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超高层集群设计和单体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于家堡;超高层;集群设计;单体设计
1、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是继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经济特区、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崛起的中国第三大经济中心,也是国家高起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个特区发展的时期不同,也各具特点。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于家堡金融区东西南三面环水,被海河围成半岛,占地3.86平方公里。于家堡金融区主要聚集国内外金融、保险、证券、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将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于家堡金融区由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统一开发。由美国SOM设计公司进行整体规划,并云集国内外有实力的建筑设计单位以集群的方式整体设计。SOM充分吸收和借鉴纽约、芝加哥等名城规划开发经验,为于家堡设计了小街廓、密路网的棋盘格式城市形态,整区共有近120个百米左右见方的地块组成,总建筑面积达950万平方米。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超高层群集中在短时间内统一开发、集群设计在世界范围看也是前所未有的,其开发和设计的独特模式也就必然会使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的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2、集群设计
起步区一期位于于家堡半岛中段西部南北两个集中绿地中间,共由6个地块、地块间道路下地下商业街及贯穿起步区东西、南北两条交叉地铁线共同组成,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分别由7家单体建筑设计以及景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等多个专项设计单位进行协同集群设计。为充分发挥集群设计优势,并尽可能减少多单位、多工种之间由于界面划分和技术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内耗与返工。各设计单位在工程进行伊始就共同编制技术导则,统一做法和标准,统筹考虑,资源共享。统一的内容不仅包括各专业的设计原则、模式,细节上同样做出了统一的限定。同时,由于是统一开发、集群推进,设计上也就有条件进行了不少突破,可以做到类似工程中做不到的设计和谐与资源共享。并且从设计初期各设计单位就进行统一协调,同步设计,提供了求同存异的共济条件,避免各自为政的重叠交叉,减少了不必要的设施重叠设置的浪费,节省资源,提高效率,使能源供应、停车以及消防设施布局和空间布局和利用更趋于合理,达到共济互赢的良好效果并创造了互赢的可能。
从规划的角度讲,SOM公司结合整岛开发容量以及近远期开发计划设计了充满动感的天际线,并由此控制了各地块的建筑高度。细化到每个地块的城市设计导则也在充分考虑了城市空间、交通层级、开放空间以及景观朝向均好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塔楼位置、群楼高度、街墙贴线率等一系列指标作了明确的规定。
其次,由于统一开发和集群设计的便利条件。6地块和地下商业街地铁协同设计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建立发达的地下联通空间,实现地铁、地下商业和地下停车空间拓展联通,成为于家堡项目的设计亮点,聚集了商业、地下交通、停车等多项功能的大规模、立体、先进的地下空间。由于开发规模大,地下空间呈现出了相互联通、交织,规模化、系统化、多层次的特点。并且地下基坑大开挖,有条件利用地下空间,二三层地下车库扩至道路中心线,增加停车位.并减少回填土量。
另外,统一层高,相邻地块预留连廊位置为将来可能的地上建筑商业或者相近功能间的跨地块联通创造条件。
起步区有别于传统逐个地块开发每栋建筑分别设置制冷供热设备中心的模式,设置集中的能源中心。不但有利于环保节能与集中运营管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設备运营效率降低了低效重复建设,仅六地块设置集中能源中心就节约机房面积约2500平米,而且减少了空调投资与运行费用近40%,降低能源消耗约15%。
同时,各地块之间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水池集中设在居中的03-21地块地下室内,既能满足消防,又有效节约了地下空间和造价。其他例如弱电总机房、消防总控制室和电信部门的模块局等也都集中设置在北绿地地下车库内。
3、单体设计
位于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东北角的03-16工程,建筑面积约19万平米,地上54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约246米,基地西北角有地铁线穿过。为充分满足新时期金融建筑的特殊功能需求,在常规办公建筑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了标准楼层网络地板,预留了地下一层约800平米的金库以及地上二层1500平米的无柱高空间交易大厅;并考虑运钞车、垃圾运输和货物搬运的轻型货车进入地下一层;办公空间的空调采用VAV全空气空调系统。
