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又是国家治理的地基,尤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原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深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其实践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智慧,对当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了具有奠基意义的伟大作用,更是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创新的最直接的营养供给。
关键词:苏区经验;乡村治理;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6-0026-03
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于以上重要会议的強调,我们由此可以断定,对于现代国家来说,社会治理已被作为一个新的执政理念得到了阐述。它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在肯定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如合作、对话、沟通及调和等,使得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依照法律手段走向规范,进而逐步整合各个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且以社会契约的形式确定下来让各方尽力遵守,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乡村治理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次级,在农村各主体的利益平衡以及国家与基层之间相互协调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良性运转提供坚实基础。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落后的革命根据地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变革并取得如下成效。政治和经济方面,开创了工人和农民群众专政的新局面,建构了围绕工人和农民对于革命成果和社会建设成果享有权能够确保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开辟了革命实践和社会建设服务于老百姓的伟大事业。文化方面,努力推翻和改造一切陋俗和封建恶习,从而为苏区社会和谐、安宁和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中央苏区带有奠基性探索的社会建设实践给今天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方面面的建设和治理实践供给了丰富的养料和宝贵的启示,并提供了参考借鉴,更为当下乡村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贵的启发,即在乡村治理实践过程中务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民为本、依靠民众力量切实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基层社会环境。
一、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实事求是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首要前提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也是我党的思想工作路线。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得以顺畅展开和加快推进的首要前提。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区社会建设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带领苏区的广大老百姓不断开启艰巨的社会建设新征程摸索,在此期间也初步获取了社会建设实践丰硕成就。在社会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深入实地,对赣南闽西地区展开深层次调研,充分、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这些地区客观真实情况。针对掌握的实际,如赣南闽西地理位置偏远、反动势力单薄、宗族势力庞大、教育落后且文化素质偏低的真实状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非常接地气的举措以有效应对。例如,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帮助下,中央苏区各级工会组织从苏区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方式发展中央苏区教育事业,大力提高苏区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教育广大群众反帝、反封建迷信,树立阶级斗争意识。中央苏区所在的赣南和闽西地区的文盲人数占比较大,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甚至只有10%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坚持实事求是,提出“苏维埃必须坚持进行文化教育改革,推翻反动统治者强加在民众精神上的枷锁,从而着重创造工人和农民的苏维埃新文化”[1],“用共产主义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2]。对赣南闽西地区庞大的宗族势力,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加以利用和予以消灭相结合的策略,有效摧毁了乡村庞大的宗族势力,还乡村民众以公平和公正。
(二)党的领导是苏区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在苏区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作用,为苏区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思想、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的保证。党制定一切政策的依据就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成功和迈向未来的共产主义,以此让苏区民众深刻把握只有推翻三座大山,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光明的前景,自己也才能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和未来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当时,中央适时制定事关苏区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土地政策、经济政策、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政府和基层组织坚决贯彻执行。除此之外,还有中央苏区时期乡村干部严重缺乏。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党下定决心,以实际行动克服这种情况。因此,我党在那一时期把提拔和培养乡村基层干部等重要事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将培养起来的干部派到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让其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我党进一步补充指出,要积极鼓励工人、雇农阶层中优秀人士走上雇农工会工作的领导岗位,在党的领导下对于工会的工作要能够独当一面,并能积极推进工会的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
(三)以人为本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下定决心
社会运动发展基础的力量是人民群众,中央苏区在推进社会建设实践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做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强调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建设实践当中。比如,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中央苏区范围内军用和民用物资相对奇缺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深情地指出: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尤其在改良群众生活方面,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突出强调:“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要解决人民群众最最关切的吃、穿、住、行、用、健康及婚姻等问题,充分体现了当时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规定:“确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封建的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 [3]童养媳在新制度下可以自由无限制地提出离婚诉求,政府必须得无条件准予之。这样一来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大大解放了苏区民众的思想。综上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理念一旦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可以转化为强有力的社会治理能力,焕发出强大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行之有效的制度政策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中央苏区从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出发,在土地的分配、医疗卫生、教育、选举、婚姻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构建了较为合理和科学的社会建设制度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对于制度执行的落实也非常重视,这样一来,通过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切实有效的执行,就对摧毁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瓦解封建宗族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苏区社会建设的渠道畅通,进而才有苏区社会建设的丰硕成效。其中最为典型的有土地分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所有统治者的土地,不管以何种方式经营和出租,都必须无任何附加条件的没收。苏维埃政府把没收来的土地按照不分男女的原则一律分配给雇农、苦力、劳动贫民,当然被没收的前土地所有者,没有任何分配土地的权限。”[4]
二、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经验对当今乡村治理创新的启示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经验虽然源于80多年前,且是在局部执政条件下的社会建设经验,但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的治理作风
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乡村治理一定要着眼实情,从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脚踏实地,广泛调研,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奋斗目标。首先,必须明确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依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个实际出发来积极应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困难和挑战。其次,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四个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展开实地调研,着眼民情、调动民力、凝聚民心,最终真正实现在乡村治理中服务民生。
