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正平,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大学第二科政治委员,新四军旅、军分区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纵队参谋长、军政治委员、兵团政治部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兼舰队政治委员、海军副政治委员等职,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海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30年春,湖南平江深山里长大的方正平,瞒着家人参加了红军。他随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转战湘鄂赣数月后,于8月上旬回到平江长寿街一带休整。
这天,母亲见到身穿军装、威武英俊的方正平突然出现在面前,惊喜交集,叮嘱说:“在队伍里好好干。啥时候也不要忘了根本,到了哪里也不能忘了咱这个山沟。”方正平说:“请妈妈放心,也请多保重,我会常回来看您的。”说罢,把攻占长沙后发的两块银元留给母亲,便回部队去了。没想到,这次一别,竟20年未能回乡。然而,方正平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嘱咐,没有忘记深山里的父老乡亲。
20年后才了却思乡情
1949年9月,时任第58军政治委员的方正平奉命令,南下浏阳,开始了改造长沙起义部队的工作。
浏阳与平江是邻县。从浏阳到平江,骑马不过半天时间。回到阔别近20年的故乡跟前,勾起了方正平对母亲的思念,不知家人生活得可好。他多么想立刻回去看看。由于改造起义部队的工作千头万绪,方正平不得不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上。
1950年金秋时节,趁部队整训告一段落的时机,方正平终于策马向平江奔去。离家越近,心情越发地紧张了起来。还能不能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和养母,他实在是心中无底。一进家门,方正平急切地呼喊着“妈妈”,却没有看到母亲,心中忐忑不安。这时,妹妹方思贵、弟弟方良富等闻讯赶来。方正平才知道母亲和养母早在多年前已相继去世了。弟弟拿出了20年前方正平留给母亲的两块银元,哽咽着说:“你走了以后,妈妈天天都看着它发呆。她老人家临终前一再交待,再苦再难,这两块银元也不能花。”听到此,方正平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起来。此后每次回来,方正平都要到父母和养父母的墓前祭扫。
为群众着想,让人民满意
1959年,部队官兵对“大跃进”、农村“集体食堂”等问题的议论比较多,看法也不一致。为了弄清真相,方正平利用到北京开会返广州的机会,顺便回故乡作了一些调查研究。
当方正平走到当年自己曾经劳作过的水田边时,看见一块门板般大的木牌子竖在田头路边,上边写着某大队干部的“样板田”字样,显著的位置还写着“亩产15000斤”。方正平对随行人员说:“马上回村把大队干部给我找来!”方正平严肃地说:“不讲实话,是要吃亏的!”
当时全村只有一所大食堂,男女老少都挤在一块就餐,乱哄哄的,多有不便。乡亲们见方正平餐餐跟大伙一样吃掺有野菜的饭菜,便建议大队为方正平加了几个菜。方正平见状,便把这些好一点的莱端到大食堂,分给了几位老人,与大家一块就餐。
临行前的一天晚上,方正平与大队干部们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乡亲们反映大食堂不方便。你们要多为群众着想,让人民满意。”
倾心关注老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老区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是方正平始终挂在心上的事。
1962年,方正平设法购买了20吨尿素,送给乡亲们。为了让从未见过化肥的乡亲们接受,方正平把使用化肥的好处和具体的使用技术详细地写在信上。这一年,由于全村用上了化肥,稻谷产量翻了一番。
此后不久,方正平从乡亲们的来信中听说,公社办的农机厂很不景气。他便在广州跑了几家工厂,买了一套人家淘汰下来尚能使用的冲床、铣床等设备,送给了农机厂,使该厂的生产很快出现了转机。
1975年秋,方正平利用回广东搬家和办理调迁手续的机会,回平江老家住了几天。他对老区人民仍靠油灯照明深为不安,便向县有关部门作了反映。在他的过问下,电路很快通到了村里。
1981年上半年,到海军任职前,方正平又一次回到平江。当时,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而平江经济却没有太大发展。方正平了解到县潜水泵厂、棉织厂因为没有列入国家计划,资金、材料无来源,眼看办不下去了。正为老区发展着急的方正平,连忙向国家计委、纺织部等部门反映,在他的奔走呼吁下,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后来,方正平又自掏腰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潜水泵厂作广告,使其产品远销国外。
