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难新闻是受众最关心、最容易扩散的信息,也是媒体最重视的信息。近年来,随着我国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媒体竞争加剧,灾难新闻成了媒体争取受众眼球的重型武器。与此同时,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也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灾难新闻对外报道,需要把握适度原则,既不能一味“正面化”,又不能过分“血腥化”;既不能不顾国家利益,又不能忽视西方文化。如何于灾难中见到人的命运、见到民族的力量、见到国家的形象,是从事对外报道的新闻从业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报道内容:避免一味“正面化”
和过分“血腥化”
改革开放前,中国新闻文化被人称为“喜鹊文化”,灾难报道遵循“大灾难大凯歌”模式,报道内容上“只见救灾不见灾”,报道取向上坚持正面报道,缺乏客观反映灾害细节、灾害后果的信息,报道一味追求“正面化”。随着传播媒体多元化时代的来临,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构建往往来自多家媒体的报道,一味“正面化”的报道显然无法全面地展现灾难事件的真相。
1992年新闻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媒体市场化步伐加快,新闻报道模式更追求客观、平衡,灾难新闻报道也开始逐步改革,一些市场化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改走煽情刺激、虚张声势、耸人听闻的路子,刻意渲染灾难中的血腥、死亡等残酷细节,或者夸大灾难的危害,或者以刺激性手法渲染灾难,以血腥、恐怖掩盖悲情。
美国职业新闻工作协会1996年重新修订的《新闻职业伦理规范》中,要求记者遵循对报道对象“最小伤害”原则:“记者应当同情那些因新闻报道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的人,特别是儿童及没有采访经验的人;采访和使用那些陷于悲痛中的人的照片时,要格外谨慎;要明白采访报道可能伤害他人或使其不安。”灾难报道如果落入追求刺激、惊悚,那么它既不能为受众提供环境监测、告知警示的作用,也无法对受众产生激励引导功效,一方面它会激发受众的恐惧、焦虑心理,进而产生心理失衡,将自然灾难延伸至精神灾难;另一方面它势必导致严肃的灾难新闻娱乐化,培养受众麻木不仁、散乱无聊的新闻接受习惯。
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应以海外受众为中心,抓住他们对灾难事件的关注点大做文章;通过多种报道体裁,全方位地展现灾难带给人类生活的摧残,以唤醒受众的同情心理。
报道方式:兼顾中国国家利益
与外国文化习惯
通常来看,对外报道的基本宗旨是国家利益至上。然而,对外报道中还有一个必须坚持的准则,即人道主义关怀。灾难报道中的人道主义关怀,是对灾难中人的命运的关注,是对灾难中的人性之美的聚焦。人道主义关怀体现着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推动人们从灾难中站立起来,恢复正常的生活。
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场灾难事件,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这个“地球村”中的每一位民众。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关注灾难,实质上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关怀。在灾难事件对外报道中,把人道主义关怀放在与国家利益平行的地位上,有助于从文化根源上获得世界的认同,体现新闻的人性美。
灾难新闻的对外传播应遵循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与伦理,充分尊重传播接受者的文化习俗与接受习惯,才能收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特稿可以作为灾难新闻对外传播的首选,特稿在西方的灾难事件报道中最为常用,它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如临其境的现场感、形象生动的语言,打破了灾难报道的沉闷呆板,作为西方受众最喜爱的报道方式,更容易被西方受众接受。
报道目标:引导受众
合理适度地正视灾难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灾难给予人类的是同样的磨难和痛苦。如何在灾难过后,引导公众尽快走出磨难和痛苦,恢复正常的生活,是灾难报道的终极目标。
灾难新闻的报道强调及时、真实,注重对现场的再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灾难新闻注重对官员讲话、视察灾情的报道,忽视对灾难现场的细节描述和报道,实质上淡化了灾难新闻的警示功能,削弱了社会反思的效力,无法给予受众关于灾难的完整印象,无法帮助受众梳理正确的防灾意识。
BBC《制作人指南》也指出:“一些灾难的图像不可避免地会使那些亲身经历过或和灾难有联系的人感到痛苦不堪,即使对旁观者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可以利用的资料的数量有限,或者因为我们收发以及编辑的速度问题而降低对播出节目的要求。”
日本大地震后,台湾《新新闻》周报副社长兼总主笔杨照发表文章《听不懂日语都宁可看NHK》,批评台湾媒体对海啸的报道“从头到尾都是嘶吼的话语声,都是刻意装做出来的情绪,没有画面,没有事实,也没有资讯。”而在NHK“那里没有大呼小叫,没有夸张的标题,甚至没有出现任何‘深入现场’的记者身影。有的是第一时间的余震纪录,各种避难讯息,来自不同地方的灾情画面,上头一定标示了拍摄的时间地点。”在这场灾难中,NHK长期以来坚持的客观报道态度、迅速的灾难新闻报道效率,给各国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成为一些媒体的重要消息来源。
在灾难刚刚发生时,对灾难的全景式报道,有助于人们了解灾难的发生与发展,形成对灾难的全面认识;对灾后人们自救、灾后外援的报道,有助于鼓舞那些经历过灾难的人们尽快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拾信心,开始新的生活。在灾难过后,再现灾难发生时的残酷细节,并对之进行冷静分析,可以从科学引导的层面传播逃生知识。
