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的言语水平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教师言语能力的潜能还未被充分挖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言语水平的提高,应强调在准确、简明和生动上下工夫,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言语水平;有效教学
教师的言语水平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实践表明,一位言语能力水平较高的老师,课堂往往生动、教学到位、高效;反之,课堂往往平淡、流于形式、低效。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教师言语能力的潜能还未被充分挖掘,突出表现在教学语言或不严密,或过于冗长,或单调平淡,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言语水平的提高,应强调在准确、简明和生动上下功夫。
一、逻辑严密——准确
【案例一】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在揭示面积的意义时,他引导学生概括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当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时,他指出:“国际上就选用一个统一的名词叫面积单位。”当教学到1平方分米的认识时,他提问:“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仅仅在这一节课中,这位老师的语言就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逻辑错误。
造成教师教学语言不严密的原因,与教师钻研教材不到位有关。小学的数学概念,一般不要求进行严密的推导和论证,通常采用从儿童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逐步进行描述,这些概念的表述,既是科学的,又往往是初级的,有待深化的。教材明确指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却能体现教师是否准确把握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本案例的第三个语言错误也不应该出现,因为教材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求学生说的就是“我们周围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这也说明教师对“表面积”的认识含糊不清。
教师教学语言不严密,还与教师对自己言语能力的提高不够重视有关。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教学中的一些关键语言,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名师、老教师,他们在表达之前和表达之时,往往也需要进行仔细的推敲,严密的思考,从而最大限度确保教学语言准确、简练、得体。而寄希望于教学语言的临场发挥,往往容易导致表达不清、令人费解,出现逻辑错误,如 “国际上就选用一个统一的名词叫面积单位。”。其实,这位老师想表达的就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知识是科学,科学是准确的,教学语言也应该是科学、准确的。准确的教学语言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师言语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预设。
二、言简意赅——简明
【案例二】一位老师通过几次试教北师大版第三册《分桃子》,最终确定创设一个“小刺猬过生日”的情境。在随后的教学中,我们从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和良好的教学氛围,深深感受到一个简洁、朴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师:今天,小刺猬可高兴啦,(课件出示小刺猬过生日的情境)小朋友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生:小刺猬今天过生日。
师:对,今天是小刺猬的生日,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食物招待客人,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桃)
生:桃子。
师:根据这个食物,你能猜出他请了什么客人吗?
生:小猴。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小猴最爱吃桃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小猴,(课件出现小猴)你猜得真准!
师:(课件出示鱼)小刺猬还请了谁?
生:小猫。(课件出现)因为小猫最爱吃鱼。
师:(课件出示骨头)还请了谁?
生:小狗。(课件出现)因为小狗最爱吃骨头。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就猜出了到小刺猬家做客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帮小刺猬分食物吗?我们先帮他分桃子吧。(点击课件出示主题图,揭示课题:分桃子)
这个情境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因为执教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线索,把教材中的例题、分一分中的第2题和第3题这三个揭示平均分含义的活动,用“小刺猬过生日”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巧妙有机地串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与教师经过几次反复推敲提炼形成的简明扼要、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有密切的关系。与第一次试教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删去了诸如“小刺猬今天十岁了,他想请他的好朋友一起来过生日,你们想知道他都请了哪些朋友吗?”等无关紧要的教学语言,直奔“你能根据食物,猜出他请了什么客人吗?”这一生动有趣的问题。
为此,教师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过于冗长、含糊不清的过渡语、指导语、提问语、总结语等关键语言,有必要在课前进行适当的推敲提炼,达到要言不烦,清楚明了。
三、充满情趣——生动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进而真正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力求生动有趣,而不应该是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说教。
【案例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为了让学生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像,教材设计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可以站多少个同学?”的活动。
有一位老师,心里总觉得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在把1平方米的正方形硬纸板放在地面后,他就直接让靠近纸板的学生一起上台站给全班学生看,当老师自己觉得纸板上站的学生差不多时,教师就1、2、3……开始数数,代替学生数出了纸板上的人数。
另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先出示一个面积1平方米的正方形硬纸板,让学生估一估“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能站多少个同学?”,学生有的说7个,有的说9个,有的说20个……,老师有意暂时不予评价,而是用挑战、疑问的语气提出:“到底能站多少个同学?哪些同学愿意上来试一试?”同学们纷纷举手,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没有让学生一轰而上,而是有意分批让学生上来站,每站上一些学生,便故意问全班学生:“已经站了多少人?还能站吗?”纸板上的学生每次也都会不由自主地挤一挤,尽可能腾出位置。当纸板上的学生已经很拥挤(大约16人),老师还故意再问:“还能再站吗?”这时站在纸板上的同学,尤其是站在中间的同学,都由衷地感叹到“太挤了,不能再站了!”,此时老师再追问:“到底能站多少个同学?”,全班同学都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人数。这位老师还不满足于此,他接着又让学生猜想:“如果上来站的同学都是“胖子”,站的人数会怎样?如果上来站的同学都是“瘦子”,站的人数又会怎样?”,既让学生充分体验1平方米的大小,形成深刻的表像,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函数的思想。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第二位老师在课前,对如何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对如何组织好数学活动的提问有精心的预设,如教师有意反复多次的提问“已经站多少人了?还可以站吗?谁愿意上来站?”;又如“如果上来站的同学都是“胖子”,站的人数会怎样?如果上来站的同学都是“瘦子”,站的人数又会怎样?”等等,这些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富有挑战性,有效地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省时高效,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比之下,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语言就显得平淡,没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欲望,没有关注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正是由于教师更多关注的还是怎样教,才导致数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低效或没有实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教师言语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师主动地、经常地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和改进,有赖于教师不断地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勤于学习,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言语水平。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言语水平;有效教学