1988年7月,方正平在出席纪念平江起义胜利60周年和彭德怀元帅纪念雕像揭幕仪式活动后,再次回到平江县马嘶村。他见孩子们仍然在简陋的教室里上学,便对陪同的村领导说:“孩子是咱们这个山沟的希望,再穷也不能苦了孩子。”村干部说:“等秋后让每个村民交些稻谷,建一所新学校。”方正平说:“乡亲们还不很富裕,还是不要叫大家交粮吧,我看能不能从县里乡里弄点钱,回去看看我家的积蓄能拿出多少。”在方正平的关心下,新的马嘶学校很快建起来了。为此,他除多方奔走做工作外,还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了1.5万元。
对战友的怀念化为对烈属的关心
平江县长寿街一带素有“五里八将军”之称。与方正平同时参加红军的就有100余人,但大多已在不同时期牺牲了。
1986年4月,方正平回到马嘶村后的第二天,便冒着风雨走访慰问烈士遗属。在桂桥乡三三村,见到烈士遗孀喻松菊,他问寒问暖,多方安慰。见喻松菊生活困难,他便把身上仅有的100元钱留给她,并叮嘱其子女要多关心体贴老人。
到桂桥乡毛湾村一烈士家时,方正平听说这家因没有部队的通知和相关人员的证明,家属至今尚未享受烈属待遇。方正平震惊了:这位战友是长征途中牺牲的,当时方正平亲眼目睹了这位战友的离开。于是,他安慰其家属说:“请你们放心,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的。”方正平当日驱车到平江县民政局,反映了这一情况并亲笔出具证明。民政部门很快便确认了这位同志的烈士资格,并向其家属补发了抚恤金。
在县民政局,方正平听说平江老区的优抚对象很多,抚恤金往往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方正平拿着中共平江县委、平江县人民政府的报告,找到国家民政部,使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对此,县里同志代表优抚对象向方正平表示感谢。方正平严肃地说:“作为幸存者,为他们奔走呼吁责无旁贷。”
乡亲们都说,方正平不像个当官的。方正平动情地说:“我是咱这山沟里长大的放牛娃、小长工,是平江人民的儿子。什么海军中将,不过就是个老兵,是人民的勤务员罢了。”
方正平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父老乡亲的关爱,赢得了人民的尊重。1994年方正平在北京逝世。1995年他的骨灰回故土安葬时,平江县长寿镇万人空巷为他送葬。中共平江县委、平江县人民政府在他的墓碑上镌刻了一副对联:“忠魂一缕萦萦依故土,正气无量浩浩满中华”,表达了平江人民对方正平的无限爱戴之情。
1930年春,湖南平江深山里长大的方正平,瞒着家人参加了红军。他随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转战湘鄂赣数月后,于8月上旬回到平江长寿街一带休整。
这天,母亲见到身穿军装、威武英俊的方正平突然出现在面前,惊喜交集,叮嘱说:“在队伍里好好干。啥时候也不要忘了根本,到了哪里也不能忘了咱这个山沟。”方正平说:“请妈妈放心,也请多保重,我会常回来看您的。”说罢,把攻占长沙后发的两块银元留给母亲,便回部队去了。没想到,这次一别,竟20年未能回乡。然而,方正平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嘱咐,没有忘记深山里的父老乡亲。
20年后才了却思乡情
1949年9月,时任第58军政治委员的方正平奉命令,南下浏阳,开始了改造长沙起义部队的工作。
浏阳与平江是邻县。从浏阳到平江,骑马不过半天时间。回到阔别近20年的故乡跟前,勾起了方正平对母亲的思念,不知家人生活得可好。他多么想立刻回去看看。由于改造起义部队的工作千头万绪,方正平不得不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上。
1950年金秋时节,趁部队整训告一段落的时机,方正平终于策马向平江奔去。离家越近,心情越发地紧张了起来。还能不能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和养母,他实在是心中无底。一进家门,方正平急切地呼喊着“妈妈”,却没有看到母亲,心中忐忑不安。这时,妹妹方思贵、弟弟方良富等闻讯赶来。方正平才知道母亲和养母早在多年前已相继去世了。弟弟拿出了20年前方正平留给母亲的两块银元,哽咽着说:“你走了以后,妈妈天天都看着它发呆。她老人家临终前一再交待,再苦再难,这两块银元也不能花。”听到此,方正平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起来。此后每次回来,方正平都要到父母和养父母的墓前祭扫。
为群众着想,让人民满意
1959年,部队官兵对“大跃进”、农村“集体食堂”等问题的议论比较多,看法也不一致。为了弄清真相,方正平利用到北京开会返广州的机会,顺便回故乡作了一些调查研究。
当方正平走到当年自己曾经劳作过的水田边时,看见一块门板般大的木牌子竖在田头路边,上边写着某大队干部的“样板田”字样,显著的位置还写着“亩产15000斤”。方正平对随行人员说:“马上回村把大队干部给我找来!”方正平严肃地说:“不讲实话,是要吃亏的!”
