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仅仅是做得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好事。然而,为了做好事,首先必须做好企业
主持人:本期董事圆桌我们讨论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侵袭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应该以一种怎样的胸怀去履行自己的责任?此次汶川地震灾害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是为国殇,在这里,我们对无辜受难的同胞表示哀悼。灾难无情人有情,在无情的灾难面前,我们的企业界表现出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济世观念和财富理念,有不少企业在第一时间捐助了大量的财物,有不少企业的领导直接奔赴救灾前线,这一次地震灾害,我们更加认识到我们的企业所拥有的社会价值。
今天,我们也请来了几家在赈灾中表现积极的上市公司的领导,他们分别是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先生,中远航运董秘薛俊东先生和中材国际副总裁、董秘蒋中文先生。我们先请詹总谈一下,在面对地震灾害的时候,中联重科在做什么,企业的态度是怎样的。
詹纯新: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就在当天,中联重科决策层已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场特大灾害,我们在第一时间紧急调集人财物,迅速成立了抗震救援专门指挥机构,倾全力组织抗震救灾。同时,连夜研究、部署更大规模的抗震救灾行动。在统一调度下,公司一边组织设备,一边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请求指示,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5月12日当晚,公司抗震救援办公室决定,为争取时间,公司救援队分为先遣分队和突击分队:四川分公司紧急回租当地设备,组成先遣分队,保证第一时间开赴救灾前线;公司总部尽快调集设备,组成突击分队,从长沙直奔灾区。
四川分公司在短短五小时内回租了当地用户的10台起重机,20多名驻川员工踊跃报名,组成了中联重科抗震救灾先遣分队,并向四川省政府主动请缨,接受四川省政府调遣,奔赴北川重灾区;在长沙总部组建了由技术人员、机手、志愿者等70多人组成的救援突击分队,迅速集结了从各事业部紧急抽调的29台汽车起重机等大型救灾设备,于5月13日下午5时出发,火速入川。有很多同志从工作、生产一线,还来不及当面和家人商量就直接奔赴了救灾一线。
5月13日,由中联重科救援突击分队携带10台中联起重机到达了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实施救援,成为最早到达北川的机械化救援队。在对北川中学的抢救中,现场的机械化救援装备只有中联重科的起重机。先遣分队配合解放军救援队,自始至终不放弃任何希望,坚守到搜救的最后阶段。
中联重科紧急回租和捐赠灾区的40多台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正是抗震救灾最急需的设备;中联重科积极、迅速、连续性的救援行动,也是给予灾区人民最大的支持力量。不遗余力地救援,不仅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更代表了湖南的形象。
中联重科2000多万元的设备已在现场捐赠给汶川灾区,这是汶川灾区第一次现场收到的企业捐赠。阿坝州常委、宣传部长陈刚,汶川县建设局局长张先武分别代表阿坝州、汶川县接收了设备和捐款,并表示感谢。由于汶川县没有大型设备的操作机手,突击队在当地培训了一支操作队伍。这批先进的工程设备不仅能参与救灾抢险,还将在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驻成都员工组成的中联重科救援先遣队,在持续的余震中第一时间赶到北川,已连续在北川奋战100多个小时。队员们每天吃方便面,个个体力透支,但丝毫没有怨言。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中联重科派出100多名员工奋战抗灾一线;先后捐赠设备29台,折合人民币2076万元;回租设备10台;捐赠现金800万元。至5月19日,公司救灾总投入约3000万元。对于这次地震灾害,中联重科作为一个具备各种救援条件的企业,我们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救灾重任。
主持人:感谢中联重科为灾区救援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感谢詹总。平常我们谈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能会有理论的探讨,以及现实的关注,甚至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都有争议,这次汶川地震中各家企业的表现或许能够让我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请薛总谈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
薛俊东:这次汶川大地震引发了舆论关注,或者说也是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激发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而且这种关注的程度,相信已远远超过了很多企业家的想象,前一段时间也导致了一些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需要说明的是,大家关注的捐赠或者说是慈善,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并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部。
中远集团是第一家实施全球契约的中国企业,早在2006年,中远集团就发布了《中远集团200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得到了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高度肯定。作为中远集团第一批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公司,中远航运充分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形成与环境及社会共生共赢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该是商业姿态,而是企业良好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企业必须把对社会和环境的高度关注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使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责任成为所有运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中远航运一直坚持致力于环境保护,珍惜地球资源,以一个“社会责任承担者”身份,支持和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主动改善企业的环境保护系统,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是贯彻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的。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有少数企业在捐赠款项这一环节曾倍受质疑,蒋总对这方面的问题怎么看?
