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骨酒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建立续骨酒的定量定性检测方法,为续骨酒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续骨酒中的栀子、地黄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栀子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栀子苷在0.151 1~2.518 0 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25 558X- 11 386,r=0.999 9(n=7),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4。[结论]该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续骨酒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续骨酒;质量标准;地黄;栀子苷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047-03
  续骨酒是广州市正骨医院的一个常用制剂。续骨酒主要由闹羊花、续断、栀子、姜黄、生地黄、独活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驱风祛湿、舒筋通络的功效,对各种骨折肿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有确切的疗效。续骨酒是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外用喷雾剂,很受患者欢迎,却至今缺乏一个全面、完善的质量标准。现行的续骨酒内控质量标准中只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喷雾剂通则项下的检查,包括外观、总固体、乙醇量、装量、微生物限度等项目,这些检查项既不能保证制剂的质量,亦保障不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很有必要对续骨酒中的药材和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并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以提高续骨酒的质量和临床用药的有效性。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栀子、地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续骨酒中栀子苷进行了含量测定,为续骨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续骨酒后期在临床上的发展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vp泵、SPD-10Avp紫外检测器、CTO-10ASvp柱温箱、CBM-20A控制器、SIL-20A自动进样器,LC solution化学工作站);KQ-300型超声波清洗器(功率300 W,频率40 kHz,东莞市科桥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AUW220D型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日本SHIMADZU公司);Goodlook-1000型薄层色谱成像系统(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薄层层析硅胶G板(德国MACHEREY-NAGEL公司,批号006153)。
  1.2 试药 栀子对照药材(批号120986-201309,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地黄对照药材(批号121180-20100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栀子苷对照品(批号110749-20131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续骨酒(广州市正骨医院,批号20140101、20140201、20140301、20140401、20140501)和续骨酒栀子阴性溶液(广州市正骨医院);甲醇为色谱纯,其余为分析纯。
  1.3 方法
  1.3.1 栀子的TLC鉴别 。取本品20 ml,蒸干,加乙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缺栀子的阴性对照样品20 ml,同法制成缺栀子阴性对照溶液;再取栀子对照药材1 g,加50%甲醇10 ml,超声40 min,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4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1]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各4 ml、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2 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氨水-甲醇-水(5∶5∶1∶0.5∶0.5)为展开剂[2],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热至斑点清晰。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应无干扰。
  1.3.2 地黄的TLC鉴别。取续骨酒原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地黄对照药材1 g,加80%甲醇50 ml,超声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 ml使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10 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试验[1],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 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甲醇(6∶3∶3∶2)为展开剂[3],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热至斑点清晰。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应阴性对照无干扰。
  1.3.3 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1.3.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为迪马ODS色谱柱(250×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37 nm。理论塔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
  1.3.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续骨酒10 ml,置于25 ml容量瓶,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 mm孔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1.3.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含251.8 mg/ml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5 ml,置于20 ml容量瓶,加入甲醇至刻度,摇匀,制得含62.94 mg/ml的栀子苷对照品溶液。
  1.3.3.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缺栀子的阴性对照样品,按“1.3.3.2”项下方法制备,即得缺栀子阴性对照溶液。
  1.3.3.5 测定方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1.3.3.6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线性考察。精密吸取栀子苷对照品溶液(251.8 mg/ml)各0.6、1.0、2.0、4.0、6.0、8.0、10.0 m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1.3.3.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   1.3.3.7 稳定性试验。将按“1.3.3.2”项制备的供试品溶液(批号20140101)于0、2、4、8、12、24 h分别进样10 μl,按“1.3.3.1”色谱条件测定。
  1.3.3.8 精密度试验。精密取栀子苷对照品溶液10 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测定6次。
  1.3.3.9 重复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批号20140101)按“1.3.3.5”项下方法,连续测定6次。
  1.3.3.10 加样回收试验。在已知含量的续骨酒加入一定量的栀子苷对照品溶液,按“1.3.3.5”项下方法测定,并计算回收率。
  1.3.3.11 样品测定。精密称取续骨酒样品,按“1.3.3.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 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栀子的TLC鉴别 从图1可以看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栀子对照药材色谱和栀子苷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缺栀子阴性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没有干扰。
  2.2 地黄的TLC鉴别 从图2可以看出,在与地黄对照药材色谱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缺地黄阴性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没有干扰。
  2.3 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在该色谱条件下检测,绘制供试品、栀子苷对照品和缺栀子阴性对照品色谱图(图3)。由图3可见,供试品和栀子苷对照品在相同的保留时间(32.5 min),缺栀子阴性对照品在相对应的保留时间没有影响。供试品所测定主峰附近无明显杂峰,经计算,样品主峰与其他组分峰的分离度>1.5。
  2.3.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线性考察。通过“1.3.3.1”色谱条件测定栀子苷对照品,以栀子苷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925 558X- 11 386(r=0.999 9),结果表明,栀子苷在0.151 1~2.518 0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3.3 稳定性试验。按“1.3.3.7”项,分别于0、2、4、8、12、24 h测定续骨酒中的栀子苷。测得24 h内平均峰面积为662 523,RSD=2.1%(n=6),表明被测样品在24 h内稳定。
  2.3.4 精密度试验。按“1.3.3.8”项,连续测定6次,测得平均峰面积为590 545,RSD=1.1%,表明在此试验条件下精密度良好。
  2.3.5 重复性试验。按“1.3.3.9”项,连续测定6次。测得同一批号中,平均峰面积为660 066,栀子苷平均浓度为173.7 μg/ml,RSD=1.2%,结果显示重复性良好。
  2.3.6 加样回收试验。由表1可见,该试验方法中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达99.4%,RSD为1.4%,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续骨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2.3.7 样品测定。由表2可知,3批续骨酒中栀子苷含量为155.1~176.6 μg/ml,平均含量为163.6 μg/ml,RSD为0.20%~0.49%。
  3 小结与讨论
  (1)栀子的薄层色谱鉴别中,按药典方法的展开系统分离效果较差,经查阅文献,改用乙酸乙酯-丙酮-氨水-甲醇-水(5∶5∶1∶0.5∶0.5)为展开剂,结果显示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可作为续骨酒的定性鉴别指标。
  (2)地黄的薄层色谱鉴别中,按药典方法的展开系统分离效果较差,斑点模糊,经查阅文献,改用正丁醇-冰醋酸-水-甲醇(6∶3∶3∶2)为展开剂,结果显示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可作为续骨酒的定性鉴别指标。
  (3)该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了续骨酒中栀子苷的含量,样品分离度高,测定方法重复性良好、回收率高、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含量测定指标。
  (4)该研究测得续骨酒中栀子苷的平均含量为163.6 μg/ml,考虑到药材来源、制剂生产等因素,暂规定本品每毫升中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90 μg/ml。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231, 附录34-35.
