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爱情这个千古之谜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w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漫之爱,总能让人类为之痴迷。如今的青年男女普遍将爱情视作步入长期承诺关系的前提;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由性欲驱使的爱情,短暂易逝,不足为信。恋爱中的浓情蜜意,难免沦为婚姻关系中的口角与争执,最终走向冷淡疏离,甚至是痛楚与怨恨。
  爱情的“保质期”如同紧箍咒一般,困扰着痴男怨女,让人们对爱情无限向往的同时,又对它的未来充满疑虑。

依恋理论


  20世紀80年代,心理治疗师苏·约翰逊(Sue Johnson)建立了“聚焦情绪的情侣关系治疗”方法(EFT)。该方法通过让当事人平静下来,并逐渐引入健康情绪,让情侣展开新的对话。也就是说,通过改变情绪来调整情侣间的沟通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
  实践证明,8~20次的治疗,可以让亲密关系在随后的三年间得到持续改善。最为重要的是,治疗过程改变的不仅仅是亲密关系本身,更是当事人各自的“依恋类型”—他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以及在其中的安全感与参与感。
  虽然,如今已有数百项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但依恋理论确实是在21世纪才真正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它是有史以来基于生物学的、最全面的人格发展理论,也是唯一将个体内在工作模式与人际关系模式结合起来的理论。
  与此同时,它也足够具体,可以为人们的实践提供指导,是一份关于如何理解爱、如何发现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以及如何修复问题的行动指南。
  依恋理论认为,爱情是人类古老的生存密码,旨在为人们留住那些可以亲近与依靠的重要他人。人类数百万年来的进化,让其形成了对人际联系的依赖,它们如同呼吸一样重要。被忽视、被拒绝带来的孤立感,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因为遭受社会排斥与感知身体疼痛,在大脑中处于同一位置。
  脚踩到钉子和突然被人拒绝,大脑都认为是一种危险。
  关于母婴关系的大量研究,已经彻底改变了西方国家的养育方式,为社会建立了新的育儿准则。20世纪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约翰·华生(John Watson),往往将母爱视作“毒药”,主张让孩子尽量避免接触母爱以建立个体独立性。
  然而,依恋理论认为,事实正好相反。与亲密对象的身体或情感联系,可以让神经系统平静下来。在这里,孩童可以感受到安心与慰藉,从而放心勇敢地出发,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人际依赖是心理复原能力与适应性的来源,而无视内心依恋需要,或是假装自立,都是对自我的一种透支。
《婚姻故事》剧照

  遭受社会排斥与感知身体疼痛,在大脑中处于同一位置。

  孩子知道母亲正看着他,才会冒险去玩滑梯;成年人从伴侣那里获得鼓励,才会更好地应对外界压力。当人们感受到的安全人际联系越多,就越有自信心与自主性。安全的依恋关系让人成长,也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你在我身边吗?”


  判断人际关系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是你感知到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响应性(responsiveness)以及对方的情感投入(engagement)。三者首字母缩写“ARE”,正好涉及亲密关系冲突中的关键问题:“你在我身边吗?(Are you there for me?)”
  该关键问题往往为情侣之间的表面分歧所掩盖,比如育儿、家务等等,但该问题确实是所有不和谐关系的核心。当问题的答案是“也许”或“不”时,就会让当事人产生人际分离的痛苦。人们为了挽回失去的人际联系,常常表现出痛苦的愤怒与迫切的索求,而这些行为在成年人的互动中经常被误解。最终结果就变成,人们执着地寻求联系,却不断地陷入抑郁和无助。
  依恋关系模式一旦形成,将持续指导人的未来的心理感知与行为方式,它可以在一定的情形下被修正,但也可以成为被不断自我确证的待人处事态度,一直延续下去。
  当一个人感到脆弱或需要安慰时,如果及时地得到了他人的情感回应,其就会发展出安全的依恋类型,它将帮助他/她成长、学习新经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除此之外,还有三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第一种不安全依恋是“回避型”。当在关系中经常感觉到对方是遥远的、漠然的,甚至是危险的,某些人就会关闭和隐藏自己的情绪,试图从关系中抽离,把爱人拒之门外。
  第二种不安全依恋是“焦虑型”。当无法从对方那里获得预期中的反应时,某些人就会执着于捕捉一切能让自己安心的迹象,并需要不断地确认自己不会被拒绝、被抛弃。与此同时,这类人更容易表达大量的负面情绪,不断地向对方索求爱,这往往在不经意间让爱人厌倦。
《致命女人》剧照