(二)坚持党的领导,增强乡村治理的定力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因此,乡村治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党对农村基层治理的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从乡情具体实情出发,深度分析现存突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党的科学治理理论,进而探析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创新路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一是党小组要建在自然村,以激活村党组织“神经最末端”。要实现党小组在村庄的全覆盖、党员为村民服务的全覆盖,把党旗插在村庄上。二是要整合资源、多方协同、共建共享,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的实际问题,以更好凝聚民心、激发活力。三是要保证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四是要发挥农村留守党员的作用,树立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三)坚持一心为民,走乡村治理的群众路线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不断奋斗,并在实践中始终践行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很好回应了全社会的关切,也凸显了我国制度安排的延续性、科学性、优越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在现实实践当中必须做到“关注人”、“重视人”、“发展人”、“服务人”,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最基本权利,为乡村治理走好群众路线打好人力资本基础。因此,当前的乡村治理创新既需要政府的帮持,又需要乡村民众通过相互帮扶的形式进行自治。在乡村治理中走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绝不强行要求命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5]积极扩大民众参与乡村治理渠道,依靠民众、为了民众,真正实现民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当然,在治理实践中对民众的参与行为也要进行规范,使之合法有序进行,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从而更加科学地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聪明才智,将治理思想和治理实践充分结合。首先,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心系群众,关心、关爱民众,和群众凝心聚力,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乡村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主人翁作用。其次,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发展成果为人民所享,真正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国家主人,并生发出爱党、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自觉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进而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力争把我国乡村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和老百姓满意的幸福家园,让社会治理成果全民共享,真正服务人民回归人的本质。
(四)坚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机制,不断实现乡村治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改革40多年来,民众亲自见证了我国在社会发展领域方方面面所取得的骄人成就,由此社会发展也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奋斗目标之一。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机制,必须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上。当前我国进行的乡村治理,应坚持便民、为民理念,把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结合在一起,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建构科学、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乡村治理重心下移,确保资源、服务、管理真正下放到基层。建立健全各项乡村治理政策制度,推进各项乡村建设,使农村和农业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确保群众真正过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實现国泰民安和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73.
[2]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46.
[3] 韩延龙,常兆儒.革命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533-1534.
[4] 福建省档案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370.
[5] 王子晖.习近平对深化农村改革有何最新部署[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9/c_128945969.htm,2016-04-09.
[责任编辑 妤 文]
收稿日期:2021-02-02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治理视角下陕南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合研究”(2018G1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房艳(1977-),女,陕西永寿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苏区经验;乡村治理;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6-0026-03
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于以上重要会议的強调,我们由此可以断定,对于现代国家来说,社会治理已被作为一个新的执政理念得到了阐述。它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在肯定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如合作、对话、沟通及调和等,使得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依照法律手段走向规范,进而逐步整合各个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且以社会契约的形式确定下来让各方尽力遵守,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乡村治理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次级,在农村各主体的利益平衡以及国家与基层之间相互协调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良性运转提供坚实基础。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落后的革命根据地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变革并取得如下成效。政治和经济方面,开创了工人和农民群众专政的新局面,建构了围绕工人和农民对于革命成果和社会建设成果享有权能够确保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开辟了革命实践和社会建设服务于老百姓的伟大事业。文化方面,努力推翻和改造一切陋俗和封建恶习,从而为苏区社会和谐、安宁和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中央苏区带有奠基性探索的社会建设实践给今天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方面面的建设和治理实践供给了丰富的养料和宝贵的启示,并提供了参考借鉴,更为当下乡村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贵的启发,即在乡村治理实践过程中务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民为本、依靠民众力量切实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基层社会环境。
一、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
(一)实事求是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首要前提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也是我党的思想工作路线。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得以顺畅展开和加快推进的首要前提。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区社会建设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带领苏区的广大老百姓不断开启艰巨的社会建设新征程摸索,在此期间也初步获取了社会建设实践丰硕成就。在社会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深入实地,对赣南闽西地区展开深层次调研,充分、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这些地区客观真实情况。针对掌握的实际,如赣南闽西地理位置偏远、反动势力单薄、宗族势力庞大、教育落后且文化素质偏低的真实状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非常接地气的举措以有效应对。例如,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帮助下,中央苏区各级工会组织从苏区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方式发展中央苏区教育事业,大力提高苏区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教育广大群众反帝、反封建迷信,树立阶级斗争意识。中央苏区所在的赣南和闽西地区的文盲人数占比较大,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甚至只有10%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坚持实事求是,提出“苏维埃必须坚持进行文化教育改革,推翻反动统治者强加在民众精神上的枷锁,从而着重创造工人和农民的苏维埃新文化”[1],“用共产主义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2]。对赣南闽西地区庞大的宗族势力,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加以利用和予以消灭相结合的策略,有效摧毁了乡村庞大的宗族势力,还乡村民众以公平和公正。
