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设定了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不单单定义为注重知识的积累,而是将知识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结合起来。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对于实施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作家的经典之作,其优美的文字、浓厚的感情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和情感结合起来,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同时也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受到生源的影响,招生较少,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情感质量和道德水平不高的問题。尽管语文课相对其他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普遍认为上职业学校是为了学习技能而不是知识,没有心情去领会语文课文本身的美感。语文学科是最能实施情感教育的,我们应该让情感教育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为他们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热情,使其成为技能与知识双优秀人才。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体育运动学校,与其他普通高中有所不同的是语文教学没有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压力,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可以开展情感教育。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阶段系统地接受文学知识。因此,调动起学生对语文乃至文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一、努力创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
在体育学校学习的学生,多数是由于文化课基础差,或是在普通学校纪律较差,教师难以管理的孩子。他们不仅仅是学业不良,而且在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进入体校的学生大多以训练课为主,文化课为辅,这样就给他们形成了一个心理暗示即文化课学不学不重要。上课的时候一部分学生会说话、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对老师的授课视而不见,更有甚者会因为老师的管教与其发生争执。他们对父母、老师所做的一切都不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父亲拖着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赞颂教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在课文中有不少令人难忘的教师形象,有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刚毅、深沉的爱国者韩麦尔先生(都德《最后一课》),有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稳健而潇洒的梁启超先生(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些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尊敬、赞颂、怀念之情,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之情。在语文教学中,我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课文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对职场情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由于学历较低,与大学生比起来,社会上有时不太认可。他们受整个社会就业趋势的影响,认为自己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会很普通,没有什么发展,有些人甚至自暴自弃,从此堕落。人教版选入毕淑敏《我很重要》课文,文中强调只要我们为光明而奋斗,每一个“我”都是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这篇关注自信心教育的文章,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滋润了他们的心灵。
再如李家同的《那一年,面包飘香》课文中的面包师傅因为家境不好而辍学,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而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钻研技术,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面包师傅。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每个人树立自信,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拥有自己的天空。这些课文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职业观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导。
三、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发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金钱是每个学生都要接触到的,但很少有人真正去留意自己的消费习惯,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纯洁的校园也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学生之间攀比现象日益加剧,出现了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等问题。通过语文综合性活动《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计划开支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总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让情感流入他们心中,滋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为学生健康成长乃至日后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黑龙江省大庆体育运动学校)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受到生源的影响,招生较少,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情感质量和道德水平不高的問题。尽管语文课相对其他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普遍认为上职业学校是为了学习技能而不是知识,没有心情去领会语文课文本身的美感。语文学科是最能实施情感教育的,我们应该让情感教育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为他们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热情,使其成为技能与知识双优秀人才。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体育运动学校,与其他普通高中有所不同的是语文教学没有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压力,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可以开展情感教育。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阶段系统地接受文学知识。因此,调动起学生对语文乃至文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一、努力创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
在体育学校学习的学生,多数是由于文化课基础差,或是在普通学校纪律较差,教师难以管理的孩子。他们不仅仅是学业不良,而且在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进入体校的学生大多以训练课为主,文化课为辅,这样就给他们形成了一个心理暗示即文化课学不学不重要。上课的时候一部分学生会说话、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对老师的授课视而不见,更有甚者会因为老师的管教与其发生争执。他们对父母、老师所做的一切都不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父亲拖着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赞颂教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在课文中有不少令人难忘的教师形象,有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刚毅、深沉的爱国者韩麦尔先生(都德《最后一课》),有才华横溢、风趣幽默、稳健而潇洒的梁启超先生(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些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尊敬、赞颂、怀念之情,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之情。在语文教学中,我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课文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对职场情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由于学历较低,与大学生比起来,社会上有时不太认可。他们受整个社会就业趋势的影响,认为自己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会很普通,没有什么发展,有些人甚至自暴自弃,从此堕落。人教版选入毕淑敏《我很重要》课文,文中强调只要我们为光明而奋斗,每一个“我”都是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这篇关注自信心教育的文章,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滋润了他们的心灵。
再如李家同的《那一年,面包飘香》课文中的面包师傅因为家境不好而辍学,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而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钻研技术,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面包师傅。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每个人树立自信,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拥有自己的天空。这些课文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职业观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导。
三、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发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金钱是每个学生都要接触到的,但很少有人真正去留意自己的消费习惯,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纯洁的校园也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学生之间攀比现象日益加剧,出现了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等问题。通过语文综合性活动《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计划开支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总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职业学校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让情感流入他们心中,滋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为学生健康成长乃至日后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黑龙江省大庆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