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IT巨狮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yr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硕电脑(Asustek Computer)——创立于1989年,是全球领先的3C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产品及应用方案。在世界顶尖工程技术研发团队支持下,华硕产品线完整覆盖至笔记本电脑、PDA随身电脑、主板、显卡、服务器、光存储、有线/无线网络通讯产品、手机等全线3c产品。分支机构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62000余名,年营业额超1 06亿美金。2007年,第一次荣登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列427位。
  创业近20年间,华硕胸怀“中国人的骄傲”之宏愿,从台湾跨海而起,将主板、显卡、ADSL Modem、CABLE Modem、无线网络产品带至全球第一的宝座,游戏代工制造位居第二,笔记本电脑、光存储产品也紧随其后名列第四。迄今为止,华硕累积的主板销量相当于在全世界每三台个人电脑中就有一台安装了华硕主板。透过华硕设计师团队的独特匠心,具备中国血统的电子产品也频频亮相于全球顶级设计赛事,并在日本G-Mark奖、德国iF奖、德国红点大奖中多次折桂。2005年,华硕W1N型笔记本电脑更是一举夺得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IF金奖殊荣,创下该奖项开办50余年来华人品牌首次问鼎的纪录。在2006年问世的全球首款皮革版笔记本s6身上,在2007年登场的全球首款双屏笔记本WSFe身上,这种源自东方古国的人文脉络,再次赢得了全世界的赞叹、
  
  经营理念
  
  培育、珍惜、关怀员工,让其发挥最高潜力诚信、勤俭、崇本、务实,无止境追求世界第一的质量、速度、服务,跻身世界级高科技企业群,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作为连续9年被美国《商业周刊》列为全球IT100强的国际级企业,华硕在每一个研发、生产环节都不忘肩负企业公民的社会职责,回报国人实现“共好”愿景。依靠不惜花费巨资设立的国内六座最豪华国际级电磁波实验室,华硕成为全球获得TCO'99环保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厂商,取得了环保、生物工程、人体工学、电磁辐射,节能、电气安全性以及资源回收和有害物控制等诸多方面的权威认可。
  越过产品本身,华硕从巨额援助东南亚海啸灾区,赞助“大河之旅——环保中国·2005黄河万里行”、“蓝天爱心计划”等公益活动,到积极助力“极限7+2极地探险活动”、“玄奘之路”等国人探险科考活动,再到关注“魔豆宝宝”、西部贫困学子等弱势群体,其对改善民生环境的用心审视与真诚扶助也从未间断过。
  
  低调崛起
  
  1989年4月,4个曾经的同事(徐世昌、童子贤、廖敏雄、谢伟琦)拿着筹来的1000万新台币(合人民币250万元)开始了创业之路。创业者们将公司最初的突破点放在了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电脑主板设计制造上。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电脑主板设计和制造是许多大企业都不在意的小生意,但华硕创业者却从PC广阔的市场前景中看到了主板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了能从市场中脱颖而出,华硕采取了极普通的方法——以高品质的产品定位与市场中其他品牌区分。不久,华硕凭借对产品质量近似苛刻的追求、领先的研发技术和快速市场反应打开了市场,并在全球范围树立了“华硕品质、坚若磐石”的市场口碑。
  华硕成立之初,追求产品品质和技术是创业者们工作的重点。几个月后,这群工程师就创造了当时台湾主板业的一个记录:1990年,华硕与IBM同步推出486主板,这是台湾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片486主板,当时足足领先了台湾同业半年以上。PC市场销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快速成长,华硕也开始了自己的讯猛发展。1992年华硕主板月出货量第一次超过了30000片;1993年率先推出世界第一片双奔腾处理器主板。从1996年年底开始,来自国际一线厂商的主板代工订单像雪片一样向华硕飞来。短短几年,华硕发展的步伐就像脱缰的野马,产品遍布全世界,并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主板厂商。在业界,华硕主板被誉为市场的“硬通货”。到2003年第三季度,全球每4.2台电脑中就有一台电脑使用华硕主板。之后,华硕又把目光放到了显卡、光存储及网络通信等产品上。为此华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构建多个研究团队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计。华硕董事长施崇棠说:“华硕给自己产品的定位有一个要求,就是在生产制造、品质上超越日本人,在系统技术上超越美国人,加上华硕的速度、弹性、效率和成本”。
  