灾难新闻具有三大传播功能——监测环境功能、告知警示功能、激励引导的功能。监测环境需要新闻的真实,告知警示需要新闻的及时,激励引导则需要新闻的有效引导,用事实说话,用客观、平实的报道帮助受众正视社会生活的负面部分,自觉接受灾难的挑战,在奋斗和超越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方能尽显灾难报道的传播功能。
责编:吴奇志
灾难新闻对外报道,需要把握适度原则,既不能一味“正面化”,又不能过分“血腥化”;既不能不顾国家利益,又不能忽视西方文化。如何于灾难中见到人的命运、见到民族的力量、见到国家的形象,是从事对外报道的新闻从业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报道内容:避免一味“正面化”
和过分“血腥化”
改革开放前,中国新闻文化被人称为“喜鹊文化”,灾难报道遵循“大灾难大凯歌”模式,报道内容上“只见救灾不见灾”,报道取向上坚持正面报道,缺乏客观反映灾害细节、灾害后果的信息,报道一味追求“正面化”。随着传播媒体多元化时代的来临,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构建往往来自多家媒体的报道,一味“正面化”的报道显然无法全面地展现灾难事件的真相。
1992年新闻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媒体市场化步伐加快,新闻报道模式更追求客观、平衡,灾难新闻报道也开始逐步改革,一些市场化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改走煽情刺激、虚张声势、耸人听闻的路子,刻意渲染灾难中的血腥、死亡等残酷细节,或者夸大灾难的危害,或者以刺激性手法渲染灾难,以血腥、恐怖掩盖悲情。
美国职业新闻工作协会1996年重新修订的《新闻职业伦理规范》中,要求记者遵循对报道对象“最小伤害”原则:“记者应当同情那些因新闻报道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的人,特别是儿童及没有采访经验的人;采访和使用那些陷于悲痛中的人的照片时,要格外谨慎;要明白采访报道可能伤害他人或使其不安。”灾难报道如果落入追求刺激、惊悚,那么它既不能为受众提供环境监测、告知警示的作用,也无法对受众产生激励引导功效,一方面它会激发受众的恐惧、焦虑心理,进而产生心理失衡,将自然灾难延伸至精神灾难;另一方面它势必导致严肃的灾难新闻娱乐化,培养受众麻木不仁、散乱无聊的新闻接受习惯。
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应以海外受众为中心,抓住他们对灾难事件的关注点大做文章;通过多种报道体裁,全方位地展现灾难带给人类生活的摧残,以唤醒受众的同情心理。
报道方式:兼顾中国国家利益
与外国文化习惯
通常来看,对外报道的基本宗旨是国家利益至上。然而,对外报道中还有一个必须坚持的准则,即人道主义关怀。灾难报道中的人道主义关怀,是对灾难中人的命运的关注,是对灾难中的人性之美的聚焦。人道主义关怀体现着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推动人们从灾难中站立起来,恢复正常的生活。
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场灾难事件,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这个“地球村”中的每一位民众。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关注灾难,实质上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关怀。在灾难事件对外报道中,把人道主义关怀放在与国家利益平行的地位上,有助于从文化根源上获得世界的认同,体现新闻的人性美。
灾难新闻的对外传播应遵循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与伦理,充分尊重传播接受者的文化习俗与接受习惯,才能收到预期的传播效果。特稿可以作为灾难新闻对外传播的首选,特稿在西方的灾难事件报道中最为常用,它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如临其境的现场感、形象生动的语言,打破了灾难报道的沉闷呆板,作为西方受众最喜爱的报道方式,更容易被西方受众接受。
报道目标:引导受众
合理适度地正视灾难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灾难给予人类的是同样的磨难和痛苦。如何在灾难过后,引导公众尽快走出磨难和痛苦,恢复正常的生活,是灾难报道的终极目标。
灾难新闻的报道强调及时、真实,注重对现场的再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灾难新闻注重对官员讲话、视察灾情的报道,忽视对灾难现场的细节描述和报道,实质上淡化了灾难新闻的警示功能,削弱了社会反思的效力,无法给予受众关于灾难的完整印象,无法帮助受众梳理正确的防灾意识。
BBC《制作人指南》也指出:“一些灾难的图像不可避免地会使那些亲身经历过或和灾难有联系的人感到痛苦不堪,即使对旁观者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可以利用的资料的数量有限,或者因为我们收发以及编辑的速度问题而降低对播出节目的要求。”
日本大地震后,台湾《新新闻》周报副社长兼总主笔杨照发表文章《听不懂日语都宁可看NHK》,批评台湾媒体对海啸的报道“从头到尾都是嘶吼的话语声,都是刻意装做出来的情绪,没有画面,没有事实,也没有资讯。”而在NHK“那里没有大呼小叫,没有夸张的标题,甚至没有出现任何‘深入现场’的记者身影。有的是第一时间的余震纪录,各种避难讯息,来自不同地方的灾情画面,上头一定标示了拍摄的时间地点。”在这场灾难中,NHK长期以来坚持的客观报道态度、迅速的灾难新闻报道效率,给各国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成为一些媒体的重要消息来源。
在灾难刚刚发生时,对灾难的全景式报道,有助于人们了解灾难的发生与发展,形成对灾难的全面认识;对灾后人们自救、灾后外援的报道,有助于鼓舞那些经历过灾难的人们尽快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拾信心,开始新的生活。在灾难过后,再现灾难发生时的残酷细节,并对之进行冷静分析,可以从科学引导的层面传播逃生知识。
灾难新闻具有三大传播功能——监测环境功能、告知警示功能、激励引导的功能。监测环境需要新闻的真实,告知警示需要新闻的及时,激励引导则需要新闻的有效引导,用事实说话,用客观、平实的报道帮助受众正视社会生活的负面部分,自觉接受灾难的挑战,在奋斗和超越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方能尽显灾难报道的传播功能。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