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保育与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其利用现状不容乐观。在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水、肥和信息资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为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小浪底水库实测干支流河道的断面资料,分析了水库运用初期支流的淤积形态,以及与干流的淤积关系.分析表明,支流淤积完全受干流淤积形态的影响,汛期干流来沙形成异重流倒
为了配合小学《历史常识》课的教学,我们编写了这份《资料》,供教师们参考。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对小学教学情况不够熟悉,加以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请教师们批评指正。
1 案例资料某年7月10日在某平房杂物间发现一具无名青年男尸.现场脏污杂乱,尸体周围有木柴、碎砖块等物.现场遗留带血注射器一个,注射用水3支. 尸表检查:口唇粘膜、四肢指(趾
综合运用RS、GIS及地理统计学的理论、技术,监测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对天然植被衰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部分绿洲位于20~30 m降幅之间,并由北向南呈环状递减;天然植被覆盖变化敏感区域居于5~8 m降幅之内,超过10 m降幅将出现严重退化区;天然植被大面积向绿洲东北方向退缩,15年间典型研究区天然植被面积减少近1/2,半固定沙丘面积增大而将成为新的沙尘策源地,绿洲生态环境更为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