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支气管哮喘、中耳炎、鼻窦炎等多种并发症。过敏原使机体释放组织胺,组织胺是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的最主要物质。当过敏者与过敏物质接触后,体内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形成后就吸附在嗜碱性细胞表面,使机体致敏。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物质后,该物质和IgE结合,激活了嗜碱性细胞内的酶,释放出组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作用于某些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现在临床上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和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2009年5月应用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过敏性鼻炎患者126例,男59例,女33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6个月~20年。92例均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之前均不同程度接受过抗组胺药物或激素类药物治疗,效果均不明显。适应证:符合变应性鼻炎2004年兰州会议制定诊断标准[1];年龄16~65岁,遵医嘱者可放宽至10岁;对药物治疗无效且愿意接受聚焦超声治疗者。禁忌证:合并急、慢性鼻一鼻窦炎;合并重度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合并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近期准备生育或出于孕期、哺乳期;严重肝、肾功能不良;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以1%丁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采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设置功率参数Ⅲ档,分别作用于下鼻甲、下鼻甲上缘、内侧面和下缘、鼻中隔的前上1/3,治疗速度2mm/秒(鼻中隔4mm/秒),扫描轨迹间隔2~4mm,治疗总剂量平均500秒。治疗后立即用0.9%生理盐水500ml冲洗冷却鼻腔,减轻术后反应。
疗效评价:先根据症状记分评定其疗效。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1]修订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记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症状改善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症状改善率≥66%为显效,26%~65%为有效,≤25%为无效。临床症状分级,见表1。
结 果
术后3个月统计,显效75%(69/92),有效19.6%(18/92),无效5.4%(5/92)。期间未发现鼻腔黏膜瘢痕化、黏膜萎缩、鼻腔黏连、鼻中隔穿孔、鼻腔干燥、嗅觉障碍等并发症。
讨 论
变应性鼻炎俗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组以鼻塞、流涕、鼻痒、喷嚏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免疫性疾病。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各种螨虫、花粉、动物皮毛、灰尘,以及污染空气中的各种刺激性物质。除鼻部症状外,还可伴有过敏性球结膜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中耳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早期、及时治疗变应性鼻炎,控制呼吸道过敏性症状,能延缓支气管哮喘初次发作的时间,减轻哮喘发病时的呼吸道病变程度,进而减少肺心病的发生机率,有助于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变应性鼻炎治疗靶点是鼻腔黏膜下层过度反应的血管、神经、腺体以及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2]。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物理方法如微波治疗、激光及低温等离子等,均以通过直接破坏鼻腔表面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减少鼻黏膜组织体积、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如果破坏的面积小,达不到治疗的目的;破坏的面积过大,易造成鼻腔干燥、鼻甲萎缩等严重并发症。
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全新的无创外科技术。超声能量聚集在黏膜下层,引起焦点处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或变性,而在非治疗部位的能量不足以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3]。黏膜下组织凝固性坏死后,在局部继发炎症过程,坏死组织的吸收将获得鼻甲组织减容的效应,患者鼻塞症状得以改善。鼻腔腺体组织受到破坏,腺体数量减少,其支配神经受炎症介质或神经多肽的刺激时,腺体分泌功能下降,从而鼻涕症状得到控制。超声波能直接破坏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或者使之完全脱颗粒,相当于免疫治疗。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安全、有效、易行的特点;方向性好、组织穿透性强、定位精确;并发症少,可重复多次治疗;不会对患者鼻腔正常结构造成破坏,不会出现鼻腔黏连、鼻甲萎缩等并发症。相对于传统治疗,聚焦超声作为非侵袭性治疗方法,在以上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确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2 袁伟,黄闯,张学渊,等.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杂志,2007,21(9):828-830.
3 朱谨.变应性鼻炎治疗新技术•聚焦超声治疗[J].中国醫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6,21(1):26.
表1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分级
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过敏性鼻炎患者126例,男59例,女33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6个月~20年。92例均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之前均不同程度接受过抗组胺药物或激素类药物治疗,效果均不明显。适应证:符合变应性鼻炎2004年兰州会议制定诊断标准[1];年龄16~65岁,遵医嘱者可放宽至10岁;对药物治疗无效且愿意接受聚焦超声治疗者。禁忌证:合并急、慢性鼻一鼻窦炎;合并重度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合并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近期准备生育或出于孕期、哺乳期;严重肝、肾功能不良;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以1%丁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采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设置功率参数Ⅲ档,分别作用于下鼻甲、下鼻甲上缘、内侧面和下缘、鼻中隔的前上1/3,治疗速度2mm/秒(鼻中隔4mm/秒),扫描轨迹间隔2~4mm,治疗总剂量平均500秒。治疗后立即用0.9%生理盐水500ml冲洗冷却鼻腔,减轻术后反应。
疗效评价:先根据症状记分评定其疗效。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1]修订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记分法分别评定其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症状改善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症状改善率≥66%为显效,26%~65%为有效,≤25%为无效。临床症状分级,见表1。
结 果
术后3个月统计,显效75%(69/92),有效19.6%(18/92),无效5.4%(5/92)。期间未发现鼻腔黏膜瘢痕化、黏膜萎缩、鼻腔黏连、鼻中隔穿孔、鼻腔干燥、嗅觉障碍等并发症。
讨 论
变应性鼻炎俗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组以鼻塞、流涕、鼻痒、喷嚏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免疫性疾病。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各种螨虫、花粉、动物皮毛、灰尘,以及污染空气中的各种刺激性物质。除鼻部症状外,还可伴有过敏性球结膜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中耳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早期、及时治疗变应性鼻炎,控制呼吸道过敏性症状,能延缓支气管哮喘初次发作的时间,减轻哮喘发病时的呼吸道病变程度,进而减少肺心病的发生机率,有助于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变应性鼻炎治疗靶点是鼻腔黏膜下层过度反应的血管、神经、腺体以及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2]。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物理方法如微波治疗、激光及低温等离子等,均以通过直接破坏鼻腔表面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减少鼻黏膜组织体积、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如果破坏的面积小,达不到治疗的目的;破坏的面积过大,易造成鼻腔干燥、鼻甲萎缩等严重并发症。
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全新的无创外科技术。超声能量聚集在黏膜下层,引起焦点处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或变性,而在非治疗部位的能量不足以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3]。黏膜下组织凝固性坏死后,在局部继发炎症过程,坏死组织的吸收将获得鼻甲组织减容的效应,患者鼻塞症状得以改善。鼻腔腺体组织受到破坏,腺体数量减少,其支配神经受炎症介质或神经多肽的刺激时,腺体分泌功能下降,从而鼻涕症状得到控制。超声波能直接破坏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或者使之完全脱颗粒,相当于免疫治疗。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安全、有效、易行的特点;方向性好、组织穿透性强、定位精确;并发症少,可重复多次治疗;不会对患者鼻腔正常结构造成破坏,不会出现鼻腔黏连、鼻甲萎缩等并发症。相对于传统治疗,聚焦超声作为非侵袭性治疗方法,在以上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确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2 袁伟,黄闯,张学渊,等.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杂志,2007,21(9):828-830.
3 朱谨.变应性鼻炎治疗新技术•聚焦超声治疗[J].中国醫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6,21(1):26.
表1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