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铁路创建始末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un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济铁路,是贯穿山东半岛的交通大动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铁路之一。胶济铁路的开通,使得青岛港的贸易额迅速超过比其开埠早40多年的烟台,不仅影响了整个山东乃至华北的贸易格局,而且奠定了青岛路港兴市的发展走向。
  
  186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考察中国18个省份后,认为胶州湾有着优越的装船条件,建一条从青岛横穿省内、到省府济南的铁路可更便于采矿。这引起了德国当局的极大兴趣,青岛是德国侵略中国的前哨,而铁路则成为他们进一步向中国内陆渗透的桥梁和跳板。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首先着手的便是兴修铁路。正如德国胶澳督署的官报《胶澳发展备忘录(1898年)》所述,“迅速地修筑铁路遂成为开发这一地区经济的当务之急。”所以在规划建设青岛的一开始,德国便把胶济铁路和青岛港的建设置于整个殖民地建设的首位。
  1898年,德国人通过不平等的《胶澳租界条约》攫取了在山东修筑铁路及沿线30里内的矿藏开采权,迫不及待地规划了以青岛为中心,通达内陆的铁路网。
  为了迅速建成这样一条铁路,德国调动国内资金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公司接手铁路建设工作。1899年6月1日,德国政府发布命令,特许德国亚细亚银行建设胶济铁路。6月14日,在柏林组成了德华山东铁路公司,公司资本5400万马克,柏林设1名首席董事总揽公司全权,青岛设分公司和最高营业部,具体管理筑路工程及运营等事项。
  为了吸收资本,公司在创业初期曾发行股票,不但德国人可参股,而且也让华人参与认购,美其名日可使“华人参与经营时获得直接的物质利益。”1902年山东巡抚周馥曾由省库拨支25万两白银认购铁路、矿务两公司股票各300股。
  公司将铁路营运收入的一部分缴给德国胶澳督署,作为修建青岛港口以及保护区的行政开支费用。当股息超过5%以上时,应以超过1/20的份额充当报效金上缴胶澳督署。胶澳督署有权对这条铁路的修建和营运进行监管,但不可随意干预公司的经营。按照德国政府对它的授权,山东铁路公司必须在5年内完成胶济铁路的修建并交付营运。
  公司成立后,就立即着手进行筑路的准备工作。整条铁路的线路上部建材向德国工厂订货,这些物资的船运委托给两家德国最大的航运公司——北德劳埃德公司和汉堡一美洲航运公司。中国政府同意免税进口山东铁路修路器材和机车车辆。远洋运输,常有不测风云为修建胶济铁路运输物资的“享尼·埃列门”号失踪了,“苏特兰舍尔”号沉船,“苏柯特拉”号和“奥西登”号在航线上着火。另外,因青岛建港工程尚未竣工,大型货轮不得不停泊在海湾外,然后通过舢板卸载货物,屡致沉翻或搁浅,损失惨重。直至1901年小港竣工,材料装卸方始便利。
  1899年9月23日,德皇之弟海因利希亲王亲赴青岛主持了胶济铁路开工典礼,胶济铁路开始由青岛向西修筑,同时由胶州向东铺轨。正如德国人自己所说,这条铁路“对于殖民地整个交通发展具有最重大意义”。1901年4月8日,胶济铁路青岛至胶州段(74公里)通车:1902年7月1日,通车至潍县,1903年4月12日,通车至青州;同年9月22日通车至周村,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路港联动,拉开了青岛经济腾飞的大幕。
  从济南到青岛,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车站点缀在铁路线上。鉴于山东省人口密集,德国人在最初设计的时候,火车站设置较多,较密。除青岛和济南的车站建筑上有些特色外,其余车站建筑都很质朴实用,火车站设施——站房,货棚,厕所和护路小屋等都是按最简单的式样建造的,一般只有一二栋小房。德国人只把四至五个大站交给欧籍站长负责,而中等的和较小的车站都交给中国人管理。
  胶济铁路沿途所经,多是平原,工程相对比较简易。但某些地段河道纵横,需要架设桥梁和涵洞,其中著名桥梁有长约470米的淄河大桥及长约250米的潍河大桥。桥梁工程多由德国钢桥制造厂承包。由于山东省的水文特殊,河流多是短程河流,雨季里水面宽,水量大,给桥梁的设计和安装造成了许多困难。1902年7月18日,潍河水位超过历史最高,刚建成的潍河大桥的两座桥墩因下部受到冲击而下沉,一孔重达48吨的桥梁钢铁部件被冲出了600米远。
  胶济铁路干线穿过了山东省主要的矿产地,如坊子煤矿、金岭镇铁矿等。从张店至博山的支线,就是德国人采取“迂路以就矿”的办法,专为掠夺淄川、博山地区的煤炭等资源服务的。通车后,德国人便开始大规模开采沿线矿藏,并经青岛港运回德国。1901年9月,山东第一个煤产地——坊子煤矿开始采煤并打出第一口煤井。1902年7月1日胶济铁路潍县段通车后不久的10月30日,首列运煤火车就由坊子到达青岛。德国皎澳督署为此还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德国人认为此地的煤质量非常好,进行的燃烧试验充分证明,这里的煤比日本煤具有更高的热值,质量更好。
  随着铁路向内地的延伸带动了青岛乃至铁路沿线经济的发展,山东的农副及工业产品通过铁路被运往青岛,然后出口到国外。铁路又将由青岛港进口的机器染料等工业产品输往山东内地。原先通过烟台出口的大量土特产品,转向青岛港,原由烟台进口的商品也改由青岛输入。汉堡商会年报对此做了如下评价:“据1905年中国海关总署的贸易和关税数字来看,1898年刚刚开港的青岛已经赶上了1863年就开港的芝罘(即今烟台)了。”铁路的建成和四方机厂等一批依附性工业企业和加工业相继出现,也为这里延续千年的经济结构注入了新的因素。从此,胶济铁路的命运就与其周边地区尤其是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紧紧相连。
  德占后期,还规划设计了津浦铁路。1911年11月,连接天津与浦口的津浦铁路建成通车,这条铁路与胶济铁路在济南交轨,北可至天津,南可达南京,青岛的腹地进一步得到扩展。这就为青岛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