蒋中文: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有很多催人泪下的感人镜头,激起亿万中国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深情,在一个月时间里,社会各界捐助折合人民币达450亿元,可能创下中国有史以来接受海内外捐助多项之最,这些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赞赏。患难见真情,灾难面前每个个体和组织的良知都经受着考验,这是真理,但真理往前多迈一步就会成为误。
我公司共捐助540多万元,其中职工捐资近150万元,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员工为了能献上血,自己跑到血站排好几个小时队;有的离退休人员过去认为救助是政府的事从不捐款,这次也慷慨解囊。但是不是由此得出结论,只有捐助的企业才有社会责任感,不捐助的企业就没有社会责任感;捐的越多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越强,捐的少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弱?
我看不能这么看。如果一个偷税、逃税、漏税的企业,或克扣职工工资的企业,尽管捐了款也很难说这是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如果各个方面都尽了社会责任的企业,这次捐了款自然是锦上添花,应予以肯定,如果这次这个企业没有捐,那我也认为并不能否定这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企业如此,千千万万的个人更是如此。一句话,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一时一事盖棺论定。不能只看一个人说了什么,也要看做了什么。不要看一个人一时做了什么,也要看一贯做了什么。说得不好,只能代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而已。有时,评价一个事情还是要从动机和结果来全面考量,在抗震救灾捐助一事上,如果一个个体或一个组织没有任何外在压力发自内心的捐助,其动机和结果都应值得赞赏,否则,动机和结果是不一致的。用捐多捐少来衡量一个个体和组织的社会责任感是不妥当的。
我们的媒体和社会舆论,往往把社会责任往公益事业上过分强调,甚至直接与抗震救灾捐助挂钩,正如刚才所言,公益事业只是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捐助不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唯一标准。
我认为,一个企业,首先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说就是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尽管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可以无限扩展的,而是有限度的。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书中认为,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仅仅是做得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好事。然而,为了做好事,首先必须做好企业。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做好,这是企业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前提和载体。必须牢牢把握搞好自己的企业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的底线。其次,符合社会道德理念和政府相关法规的行为,比如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企业必须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税法;第三,是企业的慈善责任。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否,和谐与否、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内容,其中包括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环境保护、节约和爱护资源等。
主持人:薛总什么看法?
薛俊东:在全社会对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捐赠过程中,中远航运通过中远慈善基金会向灾区捐赠了500万元人民币,表达了中远航运对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心意。我们认为,各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不同,从社会获取的社会资源也不相同,因此,捐赠数量不分大小,体现出来的都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应该让捐赠成为企业的负担,更不应该相互攀比,完全是企业的自愿行为。
主持人: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两位意见相同,捐赠多少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大家都会予以鼓励和理解。那么我们的企业都这么积极地捐款捐物,捐款数额已经达到了数百亿之巨,对于捐赠款物的去向和透明度以及灾后的重建工作,薛总有什么意见?