03-16地块是起步区地块唯一一个主塔楼标准层不是矩形平面的。平面斜向线条生成出于对穿越地块西北角地铁线的退让。沿地铁线路的切角处理形成了最大化的海河景观和集中绿地最佳观赏面。同时,借由塔楼西北侧上四分之一部分向外逐渐出挑的形体处理,形成了挺拔、富于动感并极具个性的体量造型,成为近阶段起步区的标志性建筑。
本建筑主楼采用筒中筒结构形式,外筒上的密肋既是结构也是立面造型,形成无柱室内空间,可以根据使用功能的调整,灵活隔断,最大化利用室内空间,两者相得益彰,同时体现金融建筑高雅庄重的建筑气质,有利于调整集群中多呈幕墙式的雷同感。
垂直交通的设计一直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难点。03-16地块共设44部电梯,8部自动扶梯。其中主楼共设31部客梯,分为低区、中1区、中2区、高1区、高2区共计5个分区运行。除在最经济的出房率指标下充分满足国际五星级写字楼电梯运行效率外,还茌设计对很多技术细节给予了充分考虑:
(1)超高层由于电梯速度的增大,需要考虑电梯井道的活塞效应,解决方法是相邻电梯井道只设梁不再砌墙隔断,空间上进行连通避免空气挤压对高速电梯的影响。
(2)由于电梯分区,高区电梯在低区不停站,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要求考虑电梯在低区处的电梯故障急救,在高区电梯不停靠低区电梯井隔层设置逃生救援口。
(3)超高层的主楼底板超过3米以上厚度,而超高层电梯速度较大,需要的电梯机坑很深,再考虑消防电梯的集水坑,对施工影响很大。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版第9.5.4.8条规定,与消防部门沟通后,主楼的消防电梯不下到-3层,由附楼(即低区)的消防电梯下到-3层解决消防问题。此方法大大减少基坑支护深度,方便底板施工,有效节约了工程造价。
(4)消防电梯作为一种辅助的安全疏散设施,在避难层必须停靠,而普通电梯因不能阻挡烟气进入,则严禁在避难层开设电梯门。
(5)超高层设备复杂,设备维修更换也是一个需要重要考虑的问题。为此主楼的消防电梯兼货梯考虑避难层设备的维修更换,电梯门处的墙体为砌块墙,可以在必要时拆掉利用电梯井道更换设备。
结语:
起步区还在建设之中,但是于家堡的设计无论在联合设计的模式上还是开发上,都是全新的尝试,集群设计对个体设计而言重在总体思考,强调的是互相协调求同存异的思考过程。集群设计不是集体设计,其目标是和谐与共享,它解决了求同的问题,简化了各自设计的内容,可为自身设计处理投入更多的精力,为营造设计创新成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通过统筹考虑和集群设计,不仅可以做到整体更加和谐也可以共享资源,这必将带来全新的设计和城市空间,让我们期待于家堡的早日建成。
【关键词】于家堡;超高层;集群设计;单体设计
1、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是继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经济特区、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崛起的中国第三大经济中心,也是国家高起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个特区发展的时期不同,也各具特点。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于家堡金融区东西南三面环水,被海河围成半岛,占地3.86平方公里。于家堡金融区主要聚集国内外金融、保险、证券、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将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于家堡金融区由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统一开发。由美国SOM设计公司进行整体规划,并云集国内外有实力的建筑设计单位以集群的方式整体设计。SOM充分吸收和借鉴纽约、芝加哥等名城规划开发经验,为于家堡设计了小街廓、密路网的棋盘格式城市形态,整区共有近120个百米左右见方的地块组成,总建筑面积达950万平方米。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超高层群集中在短时间内统一开发、集群设计在世界范围看也是前所未有的,其开发和设计的独特模式也就必然会使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的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2、集群设计
起步区一期位于于家堡半岛中段西部南北两个集中绿地中间,共由6个地块、地块间道路下地下商业街及贯穿起步区东西、南北两条交叉地铁线共同组成,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分别由7家单体建筑设计以及景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等多个专项设计单位进行协同集群设计。为充分发挥集群设计优势,并尽可能减少多单位、多工种之间由于界面划分和技术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内耗与返工。各设计单位在工程进行伊始就共同编制技术导则,统一做法和标准,统筹考虑,资源共享。统一的内容不仅包括各专业的设计原则、模式,细节上同样做出了统一的限定。同时,由于是统一开发、集群推进,设计上也就有条件进行了不少突破,可以做到类似工程中做不到的设计和谐与资源共享。并且从设计初期各设计单位就进行统一协调,同步设计,提供了求同存异的共济条件,避免各自为政的重叠交叉,减少了不必要的设施重叠设置的浪费,节省资源,提高效率,使能源供应、停车以及消防设施布局和空间布局和利用更趋于合理,达到共济互赢的良好效果并创造了互赢的可能。