  [2] 方道硕, 钟亚玲, 宋英. 清热泻火胶囊的质量标准[J]. 中国药师, 2008, 11(4): 406- 408.
  [3] 冯文涛, 谢颖, 张榕. 凉血颗粒所用药材的薄层鉴别[J]. 华西药学杂志, 2008, 23(4): 5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为了解羊肚菌抗疲劳保健作用。[方法]通过水提法获得羊肚菌胞外多糖、胞内多糖,破碎菌丝获得胞内活性物质,对小鼠应急性一次灌胃处理后进行负重游泳实验。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首次进行了对菌丝的ELISA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果]胞外多糖组和胞内多糖组小鼠游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应急摄入后具有明显的抗疲劳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羊肚菌抗疲劳保健品的研发提供了参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在流化过程中颗粒粒径、生物质颗粒和热载体颗粒的配比等参数对流化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实现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及数值模拟作铺垫。[方法]在内胆式双热型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中,通过流态化实验,研究不同的生物质粒径、生物质颗粒和热载体颗粒的不同配比等参数对颗粒流化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对于同种颗粒,随着粒径的增加,临界流化速度增大,床层压降随着气速的增加也逐渐增大;对于粒径相同的不同种类颗粒
期刊
摘要 [目的]探寻不同果袋处理条件下锦绣黄桃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研究不同种类套袋对锦绣黄桃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果实外观品质、商品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果实,其中套黄色袋和褐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黄色袋和双层袋的采前落果比例较低,其商品果率较高;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但套黄色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差异不显著。[结论]为提高锦绣黄桃果实品
期刊
摘要:在总结多年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规范要求,制订了海南省无公害生姜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海南生姜的姜种选择与处理、大田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规范,侧重规范了姜种选择和处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以指导海南生姜的无公害生产。  关键词:无公害;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S6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024-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新催化剂催化α-蒎烯酯化-皂化合成龙脑,提高传统催化剂合成龙脑的产率和质量。[方法]采用TiO2对硅钨酸、氧化镧、硫酸铜进行负载作为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用于传统方法催化合成龙脑,考查催化剂催化最优反应条件。用FT-IR和SEM对催化剂表面和结构进行表征,对硅钨酸/TiO2和硫酸铜/TiO2作为催化剂在最优条件下催化得到产品的组成进行GC检测分析。[结果]25%负载量的硅钨酸/Ti
期刊
摘要 概括了近年来甘薯在耐盐特性以及紫心甘薯的特性及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顺应沿海开发为导向,展望了耐盐甘薯利用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甘薯;盐土农业;利用  中图分类号:S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020-02  甘薯富含淀粉、糖类物质、矿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素,是理想的保健副食品[1-2]。近年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黑白双色地膜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 [方法]在陇县曹家湾镇流渠村进行黑白地膜与常规透明白色地膜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黑白地膜团颗期之前膜下温度高,烟叶在移栽期到团棵期生长较快,黑色部分的吸热作用明显;团棵期之后,白色透明地膜膜下温度较高,反光率明显好于黑白双色地膜,烟叶开片较好,产量、产值、桔黄烟比例相对较高。同时,黑白地膜具有遮阴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治垄内杂
期刊
摘要 人力资源是促进桂西南民族边境地区发展的第一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已成为制约桂西南民族边境地区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桂西南民族边境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存在诸多障碍。桂西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和不利条件,并且探寻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使得桂西南民族边境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迈入良性发展的轨迹,为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做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江苏里下河生态区机插水稻的最佳株、苗配置。[方法]从穴距、每穴苗(取样面积)的有机组合,观察、分析机插稻不同群体起点的茎蘖动态、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机插水稻高产群体指标。[结果]该生态区机插水稻的最适宜机插密度为行距30 cm、株距10~12 cm,与之配套的适宜的单穴苗数为4苗,有利于建立高质量的群体,从而实现高产。[结论]该研究为机插水稻的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科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甬籼975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设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小区净面积13.4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各施氮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施纯氮210.0 kg/hm2时穗、粒、重较为协调,增产潜力大;施纯氮270.0 kg/hm2时实割产量最高,收益最好,但其肥料利用率较差,同时病虫害和倒伏风险加大,生态负担重;施纯氮150.0 kg/hm2时肥料利用率最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