薛俊东:我们跟所有的捐赠人一样,都非常关注捐赠款物的去向和透明度问题。由于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的时间不长,规模还比较小,权威性的慈善机构不多,加上一些负面的报道,使得公众对捐赠使用的透明度有些担心,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也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这次抗震救灾的捐赠,极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慈善意识,在此也强烈呼吁慈善机构合理使用捐赠款项,提高捐赠的使用透明度,建立捐赠使用监督体系,由独立第三方机构、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对捐赠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定期公告捐赠使用情况和效果,最大限度保证捐赠使用的透明度,使得捐赠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而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考虑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人民生活水平进步的要求,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建和环境的再破坏。特别要说的是,由于灾民安置的压力和迫切的需求,重建的时间紧,任务重,应充分吸取工程质量问题的深刻教训,严把重建工程的建筑质量关,要把重建工程真正建成“震不垮”工程,绝对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主持人:本期董事圆桌我们讨论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侵袭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应该以一种怎样的胸怀去履行自己的责任?此次汶川地震灾害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是为国殇,在这里,我们对无辜受难的同胞表示哀悼。灾难无情人有情,在无情的灾难面前,我们的企业界表现出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济世观念和财富理念,有不少企业在第一时间捐助了大量的财物,有不少企业的领导直接奔赴救灾前线,这一次地震灾害,我们更加认识到我们的企业所拥有的社会价值。
今天,我们也请来了几家在赈灾中表现积极的上市公司的领导,他们分别是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先生,中远航运董秘薛俊东先生和中材国际副总裁、董秘蒋中文先生。我们先请詹总谈一下,在面对地震灾害的时候,中联重科在做什么,企业的态度是怎样的。
詹纯新: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就在当天,中联重科决策层已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场特大灾害,我们在第一时间紧急调集人财物,迅速成立了抗震救援专门指挥机构,倾全力组织抗震救灾。同时,连夜研究、部署更大规模的抗震救灾行动。在统一调度下,公司一边组织设备,一边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请求指示,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5月12日当晚,公司抗震救援办公室决定,为争取时间,公司救援队分为先遣分队和突击分队:四川分公司紧急回租当地设备,组成先遣分队,保证第一时间开赴救灾前线;公司总部尽快调集设备,组成突击分队,从长沙直奔灾区。
四川分公司在短短五小时内回租了当地用户的10台起重机,20多名驻川员工踊跃报名,组成了中联重科抗震救灾先遣分队,并向四川省政府主动请缨,接受四川省政府调遣,奔赴北川重灾区;在长沙总部组建了由技术人员、机手、志愿者等70多人组成的救援突击分队,迅速集结了从各事业部紧急抽调的29台汽车起重机等大型救灾设备,于5月13日下午5时出发,火速入川。有很多同志从工作、生产一线,还来不及当面和家人商量就直接奔赴了救灾一线。
5月13日,由中联重科救援突击分队携带10台中联起重机到达了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实施救援,成为最早到达北川的机械化救援队。在对北川中学的抢救中,现场的机械化救援装备只有中联重科的起重机。先遣分队配合解放军救援队,自始至终不放弃任何希望,坚守到搜救的最后阶段。
中联重科紧急回租和捐赠灾区的40多台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正是抗震救灾最急需的设备;中联重科积极、迅速、连续性的救援行动,也是给予灾区人民最大的支持力量。不遗余力地救援,不仅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更代表了湖南的形象。
中联重科2000多万元的设备已在现场捐赠给汶川灾区,这是汶川灾区第一次现场收到的企业捐赠。阿坝州常委、宣传部长陈刚,汶川县建设局局长张先武分别代表阿坝州、汶川县接收了设备和捐款,并表示感谢。由于汶川县没有大型设备的操作机手,突击队在当地培训了一支操作队伍。这批先进的工程设备不仅能参与救灾抢险,还将在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驻成都员工组成的中联重科救援先遣队,在持续的余震中第一时间赶到北川,已连续在北川奋战100多个小时。队员们每天吃方便面,个个体力透支,但丝毫没有怨言。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中联重科派出100多名员工奋战抗灾一线;先后捐赠设备29台,折合人民币2076万元;回租设备10台;捐赠现金800万元。至5月19日,公司救灾总投入约3000万元。对于这次地震灾害,中联重科作为一个具备各种救援条件的企业,我们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救灾重任。
主持人:感谢中联重科为灾区救援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感谢詹总。平常我们谈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能会有理论的探讨,以及现实的关注,甚至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都有争议,这次汶川地震中各家企业的表现或许能够让我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请薛总谈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
薛俊东:这次汶川大地震引发了舆论关注,或者说也是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激发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而且这种关注的程度,相信已远远超过了很多企业家的想象,前一段时间也导致了一些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需要说明的是,大家关注的捐赠或者说是慈善,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并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部。
中远集团是第一家实施全球契约的中国企业,早在2006年,中远集团就发布了《中远集团200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得到了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高度肯定。作为中远集团第一批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公司,中远航运充分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形成与环境及社会共生共赢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该是商业姿态,而是企业良好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企业必须把对社会和环境的高度关注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使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责任成为所有运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中远航运一直坚持致力于环境保护,珍惜地球资源,以一个“社会责任承担者”身份,支持和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主动改善企业的环境保护系统,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是贯彻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的。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有少数企业在捐赠款项这一环节曾倍受质疑,蒋总对这方面的问题怎么看?
