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g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参与全球治理的不同逻辑


  中國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徐秀军

“规则内化与规则外溢


  ——中美参与全球治理的内在逻辑”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9期
  当前,全球化已进入一个以国际规则重构与升级为特征的“再全球化”阶段。由于规则的国际适用性普遍提高,曾经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全球化正逐步过渡到以公平规则为基础的新型全球化。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途径,全球治理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演进而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其规则治理的本质特征也更加凸显。
  基于此,世界各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博弈的重点在于规则制定权的竞争,并在治理全球化负面效应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对霸权国家与新兴大国而言,由于实力地位和规则制定权的不同,两者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也往往各不相同。从国家与国际规则的内在逻辑和互动关系来看,霸权国家对全球治理崇尚规则外溢型参与,依托其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极力推行国内规则的国际化和国内规则的外向约束;而新兴大国往往不得不选择规则内化型参与,通过国际规则的国内化和国际规则的内向约束展现出强大的调适能力和学习能力,并通过国内规则的适应性调整创造在既定的全球规则体系中崛起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对中美两国而言,两国在全球治理领域的行动与主张的迥异主要缘于两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不同逻辑。
  由于难以匹敌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参与全球治理主要基于规则的外溢。这一路径必然导致美国追求的是全球治理规则的调整与创立只能由其主导,而不允许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书写”新的国际规则。但当综合实力相对下降时,它所坚持的规则外溢型的全球治理推行起来难度日益加大。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主要基于规则内化,在不断适应外部世界规则和调整自身规则的过程中实现了以经济崛起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提升。
  随着实力的崛起,那种单纯通过规则内化参与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已不相符,同时由于规则约束的日益凸显,中国难以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在此背景下,推动全球治理规则体系改革和引领新规则建立便成为中国自然而然的追求。
其他文献
如何更好地发展优质稻,提高我省优质稻米质量水平,首先要根据当地耕作制度及生态环境条件,确定(筛选)与之相适应的和市场销售对路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良种;按一定区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播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发展,在新旧两种体制交替过程中,
介绍了某科教中心的污水、景观水处理系统设计和实际运行情况。采用生化处理/高效固液分离器/过滤/消毒工艺,对整个科教中心的污水进行处理并回用,实现了零排放;采用景观水处理器循环处理/生态点缀的处理工艺,保证了景观水体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Ⅴ类标准。两套处理系统产生的泥渣进行离心脱水后外运,同时对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臭气进行氧化、吸附处理后高空排放,实现了污
战略是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战略决定产品规划,战略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内外的沟通,战略引导组织的工作重心,战略甚至决定了组织设计……总之,战略的实质存在于运营活动中——选择
自然界的物质分为两种:实物质及虚物质。实物质是有质量的物质,虚物质是存在于实物质周围的场力。引力、斥力、电场力、电磁波、光波、X射线、r射线、甚至连纯能量的本身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