(二)党的领导是苏区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在苏区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作用,为苏区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思想、政策、人才等各方面的保证。党制定一切政策的依据就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成功和迈向未来的共产主义,以此让苏区民众深刻把握只有推翻三座大山,国家和民族才会有光明的前景,自己也才能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和未来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当时,中央适时制定事关苏区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土地政策、经济政策、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政府和基层组织坚决贯彻执行。除此之外,还有中央苏区时期乡村干部严重缺乏。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党下定决心,以实际行动克服这种情况。因此,我党在那一时期把提拔和培养乡村基层干部等重要事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将培养起来的干部派到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让其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我党进一步补充指出,要积极鼓励工人、雇农阶层中优秀人士走上雇农工会工作的领导岗位,在党的领导下对于工会的工作要能够独当一面,并能积极推进工会的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
(三)以人为本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下定决心
社会运动发展基础的力量是人民群众,中央苏区在推进社会建设实践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做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强调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建设实践当中。比如,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中央苏区范围内军用和民用物资相对奇缺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深情地指出: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尤其在改良群众生活方面,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突出强调:“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要解决人民群众最最关切的吃、穿、住、行、用、健康及婚姻等问题,充分体现了当时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规定:“确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封建的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 [3]童养媳在新制度下可以自由无限制地提出离婚诉求,政府必须得无条件准予之。这样一来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大大解放了苏区民众的思想。综上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理念一旦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可以转化为强有力的社会治理能力,焕发出强大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行之有效的制度政策是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中央苏区从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出发,在土地的分配、医疗卫生、教育、选举、婚姻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构建了较为合理和科学的社会建设制度体系,最为重要的是对于制度执行的落实也非常重视,这样一来,通过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切实有效的执行,就对摧毁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瓦解封建宗族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苏区社会建设的渠道畅通,进而才有苏区社会建设的丰硕成效。其中最为典型的有土地分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所有统治者的土地,不管以何种方式经营和出租,都必须无任何附加条件的没收。苏维埃政府把没收来的土地按照不分男女的原则一律分配给雇农、苦力、劳动贫民,当然被没收的前土地所有者,没有任何分配土地的权限。”[4]
二、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经验对当今乡村治理创新的启示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经验虽然源于80多年前,且是在局部执政条件下的社会建设经验,但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的治理作风
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乡村治理一定要着眼实情,从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脚踏实地,广泛调研,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奋斗目标。首先,必须明确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依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个实际出发来积极应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困难和挑战。其次,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四个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展开实地调研,着眼民情、调动民力、凝聚民心,最终真正实现在乡村治理中服务民生。
(二)坚持党的领导,增强乡村治理的定力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因此,乡村治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党对农村基层治理的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从乡情具体实情出发,深度分析现存突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党的科学治理理论,进而探析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创新路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一是党小组要建在自然村,以激活村党组织“神经最末端”。要实现党小组在村庄的全覆盖、党员为村民服务的全覆盖,把党旗插在村庄上。二是要整合资源、多方协同、共建共享,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的实际问题,以更好凝聚民心、激发活力。三是要保证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四是要发挥农村留守党员的作用,树立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三)坚持一心为民,走乡村治理的群众路线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不断奋斗,并在实践中始终践行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很好回应了全社会的关切,也凸显了我国制度安排的延续性、科学性、优越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在现实实践当中必须做到“关注人”、“重视人”、“发展人”、“服务人”,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最基本权利,为乡村治理走好群众路线打好人力资本基础。因此,当前的乡村治理创新既需要政府的帮持,又需要乡村民众通过相互帮扶的形式进行自治。在乡村治理中走群众路线,切实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绝不强行要求命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5]积极扩大民众参与乡村治理渠道,依靠民众、为了民众,真正实现民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当然,在治理实践中对民众的参与行为也要进行规范,使之合法有序进行,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从而更加科学地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聪明才智,将治理思想和治理实践充分结合。首先,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心系群众,关心、关爱民众,和群众凝心聚力,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乡村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主人翁作用。其次,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发展成果为人民所享,真正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国家主人,并生发出爱党、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自觉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进而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力争把我国乡村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和老百姓满意的幸福家园,让社会治理成果全民共享,真正服务人民回归人的本质。
(四)坚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机制,不断实现乡村治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改革40多年来,民众亲自见证了我国在社会发展领域方方面面所取得的骄人成就,由此社会发展也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奋斗目标之一。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机制,必须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上。当前我国进行的乡村治理,应坚持便民、为民理念,把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结合在一起,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建构科学、高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乡村治理重心下移,确保资源、服务、管理真正下放到基层。建立健全各项乡村治理政策制度,推进各项乡村建设,使农村和农业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确保群众真正过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實现国泰民安和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73.
[2]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346.
[3] 韩延龙,常兆儒.革命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533-1534.
[4] 福建省档案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370.
[5] 王子晖.习近平对深化农村改革有何最新部署[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9/c_128945969.htm,2016-04-09.
[责任编辑 妤 文]
收稿日期:2021-02-02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治理视角下陕南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合研究”(2018G1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房艳(1977-),女,陕西永寿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