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是我们生命的源动力,心脏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障。心脏功能一旦发生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因为患者需要反复住院,还会给家属带来诸多不便和沉重的负担。所以,心力衰竭被称为“生命的绊脚石”。
我国心衰患者占全球1/4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也是心血管领域最为棘手和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目前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经高达2250万人,并且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该病5年的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美国心衰的患病率为1.5%~2%,欧洲心衰患病率为2%~3%,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约为0.9%,目前我国有近500万心衰患者,约占全球心衰患者的四分之一,心衰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减弱
心力衰竭又称作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疾病、过度劳累等因素致使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造成心肌的收缩能力减弱或舒张能力不充分而难以推动正常的血液循环,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通俗来讲,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都需要血液中的氧气和养分来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水泵一样,可以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并维持血液的不断循环,一旦心脏这个“水泵”发生了故障,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无法将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泵出去,血液就不能完全到达全身。
心衰有急性、慢性之分
心力衰竭,按照发展进程可以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发病急骤,是在短时间内,有时甚至是数小时或者数分钟之内,因为心脏的形态或功能突然出现异常而引发的心力衰竭,常由急性心肌炎、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输液过快或过多等引发,临床上以患者突然感觉极度呼吸困难,被迫坐位呼吸,极度烦躁,频繁咳嗽,咯吐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有大量泡沫样液体从鼻孔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等为特点。
慢性心衰则是在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各种疾病长期影响下,致使心肌收缩力逐渐减弱,心排血量逐渐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而引发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瘀血,发病比较缓慢,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但临床上比急性心衰更为常见。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按照心衰发生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竭。其中以左心衰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绝大多数慢性心衰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往往继发于左心衰,很少单独出现;全心衰竭又称为双侧心力衰竭,是左右心都出现衰竭,临床上很常见。
左心衰以呼吸困难为主
左心衰为肺静脉瘀血,呼吸困难是其最主要症状。因为左心出现衰竭以后,左心室无法将在肺内进行了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动脉血及时输送到身体各组织器官,导致血液瘀滞在肺脏的血管内,造成肺循环瘀血。肺循环瘀血后肺组织水肿,致使气道阻力增加,肺活量变小,肺的弹性降低,吸入少量气体以后肺泡壁的张力就达到最高,不能再扩张了,就开始向外呼气,这就导致了呼吸困难,而且患者的呼吸是既浅又快,无法深呼吸。左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患者在活动或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急促;第二个端坐呼吸,患者平卧时极度呼吸困难,必须采取高枕、半卧,甚至坐位才能解除或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第三个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患者熟睡一两个小时后,由于憋闷气急突然惊醒,被迫坐起,一些患者坐起一段时间以后症状可以缓解,能继续入睡,而有一些严重的患者则持续发作,还伴有咳嗽、哮鸣性呼吸音或泡沫样痰。
除了呼吸困难以外,左心衰早期,患者就会感觉四肢疲乏无力,活动后会进一步加重,这是因为心排血量减少,骨骼肌供血不足导致的。另外,由于左心衰导致肺循环瘀血,气管和支气管也会跟着瘀血水肿,导致呼吸道中分泌物增多,引起咳嗽、咳痰增多。咳嗽往往在活动后或者是夜间平卧时加重,有的人是干咳,有的则伴有泡沫样痰。有些患者甚至咯血,因为左心衰导致的肺静脉压力增高可传递给支气管黏膜下的静脉而使其扩张,当扩张引起破裂时就出现咯血,瘀血的肺毛细血管破裂也会引起咯血,咯血呈鲜红色,量多少往往不定。此外,左心衰患者还会有夜尿增多、胸痛、失眠、焦虑以及四肢末端颜色暗黑等症状。
右心衰消化道症状明显
右心衰为体循环瘀血。人体全身回流的静脉血通过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再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将血液送入肺动脉内,然后血液在肺内进行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右心衰竭以后,右侧心肌收缩和舒张能力下降,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血液减少,致使血液滞留于身体各组织器官,导致各组织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和异常。长期消化道瘀血,就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上腹胀痛、便秘等症状;肝脏瘀血,患者就会出现右上腹饱胀不适或沉重感,甚至剧烈腹痛,时间长了,患者还会出现黄疸、心源性肝硬化等;肾脏瘀血可引起肾功能减退,出现白天尿量减少,夜间尿量增多,蛋白尿等症状。
另外,右心衰如果是由于左心衰引起的,那出现右心衰以后,由于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进入肺循环的血液减少,肺充血现象就会有所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也会随之减轻。如果单纯只是右心衰竭,那么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由于心衰最大的危害在于它对心脏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提高对心衰的认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保护心脏功能、预防心衰的发生、延缓心衰的进程有重要意义。
