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逐渐成为教师们亟待解决的一项教学任务。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通过师生授受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了抵触情绪,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因此,合理地处理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30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但是其本身的理性特点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很多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是其最头疼的学科。实际上,数学的学习是重要的且必要的,且一直贯穿于之后的学习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会影响之后的数学等理性学科的学习。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的学习,学生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會慢慢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性,慢慢喜欢上学习数学的感觉。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近况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是将学生的成绩评判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大多数数学教师本着提升成绩的目的来教学,不愿意冒着“风险”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背公式、定义,做大量习题等,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差。实际上,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成绩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反而有助于学生提高成绩,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习惯独立思考,便会逐渐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转变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一)创立独立思考环境,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课堂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由浅至深地进行学习,通过给学生设置悬念引导其主动思考和讨论问题,使他们在讨论中逐渐拓展思维。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完毕后给其提供正确的答案,逐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此外,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发表个性见解。以学习“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提问给学生创设了独立的思考环境,并给他们布置了学习任务:自主推导出圆锥、圆柱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学生结合笔者的提示拆分图形,将圆柱分为一个长方形与两个圆;将圆锥分为一个圆与一个扇形。如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便能自主计算圆锥与圆柱的表面积,之后,他们结合所学的空间知识进一步推算出圆锥与圆柱的体积。这样,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掌握了数形结合的计算方法,同时学会了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绘制图形或辅助线。
(二)巧妙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数学教学
之前说过,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现在很多的数学教学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并没有直接关系.数学因为涉及很多抽象思维的内容,其学习的确有些困难,但是如果能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当作数学教学案例,学生就会对数学提高兴趣,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图形”这一节时,教师在讲解某个图形的定义后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的影子,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思考,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过程.
(三)巧用小组合作,提升思考活力
在素质教育理念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教师们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同时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对于年龄相对较低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还没有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也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思维,所以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容易就会陷入迷茫,甚至会因此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鼓励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然后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借此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难度,拓展思维的广度,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这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及无法独立思考的因素之一。教材知识比较单调、抽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以教材为基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比较有趣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以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笔者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并让学生绕着操场走一圈,在走的过程中思考什么是周长,以及如何计算操场的周长。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思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还体现在其他学科中。独立思考是解决问题时不可或缺的能力,需要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这一能力。要想让学生摆脱思想束缚,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后达成共识,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和父母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只能做出提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例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中的5×8=40和10×4=40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书本中的思维框架。如此,学生才能独立思考,解决其他数学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盲目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此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数学教师应意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重要性,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欣.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52.
[2]廖显宗.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69-571.
[3]肖麒麟.浅议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73.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30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但是其本身的理性特点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很多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是其最头疼的学科。实际上,数学的学习是重要的且必要的,且一直贯穿于之后的学习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会影响之后的数学等理性学科的学习。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的学习,学生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會慢慢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性,慢慢喜欢上学习数学的感觉。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近况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是将学生的成绩评判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大多数数学教师本着提升成绩的目的来教学,不愿意冒着“风险”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背公式、定义,做大量习题等,这种方式会导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差。实际上,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成绩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反而有助于学生提高成绩,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习惯独立思考,便会逐渐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转变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一)创立独立思考环境,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课堂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由浅至深地进行学习,通过给学生设置悬念引导其主动思考和讨论问题,使他们在讨论中逐渐拓展思维。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完毕后给其提供正确的答案,逐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此外,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发表个性见解。以学习“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提问给学生创设了独立的思考环境,并给他们布置了学习任务:自主推导出圆锥、圆柱表面积与体积公式。学生结合笔者的提示拆分图形,将圆柱分为一个长方形与两个圆;将圆锥分为一个圆与一个扇形。如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便能自主计算圆锥与圆柱的表面积,之后,他们结合所学的空间知识进一步推算出圆锥与圆柱的体积。这样,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掌握了数形结合的计算方法,同时学会了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绘制图形或辅助线。
(二)巧妙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数学教学
之前说过,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现在很多的数学教学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并没有直接关系.数学因为涉及很多抽象思维的内容,其学习的确有些困难,但是如果能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当作数学教学案例,学生就会对数学提高兴趣,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图形”这一节时,教师在讲解某个图形的定义后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的影子,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思考,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过程.
(三)巧用小组合作,提升思考活力
在素质教育理念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教师们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同时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对于年龄相对较低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还没有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也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思维,所以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容易就会陷入迷茫,甚至会因此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鼓励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然后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借此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难度,拓展思维的广度,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这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及无法独立思考的因素之一。教材知识比较单调、抽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以教材为基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比较有趣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以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笔者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并让学生绕着操场走一圈,在走的过程中思考什么是周长,以及如何计算操场的周长。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思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还体现在其他学科中。独立思考是解决问题时不可或缺的能力,需要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这一能力。要想让学生摆脱思想束缚,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后达成共识,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和父母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只能做出提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例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中的5×8=40和10×4=40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书本中的思维框架。如此,学生才能独立思考,解决其他数学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盲目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此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数学教师应意识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重要性,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欣.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52.
[2]廖显宗.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69-571.
[3]肖麒麟.浅议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