(我知道“忧”对人的斗志是一种伤害,但又无计可施)。当“思”找不到出路时,“忧”就成了一种“愁”。这是人的末路,也是我必须克服的。
10
当我努力说出,却都已陈述;欲重新发语,却突然失语。在瞬息而永恒的光芒中是空茫而深邃的乌有。在悠久的期待中,早已空荡的眼腔里,我是多么想拥有,在一些零零碎碎的日子里,我踽踽地走过,我苦苦地咀嚼,我独自地承担。我在“○”的弧形中失望,又从失望之所背井离乡,到处流浪。我曾惊愕,我曾痛哭,我曾大喊,但是最终沉默。我知道有些东西难以逾越。也许只能窥视,也许只能是远临中的颤栗,甚而是获得前的永恒的寂灭,但我无法改变,我没有学会放弃。
11
一次纯粹的(也许是不朽的)的写作是惨无人道的。在寻索美构与人性的栈道上,伤害甚至摧毁了人的存在,——这就是代价。
12
深入地诗思,发现诗的纵深处竟然是无诗的。
13
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一部作品时应不遗余力。创造中必须人为地与世隔绝(酿造诞生作品的氛围是必要的),保证艺术的纯度。
14
在纸上的漂泊中,我呼唤并期望寻索一种新的地理。我提倡人的不灭,祖先永远活在土地上。认为文学实则是一咱变相的考古学。我们不仅要善于从人使用过的器物中,从历史的的遗迹与印痕中,从空间的迷局中给祖先和易失的人类按脉,还要善于从当代人的身上发掘我们祖先,从而发掘人存在的多样性,从而开启另一扇人的生存之门,进而拓展一种神性的文学新疆界,让比我们更古老的词语重新开口说话。
15
一个艺术家与俗常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是必要的。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内部建设,纯化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永远充满灵光,用一种相对清洁的生命去感受世界。
16
看了自己现在写的许多诗都不甚满意,而我又不能依照自己的艺术理想创造具有经典光辉的诗来,很多时候我只好对诗保持沉默,不要让自己的脏手玷污了它的圣洁。
我知道,写诗除了优秀,还需要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