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知识、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纷至沓来,杂烩交织,加之青少年处于快速成长期,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弱、可塑性强的特点,使得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提高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对全市德育工作深入分析、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我们以师德建设、主题活动、学校文化为着力点促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一、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
教师队伍
德为师之本。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涌进学生的眼睛,在他们心灵的底片上留下深刻的印象。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气质、性格、爱好、服饰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要传递给学生的应该是丰富的思想和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做到“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评价引导,优化队伍。我们将学校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出现违法犯罪现象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并将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制度化、德育工作实效如何、有无违法犯罪学生等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确定了严格的量化考核标准,以评价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各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政教主任、负责安全保卫的主任、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班团队干部以及外聘教师等组成德育主干队伍,并构建以学校党组织为龙头,以政教处为主导,以学生会、团委、少先队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为辅助,以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的工作网络,全面开展德育工作。
第二,训评结合,强化师德。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以促进学校德育队伍水平的提高。一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教师依法从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再铸师魂—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树立良好师德、形成良好师风为重点,以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塑造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新形象。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为指导,加强班主任职业道德考核。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强化班主任培训,以提高班主任自身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提高工作创新及班级管理水平,进而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为此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班主任话细节”“感恩和生命主题教育”“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等一系列班主任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共有1500余名班主任参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活力由此得到了激发。
第三,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在加强培训、以评促训的同时,通过“金城名校长”“金城名师”“金城名班主任”的评选和由他们主持的工作室的建立,辐射、引领、带动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兰州市共评选出了15位“金城名校长”,40位“金城名师”,20位“金城名班主任”,每一个工作室有来自全市范围的1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前后共有1000多名优秀青年教师在工作室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二、开展主题活动,让体验成为
学生收获德行的有效途径
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突破德育工作瓶颈、提高工作实效的关键,而设计并开展主题活动是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主题活动使德育内容变得更加具体、鲜活。如“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包括“文化端午”国旗下演讲、“话说端午”作文竞赛、“健康端午”健身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进一步激发其民族情怀;如“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既有“童心向党”阅读活动暨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也有以“红星照我行,童心永向党”“永远跟党走”“在党的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现场作文比赛,还有少先队手抄报比赛、优秀童谣征集等,这些活动拓展了教育内涵,丰富了教育内容。
其次,主题活动使德育形式更加生动有趣。与传统的一支粉笔加一张嘴的说教形式相比,主题教育活动创新了德育的形式,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使其更为生活化,更易被学生接受。如“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及中华文明美德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网上祭英烈”活动,将庄严肃穆的缅怀活动和学生喜爱的网络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最后,主题教育活动让教育过程变成学生的体验过程。任何教育活动,只有学生的身心参与才富有成效。如“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借助了“学生网上签名寄语”“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增强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将德育工作与传统节日、重大庆典、纪念日等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学生生活实实在在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自然的体验中受到教育;开展“稚笔画地球—环境保护宣传”“废物再利用综合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都是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开发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建设学校文化,于无声中育人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体现。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全校师生一致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它是一种环境,又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学生置于其中,能激发高尚的情操,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所谓“润物细无声”,便是如此。
兰州将学校文化建设列为《兰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试点项目,制订了《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和目标任务,组织编写了《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汇编》和《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应用实例》,进一步总结、交流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成果。此外,我们对全市学校文化建设试点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奖励先进,寻找问题,总结经验,形成合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根本,是学校教育必须长期坚守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对德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效,但要做细、做精、做实、做出特色,依然任重道远。学生在成长,社会在呼唤,德育工作不能止步不前,我们将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苗 培
如何提高兰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对全市德育工作深入分析、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我们以师德建设、主题活动、学校文化为着力点促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一、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
教师队伍
德为师之本。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涌进学生的眼睛,在他们心灵的底片上留下深刻的印象。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气质、性格、爱好、服饰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要传递给学生的应该是丰富的思想和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做到“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评价引导,优化队伍。我们将学校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出现违法犯罪现象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并将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制度化、德育工作实效如何、有无违法犯罪学生等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确定了严格的量化考核标准,以评价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各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政教主任、负责安全保卫的主任、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班团队干部以及外聘教师等组成德育主干队伍,并构建以学校党组织为龙头,以政教处为主导,以学生会、团委、少先队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为辅助,以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的工作网络,全面开展德育工作。
第二,训评结合,强化师德。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以促进学校德育队伍水平的提高。一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教师依法从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再铸师魂—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树立良好师德、形成良好师风为重点,以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塑造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新形象。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为指导,加强班主任职业道德考核。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强化班主任培训,以提高班主任自身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提高工作创新及班级管理水平,进而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为此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班主任话细节”“感恩和生命主题教育”“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等一系列班主任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共有1500余名班主任参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活力由此得到了激发。
第三,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在加强培训、以评促训的同时,通过“金城名校长”“金城名师”“金城名班主任”的评选和由他们主持的工作室的建立,辐射、引领、带动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兰州市共评选出了15位“金城名校长”,40位“金城名师”,20位“金城名班主任”,每一个工作室有来自全市范围的1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前后共有1000多名优秀青年教师在工作室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二、开展主题活动,让体验成为
学生收获德行的有效途径
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突破德育工作瓶颈、提高工作实效的关键,而设计并开展主题活动是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主题活动使德育内容变得更加具体、鲜活。如“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包括“文化端午”国旗下演讲、“话说端午”作文竞赛、“健康端午”健身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进一步激发其民族情怀;如“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既有“童心向党”阅读活动暨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也有以“红星照我行,童心永向党”“永远跟党走”“在党的阳光下成长”为主题的现场作文比赛,还有少先队手抄报比赛、优秀童谣征集等,这些活动拓展了教育内涵,丰富了教育内容。
其次,主题活动使德育形式更加生动有趣。与传统的一支粉笔加一张嘴的说教形式相比,主题教育活动创新了德育的形式,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使其更为生活化,更易被学生接受。如“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及中华文明美德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网上祭英烈”活动,将庄严肃穆的缅怀活动和学生喜爱的网络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最后,主题教育活动让教育过程变成学生的体验过程。任何教育活动,只有学生的身心参与才富有成效。如“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借助了“学生网上签名寄语”“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增强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将德育工作与传统节日、重大庆典、纪念日等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学生生活实实在在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自然的体验中受到教育;开展“稚笔画地球—环境保护宣传”“废物再利用综合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都是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开发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建设学校文化,于无声中育人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体现。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全校师生一致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它是一种环境,又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学生置于其中,能激发高尚的情操,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所谓“润物细无声”,便是如此。
兰州将学校文化建设列为《兰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试点项目,制订了《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和目标任务,组织编写了《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汇编》和《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应用实例》,进一步总结、交流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成果。此外,我们对全市学校文化建设试点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奖励先进,寻找问题,总结经验,形成合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根本,是学校教育必须长期坚守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对德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效,但要做细、做精、做实、做出特色,依然任重道远。学生在成长,社会在呼唤,德育工作不能止步不前,我们将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