当时全村只有一所大食堂,男女老少都挤在一块就餐,乱哄哄的,多有不便。乡亲们见方正平餐餐跟大伙一样吃掺有野菜的饭菜,便建议大队为方正平加了几个菜。方正平见状,便把这些好一点的莱端到大食堂,分给了几位老人,与大家一块就餐。
临行前的一天晚上,方正平与大队干部们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乡亲们反映大食堂不方便。你们要多为群众着想,让人民满意。”
倾心关注老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老区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是方正平始终挂在心上的事。
1962年,方正平设法购买了20吨尿素,送给乡亲们。为了让从未见过化肥的乡亲们接受,方正平把使用化肥的好处和具体的使用技术详细地写在信上。这一年,由于全村用上了化肥,稻谷产量翻了一番。
此后不久,方正平从乡亲们的来信中听说,公社办的农机厂很不景气。他便在广州跑了几家工厂,买了一套人家淘汰下来尚能使用的冲床、铣床等设备,送给了农机厂,使该厂的生产很快出现了转机。
1975年秋,方正平利用回广东搬家和办理调迁手续的机会,回平江老家住了几天。他对老区人民仍靠油灯照明深为不安,便向县有关部门作了反映。在他的过问下,电路很快通到了村里。
1981年上半年,到海军任职前,方正平又一次回到平江。当时,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而平江经济却没有太大发展。方正平了解到县潜水泵厂、棉织厂因为没有列入国家计划,资金、材料无来源,眼看办不下去了。正为老区发展着急的方正平,连忙向国家计委、纺织部等部门反映,在他的奔走呼吁下,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后来,方正平又自掏腰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潜水泵厂作广告,使其产品远销国外。
1988年7月,方正平在出席纪念平江起义胜利60周年和彭德怀元帅纪念雕像揭幕仪式活动后,再次回到平江县马嘶村。他见孩子们仍然在简陋的教室里上学,便对陪同的村领导说:“孩子是咱们这个山沟的希望,再穷也不能苦了孩子。”村干部说:“等秋后让每个村民交些稻谷,建一所新学校。”方正平说:“乡亲们还不很富裕,还是不要叫大家交粮吧,我看能不能从县里乡里弄点钱,回去看看我家的积蓄能拿出多少。”在方正平的关心下,新的马嘶学校很快建起来了。为此,他除多方奔走做工作外,还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了1.5万元。
对战友的怀念化为对烈属的关心
平江县长寿街一带素有“五里八将军”之称。与方正平同时参加红军的就有100余人,但大多已在不同时期牺牲了。
1986年4月,方正平回到马嘶村后的第二天,便冒着风雨走访慰问烈士遗属。在桂桥乡三三村,见到烈士遗孀喻松菊,他问寒问暖,多方安慰。见喻松菊生活困难,他便把身上仅有的100元钱留给她,并叮嘱其子女要多关心体贴老人。
到桂桥乡毛湾村一烈士家时,方正平听说这家因没有部队的通知和相关人员的证明,家属至今尚未享受烈属待遇。方正平震惊了:这位战友是长征途中牺牲的,当时方正平亲眼目睹了这位战友的离开。于是,他安慰其家属说:“请你们放心,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的。”方正平当日驱车到平江县民政局,反映了这一情况并亲笔出具证明。民政部门很快便确认了这位同志的烈士资格,并向其家属补发了抚恤金。
在县民政局,方正平听说平江老区的优抚对象很多,抚恤金往往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方正平拿着中共平江县委、平江县人民政府的报告,找到国家民政部,使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对此,县里同志代表优抚对象向方正平表示感谢。方正平严肃地说:“作为幸存者,为他们奔走呼吁责无旁贷。”
乡亲们都说,方正平不像个当官的。方正平动情地说:“我是咱这山沟里长大的放牛娃、小长工,是平江人民的儿子。什么海军中将,不过就是个老兵,是人民的勤务员罢了。”
方正平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父老乡亲的关爱,赢得了人民的尊重。1994年方正平在北京逝世。1995年他的骨灰回故土安葬时,平江县长寿镇万人空巷为他送葬。中共平江县委、平江县人民政府在他的墓碑上镌刻了一副对联:“忠魂一缕萦萦依故土,正气无量浩浩满中华”,表达了平江人民对方正平的无限爱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