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首先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及其主要教学观,然后尝试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财务管理教学实践,旨在多层次、多渠道地提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建构主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
一、引言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过程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人类有教学活动开始,随之也就有了教学方法的创造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建构主义教育改革热潮对于实现以创新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发展目标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在“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会议”发言中指出:“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思想,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于学习、教学和课程的认识,因而有可能成为推动学校教育变革的革命性理论之一。”事实上,建構主义学习理论顺应了当前的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发展的中心。这些都非常符合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本质。建构主义及其教学论主张,正在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所接受,建构主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正在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着全面性的影响。文章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结合教学实际,试论建构主义方法论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启示。
二、关于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在总结并批判地继承不同认知学派教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教学理论框架。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关于学习的本质观点
美国学者布朗认为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本质等的认识有两类观点:
一类主张学习是个体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个体经验基础上知识的获得。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原有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具体包含以下涵义:
第一,强调学习是以学习者主动为前提的。所谓主动是与刺激反应下的被动相对的,表示学习愿望是由学习者发出的,在动机上是内在的、积极的。
第二,强调学习是以个体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白板”和“空洞”等为隐喻的心理为前提。
第三,强调学习是一种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外部的“装载”或“输入”。自主建构的结果体现为新知识与认识者原有认识所建立的内在联系,并共同构成个体整体经验的有机部分。
另一类强调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象征性意义建构。具体的说,学习被视为“科学概念”的一般意义内化为“自发概念”的“感受意义”的过程。由于语言是社会性的,任何的学习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和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因此,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知识和关系的建构。
2.关于学习方式的观点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方式等的主张,首先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下的有意义的学习,特别是强调学习者认知方面的积极参与。因此,具体主张包括:应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应坚持学习者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表达;认知主体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和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也就是强调重视学习者对元认知的把握,重视“批判性”的学习,重视学习者对自己的评价,重视“错误”对学习的积极意义等等。错误是个体主动学习的重要表现,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化知识结构,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其次,强调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性学习。建构主义者从知识与认识过程的不可分性的认识论前提,以及促进知识迁移的目标出发,强调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脉络之中,于真实情境中考证或研究。最后,强调以个体或集体间的对话、交往、合作、团体活动为形式的学习。只有当学生同环境中的人们及其同伴相互作用时,学习才能起作用而激起各种各样的内部发展过程。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首先,作为一个组织者,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努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教学活动很好组织起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让学生有据可依、有理可循,适时进行褒奖、启发、鼓励学生,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有能力从具体的范式中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思想方法,变具体为抽象,再变抽象为可知、可学、可用。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适应性的经验和预备知识,促进学习,而这种促进又是通过“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反复循环过程实现的。教师就要善于引起学生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以求达到新的平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错误很可能是学生在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中的表现,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最后,教师是整个教育链中的重要一环,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既要有“守成性”,又要有“创造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觉、能动地贯彻总的教育思想,实现教育目标。
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突出了意义建构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由此形成了全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是一门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为一体,重在以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学习策略、文化素质为内容的教学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兴趣激发
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比学习方式、技巧的掌握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对人一生的发展有更持久的影响。”兴趣的激发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与时俱进,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引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激发就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或问题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问题情景要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必须要考虑怎样学,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学习者必须借助实践对象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设计各种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起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第四章筹资管理内容时,老师设置如下情景:学生游戏——参与竞赛。将授课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模拟成为一个上市公司或企业,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公司命名,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财务处、生产部门等组织机构并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来呈现真实的工作场景。然后结合角色扮演将学生按组织机构分组,分别承担不同部门的角色,进行仿真扮演。在进行筹资管理教学时,要求扮演财务处职员的学生首先制订出企业筹资项目的策划书,其内容应当包括筹资目的、筹资原则、筹资渠道与方式、筹资数量的预测等;之后由董事会对该策划书进行评价,分析其合理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由管理层根据财务处提出的筹资备选方案,运用个别资本成本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进行筹资方案的决策。然后由每个小组再推选出一个竞赛者来参加竞赛,教师作为主考官主持本场竞赛。通过上述问题情景的设置,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互过程中去理解所要学习的主题。
(二)鼓励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合作学习。它发生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包括与教师的合作、与同学的合作等。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而且还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使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了解,学会处理分歧意见和分享学习成果,学生同伴之间由原来的竞争关系转变为更有建构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有效地挖掘了学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学生参与竞赛的情景设置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互相讨论,共同完成。各小组学生共同分析信息、研究问题、取得共识。学生集思广益总结出来的观点远远超出课程本身的内容,这样不仅改善了教学效果,还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洞察力和分析里,培养了团队精神。
(三)优化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景”、“合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财务管理课堂教学必须由单纯的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而打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单项灌输、学生只听不说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师生互动的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为宗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一种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更加可能作为在社会和情景关系中发生的合作建构和再建构。这种环境将使一种作为知识建构和再建构以及获得认识和理解的、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容易。
例如“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生要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要充分理解所学的新的知识点、方法、技巧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思性的学习材料,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和我国的文化和背景知识,利用情景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教师设置购房者通过按揭贷款购房这一问题情景,根据房地产公司提供的按揭贷款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提取存贷款、资金周转、利息计算等认知结构中的已知知识及自身的社会经济生活经验作为启发原型,启发学生计算购房者在全部还款期内实际还款的现值,并与直接用现款购房的方案相比较,计算其中的差异得失。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如房贷政策的变化、提前还贷等让学生举一反三,以逐步纳入复利、年金等新知识,建构合理的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的联结空间。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四)培养探究与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还要给学生添加释放潜能的“催化剂”,使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和创造知识,成为新世纪的高级专业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思想的主线就是实践。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要不断加强实践探究的比重。根据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arlr popper)的观点,一部科学发展历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和对问题解答的历史,科学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证实”而在于“证伪”。科学道理总是推测性和假设性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排除和检验假设,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实践,即使大脑里有再强的创新意识,也不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四、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注入了新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模式,为习惯于“接受”的学生阐释了学习的新理念,从而也为课堂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 袁维新.认知建构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8).