  华硕笔记本
  
  1996年董事长施崇棠就认定,结合信息技术、通讯及消费电子功能的3C整合产品将是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华硕进军显卡、光存储及网络产品后,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积累了主板、光存储、显卡等PC配件的深厚经验后,整机产品就成了华硕的必然目标——华硕锁定新的目标笔记本电脑,开始了以笔记本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布局。1997年华硕正式向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由于是起步阶段,产品又厚又重。由于华硕在笔记本领域最初的目标非常简单,开发生产出的产品尽管出货量小,但因单价高,设备投资少。备料有限、不积压库存,结果第一年居然小赚一笔。而通常切入笔记本产业两三年内不可能赢利的。1998年初出茅庐的华硕笔记本创造了一个目前还领先的世界纪录——华硕笔记本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平稳运行了700多天,没发生任何故障。华硕已将主板的深厚功力和对品质的执著追求扩展到了笔记本电脑。随后,华硕推出笔记本新品的速度开始加快。1 999年华硕领先业界推出全球第一台最轻、最薄的全内置笔记本电脑;2000年推出M8系列产品……,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华硕系列笔记本已在台湾市场销量第一。2002年华硕推出经典产品S1系列,获得了日本工业设计的最高大奖“G-MARK”,后续相关产品接连获得号称“世界工业设计奥斯卡”的德国汉诺威电脑展览会工业设计大奖。进入2003年后,华硕笔记本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除笔记本电脑产量进入全球前五名外,接连推出的多款产品都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轻至920克、仅有A4复印纸一半大小的S200N还创下了全球最轻巧的迅驰笔记本电脑记录。2003年3月,华硕对2003年3月后售出的全系列笔记本电脑提供液晶屏幕无亮点保证。“无亮点承诺”的出击,打破了全球笔记本电脑厂商一直默认的“允许液晶显示屏有亮点”的旧标准,不但改写了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更为华硕针对2003年国内笔记本市场制定的市场“零点行动”开了一个好头。
  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华硕已建立一套完整的笔记本电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逐渐成长为主 板以外的重要产品。在3C整合战略指导下,华硕多元化的战略成绩斐然。在保持主板市场第一的同时,显卡产量已位列全球第二,光存储产品已迈入全球前五名,笔记本则进入全球前五强。
  
  立身之本
  
  华硕凭什么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董事长施崇棠的回答很简单——崇本务实。他认为,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回归到技术和产品,其他都是空谈。对华硕的每一员工,品质已成为信条,每一产品包括其中的每一部件都必经精挑细选和严格检测。为保证产品质量,华硕投入巨资建设了全球第一流的电磁检测实验室,购买亚洲唯一的一台用于检测产品散热分布的军用红外线检测仪,目的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在华硕的文化中,与品质的苛求同等重要的就是技术研发。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针对消费者需求,对产品功能和技术进行多样开发。主板BIOS的附加功能有十几项专利,技术研发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主板厂商。而显示卡、光存储、笔记本电脑、网络设备和PDA随身电脑等也拥有多项业界独有技术。施崇棠强调,企业要想永续经营,一定要将产品技术和市场进行结合,坚持技术领先。他以英特尔为例,英特尔决策层都是技术专家出身,用技术观察市场趋势,用技术决定产品策略,用技术改善公司体质,华硕要想永续发展,就要把技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一直的努力就是要在华硕内部达到一种不断探求“本质”的精神与力量,要有刨根问底及扎根的精神:“讲究技术本位,兼具全球化眼光的企业文化才是华硕经营的动力”。
  可用两种方式理解华硕。一种是“争”:“无止境追求世界第一”。华硕团队对技术狂热痴迷,每到外地出差见到新奇的电子产品总要买来拆解研究,施崇棠甚至为了工作不吃午饭。正是这样的执着,才使华硕形成技术世界一流的企业。另一种是“不争”:做人做事谨慎、稳健、温和、随性。施崇棠坚持“控制即时成本”不玩财务杠杆,手里总有数百亿流动资金,他将经营企业视为“修行”,磨练意志,一次因观点不同忍受了一个小股东近三个小时的吵闹而始终面带微笑一如此温和而坚定。华硕文化,就是施崇棠影响下的这群人,在争与不争之间达成的平衡。
  
