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明智”就是通达事理,有远见,懂道理,有智慧,就是“悟道”,开悟,得道。佛家讲求“坐禅悟道”,人要沉下去,对万事万物做深入思考,才能悟出真道理。历史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将自己沉入浩瀚的历史烟云中,静心体味历史,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深刻思考,才能有所悟,有所“真”悟。
“道”的含义:道理,事理,规律。具体到历史学习,就是历史认识,就是对历史规律进行总结,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事件、人物、文献、政策等用自己的思考去评判,并进而对当今有所启迪。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历史的问题现实地思考”,“现实的问题历史地思考”,是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更是学以致用的要求。历史事件是“死”的,而人的认识是“活”的,因而历史教学才是“活”的。
要想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悟道”,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要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而不是靠教师灌输知识。教师灌输的知识是“死”的,学生的思考是“活”的,学生只有拥有自己的思考,才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是一潭活水,源远流长。
其实,最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中历史教学与以往相比已发生重大变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实事求是地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当前高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也有了较大变化,即重在考查学生“认识历史”而非“识记历史”。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不再直接发问,都是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和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笔者大略统计了一下,当前历史高考重在考查:(1)对相关知识背景的理解;(2)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本身的认识;(3)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简言之,就是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认识历史的正确方法,即历史地思考,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去认识、评判,还原历史的真实;辨证地思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打破二元化评价。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较大误区,许多教师课堂上还是讲得太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太少。许多教师仍然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教师甚至晚自习也让学生高声背诵书本上的知识。这种重“知识”而不重“认识”的做法,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拼命掌握“死”的历史,而不知道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更无从谈起。
因此,历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悟道”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既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如何引导学生“悟道”?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历史,在阅读中用心体会历史;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质疑、辩难,建立真正的“生本”课堂,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丰富认识,提升认知水平;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视探究课学习和选修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中,提升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绝非易事。多年来许多教师已习惯了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使得教师越来越“实际”,他们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看重学生的素质。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三个必修模块各有几节“综合探究课”,许多教师对这些“探究课”通通略过,很少有教师认真教授这些内容,理由是这些内容高考不考。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这几课的内容的确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这些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较大误区,即对选修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殊不知,选修课程其实是对必修内容学习的深化,是更能体现学生学科能力,更能开阔学生视野和开发学生思维的课程。
我们教育的目的应该着眼于培养有思想的学生,与知识的学习相比,我们更应该看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有思辩能力,有自己的视角和思考,而不是师云亦云。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就比传授知识更重要。选修课程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它更具专业化,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材料,真正体现了“读史使人明智”的功能。
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技能,使他们走出单纯记忆知识的误区,而善于运用头脑去思考、感悟。我们说历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悟道”,也正是这个道理。
“道”的含义:道理,事理,规律。具体到历史学习,就是历史认识,就是对历史规律进行总结,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事件、人物、文献、政策等用自己的思考去评判,并进而对当今有所启迪。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历史的问题现实地思考”,“现实的问题历史地思考”,是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更是学以致用的要求。历史事件是“死”的,而人的认识是“活”的,因而历史教学才是“活”的。
要想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悟道”,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要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而不是靠教师灌输知识。教师灌输的知识是“死”的,学生的思考是“活”的,学生只有拥有自己的思考,才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是一潭活水,源远流长。
其实,最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中历史教学与以往相比已发生重大变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实事求是地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当前高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也有了较大变化,即重在考查学生“认识历史”而非“识记历史”。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不再直接发问,都是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和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笔者大略统计了一下,当前历史高考重在考查:(1)对相关知识背景的理解;(2)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本身的认识;(3)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简言之,就是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认识历史的正确方法,即历史地思考,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去认识、评判,还原历史的真实;辨证地思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打破二元化评价。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较大误区,许多教师课堂上还是讲得太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太少。许多教师仍然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教师甚至晚自习也让学生高声背诵书本上的知识。这种重“知识”而不重“认识”的做法,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拼命掌握“死”的历史,而不知道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更无从谈起。
因此,历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悟道”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既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如何引导学生“悟道”?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历史,在阅读中用心体会历史;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质疑、辩难,建立真正的“生本”课堂,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丰富认识,提升认知水平;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视探究课学习和选修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中,提升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绝非易事。多年来许多教师已习惯了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使得教师越来越“实际”,他们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看重学生的素质。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三个必修模块各有几节“综合探究课”,许多教师对这些“探究课”通通略过,很少有教师认真教授这些内容,理由是这些内容高考不考。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这几课的内容的确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这些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较大误区,即对选修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殊不知,选修课程其实是对必修内容学习的深化,是更能体现学生学科能力,更能开阔学生视野和开发学生思维的课程。
我们教育的目的应该着眼于培养有思想的学生,与知识的学习相比,我们更应该看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有思辩能力,有自己的视角和思考,而不是师云亦云。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就比传授知识更重要。选修课程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它更具专业化,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材料,真正体现了“读史使人明智”的功能。
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技能,使他们走出单纯记忆知识的误区,而善于运用头脑去思考、感悟。我们说历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悟道”,也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