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生人生道理;另一方面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笔者立足于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教学,剖析如何提高语文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
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里,阅读理解占有的分值的比例较大,有助于老师实施自主学习活动。以往这个活动平台扮演主角的往往是教师,无论是解析文章内容,还是答疑解惑,大都由教师独立完成,学生以听记为主。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严重禁锢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也埋藏了同学们的自我潜能,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无趣。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创设阅读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参加每个过程,让课堂变成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例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教师要事先储备好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像作者的生平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相关话题。如,寻找文中描写孔乙己神态的语句;从这些词语中揣测孔乙己的发展变化;我们如何解读孔乙己的悲惨人生?怎样理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含义?鲁迅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呢?理解鲁迅对他笔下的孔乙己所饱含的感情等。
二、通过写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的阅读范围相对狭小,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头脑中的词汇量积累比较少,阻碍了同学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偏低,还与学生缺乏自主写作的习惯有关。而同学们开展自主写作,需要有效的创作方法。在写作范畴中,有一类是应用文的创作。这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性写作体裁,形式多样,他有可能是会议记录,调查总结,也有可能是实验报告,某一事物的使用说明书。由于内容比较宽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时,首先让他们掌握住写作技巧,了解不同内容的基本格式,然后指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训练。
例如,阅读新闻报道、消息、药品说明书等,引导学生总结信息的主要内容,提炼各类应用文的构成要素。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开展应用文创作联系。题材不限,仿照这类应用文的写作模式以及格式要求,自拟主题,进行尝试性写作。教师课前搜集一些相关物品,让学生自行选择,然后完成该物品的说明书写作。因为写说明书既包含该物品本身的相关特性介绍,还涉及到写作方式的运用。这一写作练习能够培养他们主动搜集学习信息的能力,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其组织语言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其写作水平的目的。
再如,讲授《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预先做了精心的情境创设,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篇片段小练——写一篇文学阅读随笔,内容主要概括作品的故事梗概,谈谈自己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想法,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喜欢的缘由。
三、成立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学生必须具备自我调节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我监管学习的能力。然而学生是学习个体,实现自我调节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组内成员互相监督,互相竞争,集体学习,共同提高。同学们通过小组内部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例如,我在讲授教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文章重在写景,需要学生们运用写作技巧来赏析佳句。我先用幻灯片在屏幕上展示出写作中常用的五种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技巧归纳文中的景物描写。通过同学之间交流,探究协作,展开专题教学。探究完成后展示成果,有的同学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比喻句非常形象地将春风的柔美展现出来。还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好一幅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闹春图,既有视觉描写,又调动了听觉、触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学们讨论热烈,基本上能够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思路,这就是自主学习带来的绝佳效果。因为小组交流,主动探索思考,使自己表达时比较切合文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发言的积极性和上课效率。
自主学习作为提升阅读能力的核心要素,需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因为自主学习归根结底是一种素质,它不仅有益于孩子们成绩的提升,还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尚处于教育改革的适应阶段,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案,只有不断磨合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自主学习,于个体、教育、社会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平山实验学校)
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里,阅读理解占有的分值的比例较大,有助于老师实施自主学习活动。以往这个活动平台扮演主角的往往是教师,无论是解析文章内容,还是答疑解惑,大都由教师独立完成,学生以听记为主。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严重禁锢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也埋藏了同学们的自我潜能,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无趣。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创设阅读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参加每个过程,让课堂变成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例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教师要事先储备好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像作者的生平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相关话题。如,寻找文中描写孔乙己神态的语句;从这些词语中揣测孔乙己的发展变化;我们如何解读孔乙己的悲惨人生?怎样理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含义?鲁迅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呢?理解鲁迅对他笔下的孔乙己所饱含的感情等。
二、通过写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的阅读范围相对狭小,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头脑中的词汇量积累比较少,阻碍了同学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偏低,还与学生缺乏自主写作的习惯有关。而同学们开展自主写作,需要有效的创作方法。在写作范畴中,有一类是应用文的创作。这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性写作体裁,形式多样,他有可能是会议记录,调查总结,也有可能是实验报告,某一事物的使用说明书。由于内容比较宽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时,首先让他们掌握住写作技巧,了解不同内容的基本格式,然后指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训练。
例如,阅读新闻报道、消息、药品说明书等,引导学生总结信息的主要内容,提炼各类应用文的构成要素。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开展应用文创作联系。题材不限,仿照这类应用文的写作模式以及格式要求,自拟主题,进行尝试性写作。教师课前搜集一些相关物品,让学生自行选择,然后完成该物品的说明书写作。因为写说明书既包含该物品本身的相关特性介绍,还涉及到写作方式的运用。这一写作练习能够培养他们主动搜集学习信息的能力,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其组织语言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其写作水平的目的。
再如,讲授《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预先做了精心的情境创设,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篇片段小练——写一篇文学阅读随笔,内容主要概括作品的故事梗概,谈谈自己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想法,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喜欢的缘由。
三、成立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学生必须具备自我调节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我监管学习的能力。然而学生是学习个体,实现自我调节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组内成员互相监督,互相竞争,集体学习,共同提高。同学们通过小组内部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例如,我在讲授教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文章重在写景,需要学生们运用写作技巧来赏析佳句。我先用幻灯片在屏幕上展示出写作中常用的五种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技巧归纳文中的景物描写。通过同学之间交流,探究协作,展开专题教学。探究完成后展示成果,有的同学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比喻句非常形象地将春风的柔美展现出来。还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好一幅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闹春图,既有视觉描写,又调动了听觉、触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学们讨论热烈,基本上能够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思路,这就是自主学习带来的绝佳效果。因为小组交流,主动探索思考,使自己表达时比较切合文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发言的积极性和上课效率。
自主学习作为提升阅读能力的核心要素,需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因为自主学习归根结底是一种素质,它不仅有益于孩子们成绩的提升,还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尚处于教育改革的适应阶段,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案,只有不断磨合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自主学习,于个体、教育、社会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平山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