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贯穿事业单位全部经济活动过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单位全部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本文结合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现状,提出了健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法,并使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社会效益。为了规范货币资金的使用,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和管理,通过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可以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货币资金被盗窃、诈骗和挪用,预防私设“小金库”等侵占单位收入的违法行为,对保护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业务的正常运转以及在流通和周转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鉴于事业单位资金以及经营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财政部门出台了如国库单一账户制度、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等各种改革措施。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十分重要。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该体系的一部分,其有效地实施可以提高财务工作质量,是事业单位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货币资金作为标准的支付手段,具有最强的可接受性,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立刻用于购物资和偿还债务。对于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来说,其本身业务活动较为简单,其货币资金的取得大部分是来自于按单位人员、房屋面积、提供某方面公共服务项目等标准计算的财政部门的预算收入。具有计划性和周密性,并通过事业单位的零余额银行存款账户专门管理。
事业单位各项支出在财政部门批复预算时已确定相应支出范围和用途,每项资金(包括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都有相应的用款计划项目书,在支出过程中严格按预算用途和时间等要求执行。对于办公经费、固定资产等支出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相关规定,它们有相应的经费标准以及发生支出时都要通过财政专网、政府采购网等相关管控系统进行审核操作。也就是说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有相应的审核与评估,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管,以达到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
(1)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目前事业单位大多都是领导说了算,对经费支出等资金管理还停留在“一支笔”状态。单位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领导对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了解也不重视,没有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和工作经验。即使建立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制度成了摆设,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实施并发挥真正的管理监督作用。
(2)对经费支出缺乏控制意识。事业单位以合理的业务事项的数据为基础,按照财政下达的部门预算控制数, 为各项经费支出建立明确、合理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同意,财务部门就给予实报实销,缺少复审等相关环节,增加了随意性,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致使财务的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
2.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1)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事业单位受编制、人员少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时近几年事业单位收支改革频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在不断更新。有些财务人员不重视继续教育的学习,知识更新没有跟上。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及账务处理认识不全面,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职业水平的局限性,实际操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可避免地发生会计数据脱离实际,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2)会计核算不规范。货币资金收支业务都离不开原始凭证。财务部门对取得的原始发票等相关证明审核不细致,如单位取得的原始发票内容填写不全或者开具内容笼统,发票所列内容与该销售单位经营范围不符,发票所盖用章不规范等;单位在票据认购、领用、核销等方面疏于管理,存在漏洞等。同时会计核算过程中也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有些财务人员为简化工作,不对发生的业务进行分析,仅凭经验和感觉制作记账凭证;对单位正常的基本经费与专项拨款不分开进行明细核算或者混合使用,使得单位正常基本经费和专项拨款来源不清晰,去向不明白,对于账目查阅和专项审计都带来不便的同时容易造成侵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对于报表编制也是过于随意,将报表不平的差额挤到自己认为合适的报表项目中去。
3.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1)岗位设置不合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由于受国家人事制度等因素影响,尽管各单位内部财务制度上做了相应分工,但实际工作中相互之间经常替对方做一些工作,财务票据和银行预留印鉴等也经常共用共管。导致不相容职务处于兼岗混岗状态。
(2)支付复核制度和授权批准制度存在漏洞。事业单位发生经费支出,首先应填写支付申请,然后由财务部门其他人员应进行复核。主要复核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然而实际工作中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单位少之又少。在执行支付复核制度的同时也要注重授权批准制度。在单位内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和职工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单位都是“个人承包制”。一项业务只要有领导签字,从头到尾完全由一个人来完成,没有复核,更没有其他审批程序和权限的划分。
(3)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货币资金管理、票据和印鉴保管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工作中也非常重要。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出租出借账户,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账户对账单不定期进行对账,造成账实不符,支票管理混乱无序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单位将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出纳一人保管使用等等。 三、完善事业单位货币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全体职工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单位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单位内部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也是如此。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尤其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等方面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注重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各主管部门领导应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意识和内部控制环境。同时,组织单位各部门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学习并对实施效果作出合理评价,让内部控制意识深入人心。
2.规范和增强会计基础工作, 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基础工作规范化培训教育和多种形式的会计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从而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贯彻实施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发挥财务监管作用,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和奖惩制度。同时财务人员也需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主动地不断更新和丰富自身财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优化资金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单位内部行为
