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悟道”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明智”就是通达事理,有远见,懂道理,有智慧,就是“悟道”,开悟,得道。佛家讲求“坐禅悟道”,人要沉下去,对万事万物做深入思考,才能悟出真道理。历史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将自己沉入浩瀚的历史烟云中,静心体味历史,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深刻思考,才能有所悟,有所“真”悟。
  “道”的含义:道理,事理,规律。具体到历史学习,就是历史认识,就是对历史规律进行总结,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事件、人物、文献、政策等用自己的思考去评判,并进而对当今有所启迪。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历史的问题现实地思考”,“现实的问题历史地思考”,是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更是学以致用的要求。历史事件是“死”的,而人的认识是“活”的,因而历史教学才是“活”的。
  要想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悟道”,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要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而不是靠教师灌输知识。教师灌输的知识是“死”的,学生的思考是“活”的,学生只有拥有自己的思考,才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是一潭活水,源远流长。
  其实,最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中历史教学与以往相比已发生重大变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实事求是地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当前高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也有了较大变化,即重在考查学生“认识历史”而非“识记历史”。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不再直接发问,都是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和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笔者大略统计了一下,当前历史高考重在考查:(1)对相关知识背景的理解;(2)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本身的认识;(3)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简言之,就是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认识历史的正确方法,即历史地思考,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去认识、评判,还原历史的真实;辨证地思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打破二元化评价。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较大误区,许多教师课堂上还是讲得太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太少。许多教师仍然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教师甚至晚自习也让学生高声背诵书本上的知识。这种重“知识”而不重“认识”的做法,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拼命掌握“死”的历史,而不知道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更无从谈起。
  因此,历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悟道”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既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如何引导学生“悟道”?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历史,在阅读中用心体会历史;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质疑、辩难,建立真正的“生本”课堂,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丰富认识,提升认知水平;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视探究课学习和选修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中,提升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绝非易事。多年来许多教师已习惯了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使得教师越来越“实际”,他们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看重学生的素质。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三个必修模块各有几节“综合探究课”,许多教师对这些“探究课”通通略过,很少有教师认真教授这些内容,理由是这些内容高考不考。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这几课的内容的确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这些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较大误区,即对选修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殊不知,选修课程其实是对必修内容学习的深化,是更能体现学生学科能力,更能开阔学生视野和开发学生思维的课程。
  我们教育的目的应该着眼于培养有思想的学生,与知识的学习相比,我们更应该看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有思辩能力,有自己的视角和思考,而不是师云亦云。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就比传授知识更重要。选修课程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它更具专业化,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材料,真正体现了“读史使人明智”的功能。
  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技能,使他们走出单纯记忆知识的误区,而善于运用头脑去思考、感悟。我们说历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悟道”,也正是这个道理。
其他文献
分析了玻璃生产中产生混料的原因,提出了技术改造办法.
目的研究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本文讨论了毛石砌筑质量差原因;根据本人多年砌石实践中的操作方法,总结出“五步砌毛石法”,提供给施工部门参考应用。
中等职业教育已实现了规模上的重大突破,必须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及时放到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上来,实现以素质教育为主,以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  一、强化德育工作,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1.提升职教质量、内涵,必须重视德育  育人是职业学校工作的起点和重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学校内涵建设重中之重是德育工作,抓教学质量,首先要抓德育工作。现代企业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农村各项事业都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局面,并且也取得较大的成就,特别是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在政府有利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振拔桩基础的优越性,施工工艺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该项技术应在建筑业推广应用。
一、情境教学再认识   1.情境教学的涵义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课程建构的基础,以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为新课程的追求,以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为基本原则。这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情景化。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依据教学规律和新课标,借助语言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情景材料
通过这十几年的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育有很大的难度,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很差。  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省册亨县,很多乡镇大部分布依族聚居,很少有汉族)的孩子所处的都是本民族语言坏境,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汉语,虽然现在有电视、电脑之类的视频信息,但他们真正接受知识时是有困难的。加上他们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如果直接对他们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教学弊端。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恰当使用多媒体。
教师的惯性思维是抹去学生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个性而简单地将其分为优等生和差等生,传统的理念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把教师置于强势地位。在这样的一种格局下,学生青春期特有的自我表现、自我需求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导致班级难管理、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久而不决。从教十三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面对新时期的学生,需要真正做到一切工作以学生的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成长为落脚点,用真情、真心、真爱善待学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