我国心衰患者占全球1/4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也是心血管领域最为棘手和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目前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经高达2250万人,并且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递增,该病5年的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美国心衰的患病率为1.5%~2%,欧洲心衰患病率为2%~3%,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约为0.9%,目前我国有近500万心衰患者,约占全球心衰患者的四分之一,心衰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减弱
心力衰竭又称作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疾病、过度劳累等因素致使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造成心肌的收缩能力减弱或舒张能力不充分而难以推动正常的血液循环,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通俗来讲,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都需要血液中的氧气和养分来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水泵一样,可以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并维持血液的不断循环,一旦心脏这个“水泵”发生了故障,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无法将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泵出去,血液就不能完全到达全身。
心衰有急性、慢性之分
心力衰竭,按照发展进程可以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发病急骤,是在短时间内,有时甚至是数小时或者数分钟之内,因为心脏的形态或功能突然出现异常而引发的心力衰竭,常由急性心肌炎、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输液过快或过多等引发,临床上以患者突然感觉极度呼吸困难,被迫坐位呼吸,极度烦躁,频繁咳嗽,咯吐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有大量泡沫样液体从鼻孔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等为特点。
慢性心衰则是在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各种疾病长期影响下,致使心肌收缩力逐渐减弱,心排血量逐渐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而引发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瘀血,发病比较缓慢,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但临床上比急性心衰更为常见。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按照心衰发生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竭。其中以左心衰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绝大多数慢性心衰以左心衰竭开始;右心衰往往继发于左心衰,很少单独出现;全心衰竭又称为双侧心力衰竭,是左右心都出现衰竭,临床上很常见。
左心衰以呼吸困难为主
左心衰为肺静脉瘀血,呼吸困难是其最主要症状。因为左心出现衰竭以后,左心室无法将在肺内进行了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动脉血及时输送到身体各组织器官,导致血液瘀滞在肺脏的血管内,造成肺循环瘀血。肺循环瘀血后肺组织水肿,致使气道阻力增加,肺活量变小,肺的弹性降低,吸入少量气体以后肺泡壁的张力就达到最高,不能再扩张了,就开始向外呼气,这就导致了呼吸困难,而且患者的呼吸是既浅又快,无法深呼吸。左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患者在活动或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急促;第二个端坐呼吸,患者平卧时极度呼吸困难,必须采取高枕、半卧,甚至坐位才能解除或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第三个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患者熟睡一两个小时后,由于憋闷气急突然惊醒,被迫坐起,一些患者坐起一段时间以后症状可以缓解,能继续入睡,而有一些严重的患者则持续发作,还伴有咳嗽、哮鸣性呼吸音或泡沫样痰。
除了呼吸困难以外,左心衰早期,患者就会感觉四肢疲乏无力,活动后会进一步加重,这是因为心排血量减少,骨骼肌供血不足导致的。另外,由于左心衰导致肺循环瘀血,气管和支气管也会跟着瘀血水肿,导致呼吸道中分泌物增多,引起咳嗽、咳痰增多。咳嗽往往在活动后或者是夜间平卧时加重,有的人是干咳,有的则伴有泡沫样痰。有些患者甚至咯血,因为左心衰导致的肺静脉压力增高可传递给支气管黏膜下的静脉而使其扩张,当扩张引起破裂时就出现咯血,瘀血的肺毛细血管破裂也会引起咯血,咯血呈鲜红色,量多少往往不定。此外,左心衰患者还会有夜尿增多、胸痛、失眠、焦虑以及四肢末端颜色暗黑等症状。
右心衰消化道症状明显
右心衰为体循环瘀血。人体全身回流的静脉血通过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再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将血液送入肺动脉内,然后血液在肺内进行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右心衰竭以后,右侧心肌收缩和舒张能力下降,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血液减少,致使血液滞留于身体各组织器官,导致各组织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和异常。长期消化道瘀血,就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上腹胀痛、便秘等症状;肝脏瘀血,患者就会出现右上腹饱胀不适或沉重感,甚至剧烈腹痛,时间长了,患者还会出现黄疸、心源性肝硬化等;肾脏瘀血可引起肾功能减退,出现白天尿量减少,夜间尿量增多,蛋白尿等症状。
另外,右心衰如果是由于左心衰引起的,那出现右心衰以后,由于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进入肺循环的血液减少,肺充血现象就会有所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也会随之减轻。如果单纯只是右心衰竭,那么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由于心衰最大的危害在于它对心脏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提高对心衰的认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保护心脏功能、预防心衰的发生、延缓心衰的进程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