各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己单位具体工作,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特点的相应制度,特别是针对本单位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作为控制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实施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货币资金支付的申请、批准、办理手续、会计记账、稽核检查等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不能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建全授权批准制度。授权批准制度应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都应按照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支付办理的程序来受理。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即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此外,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货币资金被贪污、侵占、挪用。
(3)建立健全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合法,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国家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现金库存限额控制、账实盘点控制、银行对账单控制、发票等票据领购缴销控制、往来账核对控制等方面。建立健全了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并根据客观环境和实际情况不断地予以更新和补充。
(4)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控制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可以从源头上保证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贯彻和落实。将各事业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 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增加了严密性, 减少了随意性,并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也就是说未来得到的预算资金的那时起就已经考虑到日常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合理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意识,将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贯穿于单位内部的每一项经济事项。
(5)实行内部稽核制度,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作用, 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中,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和审计部门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本单位较为薄弱的工作,有侧重的进行审计。如在审计工作中对本单位的专项资金进行单独审计,首先要做到项目基础资料真实完整,每个项目都切实可行。确定合理的项目支出内容和标准,编制项目支出明细表,准确和详尽地反映资金的最终用途。其次要实施绩效考评制度,对专项资金进行全程考核,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工作的规范化。
综上所述,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贯穿事业单位全部经济活动过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单位全部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保证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让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像一只大手,牢牢地将各项工作规范化效益化,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发挥其重要的的发展,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严格落实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2012年12月17日.
[2]王黎红: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思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J],2009(3).
[3]周建伟: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思考,东方企业文化[J],2011 (2).
[4]程 卫: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时代经贸[J],2008年4月第6卷总第99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法,并使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社会效益。为了规范货币资金的使用,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和管理,通过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可以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货币资金被盗窃、诈骗和挪用,预防私设“小金库”等侵占单位收入的违法行为,对保护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业务的正常运转以及在流通和周转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鉴于事业单位资金以及经营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财政部门出台了如国库单一账户制度、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等各种改革措施。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十分重要。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该体系的一部分,其有效地实施可以提高财务工作质量,是事业单位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货币资金作为标准的支付手段,具有最强的可接受性,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立刻用于购物资和偿还债务。对于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来说,其本身业务活动较为简单,其货币资金的取得大部分是来自于按单位人员、房屋面积、提供某方面公共服务项目等标准计算的财政部门的预算收入。具有计划性和周密性,并通过事业单位的零余额银行存款账户专门管理。
事业单位各项支出在财政部门批复预算时已确定相应支出范围和用途,每项资金(包括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都有相应的用款计划项目书,在支出过程中严格按预算用途和时间等要求执行。对于办公经费、固定资产等支出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相关规定,它们有相应的经费标准以及发生支出时都要通过财政专网、政府采购网等相关管控系统进行审核操作。也就是说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有相应的审核与评估,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管,以达到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
(1)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目前事业单位大多都是领导说了算,对经费支出等资金管理还停留在“一支笔”状态。单位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领导对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了解也不重视,没有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和工作经验。即使建立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制度成了摆设,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实施并发挥真正的管理监督作用。
(2)对经费支出缺乏控制意识。事业单位以合理的业务事项的数据为基础,按照财政下达的部门预算控制数, 为各项经费支出建立明确、合理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同意,财务部门就给予实报实销,缺少复审等相关环节,增加了随意性,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致使财务的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
2.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1)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事业单位受编制、人员少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同时近几年事业单位收支改革频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在不断更新。有些财务人员不重视继续教育的学习,知识更新没有跟上。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及账务处理认识不全面,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职业水平的局限性,实际操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可避免地发生会计数据脱离实际,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2)会计核算不规范。货币资金收支业务都离不开原始凭证。财务部门对取得的原始发票等相关证明审核不细致,如单位取得的原始发票内容填写不全或者开具内容笼统,发票所列内容与该销售单位经营范围不符,发票所盖用章不规范等;单位在票据认购、领用、核销等方面疏于管理,存在漏洞等。同时会计核算过程中也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有些财务人员为简化工作,不对发生的业务进行分析,仅凭经验和感觉制作记账凭证;对单位正常的基本经费与专项拨款不分开进行明细核算或者混合使用,使得单位正常基本经费和专项拨款来源不清晰,去向不明白,对于账目查阅和专项审计都带来不便的同时容易造成侵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对于报表编制也是过于随意,将报表不平的差额挤到自己认为合适的报表项目中去。