从规划的角度讲,SOM公司结合整岛开发容量以及近远期开发计划设计了充满动感的天际线,并由此控制了各地块的建筑高度。细化到每个地块的城市设计导则也在充分考虑了城市空间、交通层级、开放空间以及景观朝向均好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塔楼位置、群楼高度、街墙贴线率等一系列指标作了明确的规定。
其次,由于统一开发和集群设计的便利条件。6地块和地下商业街地铁协同设计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建立发达的地下联通空间,实现地铁、地下商业和地下停车空间拓展联通,成为于家堡项目的设计亮点,聚集了商业、地下交通、停车等多项功能的大规模、立体、先进的地下空间。由于开发规模大,地下空间呈现出了相互联通、交织,规模化、系统化、多层次的特点。并且地下基坑大开挖,有条件利用地下空间,二三层地下车库扩至道路中心线,增加停车位.并减少回填土量。
另外,统一层高,相邻地块预留连廊位置为将来可能的地上建筑商业或者相近功能间的跨地块联通创造条件。
起步区有别于传统逐个地块开发每栋建筑分别设置制冷供热设备中心的模式,设置集中的能源中心。不但有利于环保节能与集中运营管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設备运营效率降低了低效重复建设,仅六地块设置集中能源中心就节约机房面积约2500平米,而且减少了空调投资与运行费用近40%,降低能源消耗约15%。
同时,各地块之间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水池集中设在居中的03-21地块地下室内,既能满足消防,又有效节约了地下空间和造价。其他例如弱电总机房、消防总控制室和电信部门的模块局等也都集中设置在北绿地地下车库内。
3、单体设计
位于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东北角的03-16工程,建筑面积约19万平米,地上54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约246米,基地西北角有地铁线穿过。为充分满足新时期金融建筑的特殊功能需求,在常规办公建筑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了标准楼层网络地板,预留了地下一层约800平米的金库以及地上二层1500平米的无柱高空间交易大厅;并考虑运钞车、垃圾运输和货物搬运的轻型货车进入地下一层;办公空间的空调采用VAV全空气空调系统。
03-16地块是起步区地块唯一一个主塔楼标准层不是矩形平面的。平面斜向线条生成出于对穿越地块西北角地铁线的退让。沿地铁线路的切角处理形成了最大化的海河景观和集中绿地最佳观赏面。同时,借由塔楼西北侧上四分之一部分向外逐渐出挑的形体处理,形成了挺拔、富于动感并极具个性的体量造型,成为近阶段起步区的标志性建筑。
本建筑主楼采用筒中筒结构形式,外筒上的密肋既是结构也是立面造型,形成无柱室内空间,可以根据使用功能的调整,灵活隔断,最大化利用室内空间,两者相得益彰,同时体现金融建筑高雅庄重的建筑气质,有利于调整集群中多呈幕墙式的雷同感。
垂直交通的设计一直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难点。03-16地块共设44部电梯,8部自动扶梯。其中主楼共设31部客梯,分为低区、中1区、中2区、高1区、高2区共计5个分区运行。除在最经济的出房率指标下充分满足国际五星级写字楼电梯运行效率外,还茌设计对很多技术细节给予了充分考虑:
(1)超高层由于电梯速度的增大,需要考虑电梯井道的活塞效应,解决方法是相邻电梯井道只设梁不再砌墙隔断,空间上进行连通避免空气挤压对高速电梯的影响。
(2)由于电梯分区,高区电梯在低区不停站,根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要求考虑电梯在低区处的电梯故障急救,在高区电梯不停靠低区电梯井隔层设置逃生救援口。
(3)超高层的主楼底板超过3米以上厚度,而超高层电梯速度较大,需要的电梯机坑很深,再考虑消防电梯的集水坑,对施工影响很大。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版第9.5.4.8条规定,与消防部门沟通后,主楼的消防电梯不下到-3层,由附楼(即低区)的消防电梯下到-3层解决消防问题。此方法大大减少基坑支护深度,方便底板施工,有效节约了工程造价。
(4)消防电梯作为一种辅助的安全疏散设施,在避难层必须停靠,而普通电梯因不能阻挡烟气进入,则严禁在避难层开设电梯门。
(5)超高层设备复杂,设备维修更换也是一个需要重要考虑的问题。为此主楼的消防电梯兼货梯考虑避难层设备的维修更换,电梯门处的墙体为砌块墙,可以在必要时拆掉利用电梯井道更换设备。
结语:
起步区还在建设之中,但是于家堡的设计无论在联合设计的模式上还是开发上,都是全新的尝试,集群设计对个体设计而言重在总体思考,强调的是互相协调求同存异的思考过程。集群设计不是集体设计,其目标是和谐与共享,它解决了求同的问题,简化了各自设计的内容,可为自身设计处理投入更多的精力,为营造设计创新成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通过统筹考虑和集群设计,不仅可以做到整体更加和谐也可以共享资源,这必将带来全新的设计和城市空间,让我们期待于家堡的早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