  最后,如果曾受到虐待或心理创伤,某些人就会陷入“矛盾型”依恋,对爱人同时充满强烈的渴望和恐惧,会在焦虑和回避之间不停地切换,既害怕失去,但又主动选择回避。对方是恐惧的根源,也是恐惧的解决方案,从而陷入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悖论。
  上述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在某些时候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当不安全依恋成为人们面对问题时僵化的解决策略,就会限制他们的认知能力,成为处理自身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阻碍,从而让问题不断地延续下去。

构建“爱情故事”


  当然,成人与儿童的依恋是不尽相同的。成人的人际纽带通常是互惠的;成年人可以通过将一个人放在心上的方式,与对方建立一种象征性的亲近;成年人的依恋也是涉及“性”的,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人际结合的途径。
  最近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性冲动就是一种对于被需要、被亲近的渴望。满足“ARE”条件—可达性、响应性和投入性,可以让人们获得满意的性生活,但是,当涉及不安全依恋时,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心理治疗师苏·约翰逊最近接待的客户安迪与萨拉,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安迪越是指责和步步紧逼,莎拉就越觉得自己被拒绝,从而选择退缩。而当萨拉退缩时,安迪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得到了证实—萨拉不再回应他,他变得更加绝望和苛责。这时,双方都很孤独,不知所措。安迪说:“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们怎么就变成了这样。我爱她。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糟糕的境地。”
  因此,在EFT的第一阶段—避免冲突升级,安迪和莎拉需要停止争吵,避免指责和退缩,尝试去理解自己给对方带去的影响,理解自己是如何错误地处理被抛弃、被拒绝的负面情绪。此时莎拉可以告诉安迪:“我确实逃避了。我觉得自己永远都不能取悦你。我似乎不是你想要的妻子,这让我很害怕。所以我放弃了,躲起来。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情侣间一旦停止了之前的错误沟通方式,开始走到一起,心理治疗就进入了EFT的第二阶段—重建依恋类型:让他们进入具有可达性、响应性的良性互动。治疗师逐渐帮助安迪和莎拉展开一个叫作“抱紧我”的亲密对话,它可以让情侣在治疗完成后修复亲密关系,提升关系满意度,并且让双方都获得更安全的依恋类型。对有些人来说,这将是他们有生以来首次获得安全依恋。
  最后,安迪可以展开他这部分的“抱紧我”亲密对话。他告诉萨拉:“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就嫁给我了。你那么漂亮。我爸爸总是告诉我,我是家里最矮小的。我很害怕你会发现自己的这个决定错了。这种恐惧一直以来都笼罩着我,我想把你紧紧抓住,结果却把你推开了。我属于你,所以我一直在向你询问。你能听到我吗?”
  EFT治疗的第三阶段是巩固,用時较短。此时,治疗师会为情侣建立一个全新的、积极的爱情故事—关于他们该如何重建情感纽带、如何找到一直渴望的亲密关系。
  依恋类型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愿意去感受、有勇气向爱人呈现自己最脆弱的地方,包括我们最深层的恐惧与最强烈的渴望,将自己的感受与对方展开充分的沟通,就这样,坚持下去。
  过去的30年间,关于情侣与家庭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已经确证了爱情的意义。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理解爱情,并且如人们所愿地塑造它的模样。我们甚至可以在一生中与同一位伴侣一次次地不断陷入爱河。
  爱情是千古之谜,我们对它的认知正在进步。
其他文献
1944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煤气灯下》  在1944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煤气灯下》(Gaslight)中,英格丽·褒曼饰演一位年轻的女歌唱家宝拉。她因婶婶的离世倍感悲伤,而后又与查尔斯·博耶饰演的音乐家闪婚。  宝拉在婚后被孤立、迷失,渐渐听信丈夫的瞎话,觉得自己真的发了疯。在一场戏中,宝拉恳求地询问:“你是想告诉我我发疯了吗?”丈夫狡辩道:“现在,也许你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不愿让你出门见人了吧。”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早在100多年前,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就给人类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空间站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人说,空间站是人类离开摇篮、挣脱地球脐带的起点;有人说,空间站是未来太空移民的实验场;有人说,空间站是人类成为跨星际物种的第一站;也有人说,空间站是美苏太空竞赛的副产品。  每当仰望太空,空间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它是我们目前