教师的言语水平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实践表明,一位言语能力水平较高的老师,课堂往往生动、教学到位、高效;反之,课堂往往平淡、流于形式、低效。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教师言语能力的潜能还未被充分挖掘,突出表现在教学语言或不严密,或过于冗长,或单调平淡,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言语水平的提高,应强调在准确、简明和生动上下功夫。
一、逻辑严密——准确
【案例一】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在揭示面积的意义时,他引导学生概括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当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时,他指出:“国际上就选用一个统一的名词叫面积单位。”当教学到1平方分米的认识时,他提问:“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仅仅在这一节课中,这位老师的语言就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逻辑错误。
造成教师教学语言不严密的原因,与教师钻研教材不到位有关。小学的数学概念,一般不要求进行严密的推导和论证,通常采用从儿童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逐步进行描述,这些概念的表述,既是科学的,又往往是初级的,有待深化的。教材明确指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却能体现教师是否准确把握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本案例的第三个语言错误也不应该出现,因为教材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求学生说的就是“我们周围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这也说明教师对“表面积”的认识含糊不清。
教师教学语言不严密,还与教师对自己言语能力的提高不够重视有关。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教学中的一些关键语言,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名师、老教师,他们在表达之前和表达之时,往往也需要进行仔细的推敲,严密的思考,从而最大限度确保教学语言准确、简练、得体。而寄希望于教学语言的临场发挥,往往容易导致表达不清、令人费解,出现逻辑错误,如 “国际上就选用一个统一的名词叫面积单位。”。其实,这位老师想表达的就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知识是科学,科学是准确的,教学语言也应该是科学、准确的。准确的教学语言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师言语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预设。
二、言简意赅——简明
【案例二】一位老师通过几次试教北师大版第三册《分桃子》,最终确定创设一个“小刺猬过生日”的情境。在随后的教学中,我们从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和良好的教学氛围,深深感受到一个简洁、朴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师:今天,小刺猬可高兴啦,(课件出示小刺猬过生日的情境)小朋友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生:小刺猬今天过生日。
师:对,今天是小刺猬的生日,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食物招待客人,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桃)
生:桃子。
师:根据这个食物,你能猜出他请了什么客人吗?
生:小猴。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小猴最爱吃桃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小猴,(课件出现小猴)你猜得真准!
师:(课件出示鱼)小刺猬还请了谁?
生:小猫。(课件出现)因为小猫最爱吃鱼。
师:(课件出示骨头)还请了谁?
生:小狗。(课件出现)因为小狗最爱吃骨头。
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就猜出了到小刺猬家做客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帮小刺猬分食物吗?我们先帮他分桃子吧。(点击课件出示主题图,揭示课题:分桃子)
这个情境之所以成功,首先是因为执教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线索,把教材中的例题、分一分中的第2题和第3题这三个揭示平均分含义的活动,用“小刺猬过生日”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巧妙有机地串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与教师经过几次反复推敲提炼形成的简明扼要、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有密切的关系。与第一次试教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删去了诸如“小刺猬今天十岁了,他想请他的好朋友一起来过生日,你们想知道他都请了哪些朋友吗?”等无关紧要的教学语言,直奔“你能根据食物,猜出他请了什么客人吗?”这一生动有趣的问题。
为此,教师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过于冗长、含糊不清的过渡语、指导语、提问语、总结语等关键语言,有必要在课前进行适当的推敲提炼,达到要言不烦,清楚明了。
三、充满情趣——生动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进而真正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力求生动有趣,而不应该是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说教。
【案例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为了让学生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像,教材设计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可以站多少个同学?”的活动。
有一位老师,心里总觉得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在把1平方米的正方形硬纸板放在地面后,他就直接让靠近纸板的学生一起上台站给全班学生看,当老师自己觉得纸板上站的学生差不多时,教师就1、2、3……开始数数,代替学生数出了纸板上的人数。
另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先出示一个面积1平方米的正方形硬纸板,让学生估一估“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能站多少个同学?”,学生有的说7个,有的说9个,有的说20个……,老师有意暂时不予评价,而是用挑战、疑问的语气提出:“到底能站多少个同学?哪些同学愿意上来试一试?”同学们纷纷举手,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没有让学生一轰而上,而是有意分批让学生上来站,每站上一些学生,便故意问全班学生:“已经站了多少人?还能站吗?”纸板上的学生每次也都会不由自主地挤一挤,尽可能腾出位置。当纸板上的学生已经很拥挤(大约16人),老师还故意再问:“还能再站吗?”这时站在纸板上的同学,尤其是站在中间的同学,都由衷地感叹到“太挤了,不能再站了!”,此时老师再追问:“到底能站多少个同学?”,全班同学都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人数。这位老师还不满足于此,他接着又让学生猜想:“如果上来站的同学都是“胖子”,站的人数会怎样?如果上来站的同学都是“瘦子”,站的人数又会怎样?”,既让学生充分体验1平方米的大小,形成深刻的表像,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函数的思想。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第二位老师在课前,对如何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对如何组织好数学活动的提问有精心的预设,如教师有意反复多次的提问“已经站多少人了?还可以站吗?谁愿意上来站?”;又如“如果上来站的同学都是“胖子”,站的人数会怎样?如果上来站的同学都是“瘦子”,站的人数又会怎样?”等等,这些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富有挑战性,有效地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省时高效,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比之下,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语言就显得平淡,没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欲望,没有关注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正是由于教师更多关注的还是怎样教,才导致数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低效或没有实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教师言语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师主动地、经常地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和改进,有赖于教师不断地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勤于学习,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言语水平。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