  巨狮理论
  
  万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只有人才、制度、产品、价格、销售网络和营销模式等方面的结构都合理,并一环环按照应有的逻辑秩序操作,才能让企业健康发展。2002年底,华硕公布了以抢占技术速度、生产规模和合理品牌梯队的“巨狮理论”“狮”即先要将自己定位为食物链上最强大位置,一切运作都以此为目标前进;“巨”则是需要庞大的数量,要超过竞争对手数倍以上,一个数量庞大的狮群必将战无不胜,施崇棠是要将华硕做成真正的全球领导厂商。
  在“巨狮理论”引领下,2003年华硕实施双品牌战略,投资成立“华擎科技”,华擎品牌主板以40美元左右略低于对手的价格,迅速抢占中低端主板市场。当年年底就获得巨大成功——出货600万片,欧洲市场占有率第一。资本额只有华硕1%的华擎,主板销量已占华硕集团的20%。双品牌战略参考了这一价格博弈理论:“如果竞争对手的主要市场尚在低端,则应在稳定高端市场的同时,故意在低端市场发动价格战,通过削弱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来狙击对手向高端市场迈进的能力,从而保护高端市场的利润以获得整体竞争优势。”施崇棠把这一理论用在他的流程管理中,要求各部门间“100%互相信任,首尾呼应,全程联动”。“巨狮”华硕,已称雄世界。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中国大地,数万人顷刻殒命,数千万人无家可归。而随着灾区主汛期的到来,临时搭建的帐篷,已无法承担过渡性安居的重任,四川告急!全国十几个省市紧急展开对口支援。北京市的援建主战场就设在重灾区江油。  国家有难,国企不能缺位。北京住六,这个享有“北京国有十大名企”美誉的明星劲旅,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26天建起首批718套安置房的骄人战绩,在江油的土地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
期刊
品牌是企业人心智的果实,品牌是企业人理想之梦,品牌是企业的市场发言权,品牌是一个民族强盛的代表……  但是,品牌创建之路却越走越艰难。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市场产品短缺和产品技术含量低,有时一个品牌一旦被市场认可,在较长时间内很难有新产品与之抗衡或取而代之。而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千变万化,新产品层出不穷,即使是知名品牌也不是什么稀缺之物。在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总让消费者在购买时踌躇不
期刊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浙江省正特集团迅速反应、立即行动,在第一时间为灾区群众送去了急需的物资,竭尽全力完成国家下达的救灾帐篷生产任务,及时向家住灾区的本企业员工送去真诚的关怀,充分体现出这个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一时间——驱车支援灾区    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灾区大批房屋倒塌,群众无处居住,遭受风雨之苦,正特公司员工感同身受,心急如焚。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集团决策层连夜召
期刊
通过博客向目标消费群传递品牌信息,诉说品牌情感,构建品牌个性,进而在消费者心理上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已成为企业主的新选择。博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逐渐为网民所接受,这种新型媒体与商业的结合日趋紧密。那么,博客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品牌传播工具帮助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呢?    可行性    技术条件——博客的—蕾吸 博客作为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不仅可以利用其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精选
期刊
张慧玲 编译    建立与员工的合作关系    没有公平的员工薪酬补偿制度,包括对经理主管人员的补偿,就不可能形成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状态和相应表现。以我所在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例,公司的主管人员与其它航空公司相同职位的平均薪水相比,所得到的要少30%;另一方面,公司其它大部分员工的薪酬却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因此,公司就尽力用股票期权去弥补主管人员薪酬的不足。这样一来,公司主管人员当然会更期
期刊
黄仁宇(1918~1999)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讲道:“万历时代还发生一些事没有被人察觉。白银自海外流入,使东南受益却未及西北,西北诸省倚靠中央政府向边防军的津贴才能维持平衡,而且流通于全国的银两总数也有限。例如张居正存积库银时立即引起通货紧缩,重要商品价格因之下跌。”这话大致道出了时情,可以想见,当时白银流通的基本形势。但它忽略了两点:一是张居正主政时,美洲白银还没有大量流入;二是东南沿海作为
期刊
大多数护肤品,化妆品企业都采用实体店、人员直销等销售模式,然而,一家名叫DHC的日本企业却以通信销售模式来出售化妆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谓通信销售,就是直接把产品目录邮寄给消费者,然后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话。传真及信件等手段订购产品。与实体店、人员直销等主流销售模式相比,通信销售虽然可以节省巨大开支,但却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体验性极差。而DHC却以体验性极差的方式来销售体验性极强的化妆
期刊
事情是可以变通的    唐骏196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家境贫寒。家有三子,唐骏排行老二。在“文革”那个特殊年代里,受“读书无用论”影响,父母不曾想儿子们会有什么大作为,最大的心愿就是替儿子们盖上几间房、讨上老婆。  父亲盖房子的决心和毅力对唐骏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在唐骏整个少年时代,全家的重心和精力都在盖房子上。唐骏从十一二岁就开始捡砖头,运材料。当时,在城里盖房子几
期刊
燕莎商城是北京新燕莎集团与新加坡新诚集团共同投资经营的中国第一家合资零售企业。在迎奥运的工作中,燕莎也遇到了和其他企业一样的问题:如何真正提高为奥运服务的水平?如何把燕莎“执志精专、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体现在奥运服务工作中呢?  为了更好地服务奥运,燕莎人在最近两年中做了三件事:一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实地考察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端百货店;二是创建燕莎服务管理体系,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把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
期刊
秉承“与奥运同行,为奥运服务”的理念,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在2007年全面开启了“奥运扬帆”文化传播活动的序幕。随着这一涵盖奥运培训、志愿者服务、文体活动的系列文化传播活动的逐步展开,受到了公司上下的广泛关注,达到了奥运元素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提升素质备战08”奥运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奥运扬帆”活动把各种奥运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公司的人才发展战略做出了贡献。截至目前,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