蒋中文: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有很多催人泪下的感人镜头,激起亿万中国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深情,在一个月时间里,社会各界捐助折合人民币达450亿元,可能创下中国有史以来接受海内外捐助多项之最,这些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赞赏。患难见真情,灾难面前每个个体和组织的良知都经受着考验,这是真理,但真理往前多迈一步就会成为误。
我公司共捐助540多万元,其中职工捐资近150万元,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员工为了能献上血,自己跑到血站排好几个小时队;有的离退休人员过去认为救助是政府的事从不捐款,这次也慷慨解囊。但是不是由此得出结论,只有捐助的企业才有社会责任感,不捐助的企业就没有社会责任感;捐的越多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越强,捐的少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弱?
我看不能这么看。如果一个偷税、逃税、漏税的企业,或克扣职工工资的企业,尽管捐了款也很难说这是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如果各个方面都尽了社会责任的企业,这次捐了款自然是锦上添花,应予以肯定,如果这次这个企业没有捐,那我也认为并不能否定这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企业如此,千千万万的个人更是如此。一句话,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一时一事盖棺论定。不能只看一个人说了什么,也要看做了什么。不要看一个人一时做了什么,也要看一贯做了什么。说得不好,只能代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而已。有时,评价一个事情还是要从动机和结果来全面考量,在抗震救灾捐助一事上,如果一个个体或一个组织没有任何外在压力发自内心的捐助,其动机和结果都应值得赞赏,否则,动机和结果是不一致的。用捐多捐少来衡量一个个体和组织的社会责任感是不妥当的。
我们的媒体和社会舆论,往往把社会责任往公益事业上过分强调,甚至直接与抗震救灾捐助挂钩,正如刚才所言,公益事业只是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捐助不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唯一标准。
我认为,一个企业,首先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直接地说就是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尽管社会对企业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可以无限扩展的,而是有限度的。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书中认为,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仅仅是做得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好事。然而,为了做好事,首先必须做好企业。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企业做好,这是企业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前提和载体。必须牢牢把握搞好自己的企业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的底线。其次,符合社会道德理念和政府相关法规的行为,比如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企业必须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税法;第三,是企业的慈善责任。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否,和谐与否、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内容,其中包括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环境保护、节约和爱护资源等。
主持人:薛总什么看法?
薛俊东:在全社会对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捐赠过程中,中远航运通过中远慈善基金会向灾区捐赠了500万元人民币,表达了中远航运对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心意。我们认为,各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不同,从社会获取的社会资源也不相同,因此,捐赠数量不分大小,体现出来的都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应该让捐赠成为企业的负担,更不应该相互攀比,完全是企业的自愿行为。
主持人: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两位意见相同,捐赠多少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大家都会予以鼓励和理解。那么我们的企业都这么积极地捐款捐物,捐款数额已经达到了数百亿之巨,对于捐赠款物的去向和透明度以及灾后的重建工作,薛总有什么意见?
薛俊东:我们跟所有的捐赠人一样,都非常关注捐赠款物的去向和透明度问题。由于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的时间不长,规模还比较小,权威性的慈善机构不多,加上一些负面的报道,使得公众对捐赠使用的透明度有些担心,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也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这次抗震救灾的捐赠,极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慈善意识,在此也强烈呼吁慈善机构合理使用捐赠款项,提高捐赠的使用透明度,建立捐赠使用监督体系,由独立第三方机构、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对捐赠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定期公告捐赠使用情况和效果,最大限度保证捐赠使用的透明度,使得捐赠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而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考虑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和人民生活水平进步的要求,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建和环境的再破坏。特别要说的是,由于灾民安置的压力和迫切的需求,重建的时间紧,任务重,应充分吸取工程质量问题的深刻教训,严把重建工程的建筑质量关,要把重建工程真正建成“震不垮”工程,绝对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