3.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1)岗位设置不合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由于受国家人事制度等因素影响,尽管各单位内部财务制度上做了相应分工,但实际工作中相互之间经常替对方做一些工作,财务票据和银行预留印鉴等也经常共用共管。导致不相容职务处于兼岗混岗状态。
(2)支付复核制度和授权批准制度存在漏洞。事业单位发生经费支出,首先应填写支付申请,然后由财务部门其他人员应进行复核。主要复核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然而实际工作中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单位少之又少。在执行支付复核制度的同时也要注重授权批准制度。在单位内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和职工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单位都是“个人承包制”。一项业务只要有领导签字,从头到尾完全由一个人来完成,没有复核,更没有其他审批程序和权限的划分。
(3)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货币资金管理、票据和印鉴保管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工作中也非常重要。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出租出借账户,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账户对账单不定期进行对账,造成账实不符,支票管理混乱无序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单位将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出纳一人保管使用等等。 三、完善事业单位货币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全体职工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单位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单位内部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也是如此。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尤其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等方面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注重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各主管部门领导应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意识和内部控制环境。同时,组织单位各部门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学习并对实施效果作出合理评价,让内部控制意识深入人心。
2.规范和增强会计基础工作, 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基础工作规范化培训教育和多种形式的会计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从而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贯彻实施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发挥财务监管作用,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和奖惩制度。同时财务人员也需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主动地不断更新和丰富自身财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优化资金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单位内部行为
各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己单位具体工作,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特点的相应制度,特别是针对本单位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作为控制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实施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货币资金支付的申请、批准、办理手续、会计记账、稽核检查等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不能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2)建全授权批准制度。授权批准制度应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都应按照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支付办理的程序来受理。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即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此外,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货币资金被贪污、侵占、挪用。
(3)建立健全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合法,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国家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现金库存限额控制、账实盘点控制、银行对账单控制、发票等票据领购缴销控制、往来账核对控制等方面。建立健全了货币资金控制制度,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并根据客观环境和实际情况不断地予以更新和补充。
(4)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控制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可以从源头上保证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贯彻和落实。将各事业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 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增加了严密性, 减少了随意性,并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也就是说未来得到的预算资金的那时起就已经考虑到日常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合理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意识,将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贯穿于单位内部的每一项经济事项。
(5)实行内部稽核制度,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作用, 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中,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和审计部门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本单位较为薄弱的工作,有侧重的进行审计。如在审计工作中对本单位的专项资金进行单独审计,首先要做到项目基础资料真实完整,每个项目都切实可行。确定合理的项目支出内容和标准,编制项目支出明细表,准确和详尽地反映资金的最终用途。其次要实施绩效考评制度,对专项资金进行全程考核,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工作的规范化。
综上所述,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贯穿事业单位全部经济活动过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单位全部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保证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让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像一只大手,牢牢地将各项工作规范化效益化,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发挥其重要的的发展,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严格落实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2012年12月17日.
[2]王黎红: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思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J],2009(3).
[3]周建伟: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思考,东方企业文化[J],2011 (2).
[4]程 卫: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时代经贸[J],2008年4月第6卷总第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