《恶之花》(?? ?)  首播:2020.7.29(韩国)  集数:16  豆瓣评分:9.1  ★★★★☆  最近,有部开播就直冲豆瓣9分以上的韩剧《恶之花》(又称《邪恶之花》)。它是韩国电视台tvN的悬疑新剧,而tvN的悬疑剧质量向来不错,更何况这部剧从简介来看,还有点暗黑限制级的意思。  简单来说,该剧讲述的是一位女警官怀疑爱了14年的老公是连续杀人魔,进而展开调查的故事。男主由李准基出演,他
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也被视为美国国庆日,其标志性事件是1776年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此时,反英国殖民者倾销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已过去3年,在马萨诸塞州点燃战火的“莱克星顿枪声”也已发生一年多,而离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还差7年。  经过血与火的淬炼,各州的人民尤其是军人们,培育出了强烈的相互认同感,思想意识逐渐趋同,这是后来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的心理基础。抗
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一个民族国家的天职是什么?当然是维护本国主体民族的语言、文化和民族传统。然而在相当一部分白俄罗斯人眼中,白俄罗斯政府却并不热衷于此。  根据2018年的一项统计,只有13%的白俄罗斯学生在学校接受白俄罗斯语教育,提供白俄罗斯语教育的幼儿园屈指可数,而大学也没有相关课程。提供白俄罗斯语教育的学校大部分只集中在首都明斯克,而农村教坛多数被俄语老师占据。  自卢卡申科1994年担任
《廷巴克图》剧照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比较幸运的一点是有豆瓣这样的网站,一些商业大片之外的佳作在这里也能够获得高分,从而获取关注度。  以全球的视野看,“第一电影”是以好莱坞大片为首的商业片,制作目的是获利,它们题材多数高于现实,多具有炫幻元素,帮助人们逃离现实;“第二电影”指的是具有一定艺术和鉴赏价值的人文电影,多数以老牌欧洲国家的作品为主,探讨真实社会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第二电影”的一大
约1820年的长崎港,图中可见两艘荷兰船及多艘戎克船  6月30日,日本奥运圣火传递到了日本第二人口大市横滨。暌违一年的东京奥运会,也将在其后不久正式拉开大幕。  熙熙攘攘的中华街、式样繁复的西洋建筑、由明治时代税关仓库改建的红砖仓库,共同构成了外界对横滨的城市印象。在江户时代,横滨不过是一个人口不仅百户的无名渔村。但自1854年日美签订《美日亲善条约》、日方开放对外通商后,作为首个开放港口的横滨
尹汝贞(中)在电影《米纳里》里饰演外婆  亚裔电影人正在被世界看见。  继韩国电影《寄生虫》在影坛大放光芒之后不久,讲述韩国家庭移民故事的《米纳里》再度受到国际瞩目,斩获重量级奖项。  韩国国宝级演员尹汝贞在电影《米纳里》里贡献了精湛的演技,凭借该片横扫多个电影节重要奖项,创造了韩国电影的新历史。  我们不难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亚裔面孔在银幕上开始扮演重要角色,许多曾经在幕后默默无闻的亚裔电影人也开
1936年,希特勒(左)检阅柏林军队,以纪念希特勒政权成立三周年  1933年,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出版了一本预测未来的作品《未来互联网纾》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在这本书中,他讲了一个设想中将在7年后发生的故事:1940年1月,在波兰滨海省的省会城市但泽,一名波兰犹太商人在中央车站被一名年轻的纳粹党人枪杀,原因是,这个波兰犹太人调整自己佩戴的坏假牙
“这些暴徒正在羞辱关于乔治·弗洛伊德的记忆,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刚刚与州长蒂姆·沃尔兹交谈过,我告诉他,军方会一直支持他。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将控制一切,但是,当抢劫开始时,射击就会开始。谢谢!”  以上是5月25日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一名白人警察用膝盖抵住颈椎超过8分钟而去世的事件发生后,总统特朗普在5月29日的推特发言。  推特对特朗普的这条推文进行了审查后,在该推文上加了“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