[3] 莱斯利·P·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4] 李慧.建构主义视角下财务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5] 赵国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启发式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7(2).
【关键词】 建构主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
一、引言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过程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人类有教学活动开始,随之也就有了教学方法的创造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建构主义教育改革热潮对于实现以创新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发展目标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在“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会议”发言中指出:“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思想,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于学习、教学和课程的认识,因而有可能成为推动学校教育变革的革命性理论之一。”事实上,建構主义学习理论顺应了当前的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发展的中心。这些都非常符合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本质。建构主义及其教学论主张,正在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所接受,建构主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正在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着全面性的影响。文章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结合教学实际,试论建构主义方法论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启示。
二、关于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在总结并批判地继承不同认知学派教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教学理论框架。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关于学习的本质观点
美国学者布朗认为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本质等的认识有两类观点:
一类主张学习是个体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个体经验基础上知识的获得。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原有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具体包含以下涵义:
第一,强调学习是以学习者主动为前提的。所谓主动是与刺激反应下的被动相对的,表示学习愿望是由学习者发出的,在动机上是内在的、积极的。
第二,强调学习是以个体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白板”和“空洞”等为隐喻的心理为前提。
第三,强调学习是一种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外部的“装载”或“输入”。自主建构的结果体现为新知识与认识者原有认识所建立的内在联系,并共同构成个体整体经验的有机部分。
另一类强调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象征性意义建构。具体的说,学习被视为“科学概念”的一般意义内化为“自发概念”的“感受意义”的过程。由于语言是社会性的,任何的学习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和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因此,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知识和关系的建构。
2.关于学习方式的观点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方式等的主张,首先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下的有意义的学习,特别是强调学习者认知方面的积极参与。因此,具体主张包括:应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应坚持学习者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表达;认知主体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和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也就是强调重视学习者对元认知的把握,重视“批判性”的学习,重视学习者对自己的评价,重视“错误”对学习的积极意义等等。错误是个体主动学习的重要表现,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化知识结构,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其次,强调基于真实情境的探究性学习。建构主义者从知识与认识过程的不可分性的认识论前提,以及促进知识迁移的目标出发,强调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脉络之中,于真实情境中考证或研究。最后,强调以个体或集体间的对话、交往、合作、团体活动为形式的学习。只有当学生同环境中的人们及其同伴相互作用时,学习才能起作用而激起各种各样的内部发展过程。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首先,作为一个组织者,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努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教学活动很好组织起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让学生有据可依、有理可循,适时进行褒奖、启发、鼓励学生,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有能力从具体的范式中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思想方法,变具体为抽象,再变抽象为可知、可学、可用。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适应性的经验和预备知识,促进学习,而这种促进又是通过“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反复循环过程实现的。教师就要善于引起学生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以求达到新的平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错误很可能是学生在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中的表现,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最后,教师是整个教育链中的重要一环,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既要有“守成性”,又要有“创造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觉、能动地贯彻总的教育思想,实现教育目标。
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突出了意义建构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由此形成了全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是一门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为一体,重在以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学习策略、文化素质为内容的教学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兴趣激发
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比学习方式、技巧的掌握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对人一生的发展有更持久的影响。”兴趣的激发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与时俱进,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引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激发就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或问题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问题情景要以自然的方式展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必须要考虑怎样学,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学习者必须借助实践对象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设计各种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起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第四章筹资管理内容时,老师设置如下情景:学生游戏——参与竞赛。将授课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模拟成为一个上市公司或企业,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公司命名,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财务处、生产部门等组织机构并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来呈现真实的工作场景。然后结合角色扮演将学生按组织机构分组,分别承担不同部门的角色,进行仿真扮演。在进行筹资管理教学时,要求扮演财务处职员的学生首先制订出企业筹资项目的策划书,其内容应当包括筹资目的、筹资原则、筹资渠道与方式、筹资数量的预测等;之后由董事会对该策划书进行评价,分析其合理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由管理层根据财务处提出的筹资备选方案,运用个别资本成本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进行筹资方案的决策。然后由每个小组再推选出一个竞赛者来参加竞赛,教师作为主考官主持本场竞赛。通过上述问题情景的设置,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互过程中去理解所要学习的主题。
(二)鼓励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合作学习。它发生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包括与教师的合作、与同学的合作等。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而且还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使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了解,学会处理分歧意见和分享学习成果,学生同伴之间由原来的竞争关系转变为更有建构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有效地挖掘了学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学生参与竞赛的情景设置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互相讨论,共同完成。各小组学生共同分析信息、研究问题、取得共识。学生集思广益总结出来的观点远远超出课程本身的内容,这样不仅改善了教学效果,还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洞察力和分析里,培养了团队精神。
(三)优化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景”、“合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财务管理课堂教学必须由单纯的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而打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单项灌输、学生只听不说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师生互动的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为宗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即一种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更加可能作为在社会和情景关系中发生的合作建构和再建构。这种环境将使一种作为知识建构和再建构以及获得认识和理解的、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容易。
例如“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生要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要充分理解所学的新的知识点、方法、技巧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思性的学习材料,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和我国的文化和背景知识,利用情景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时,教师设置购房者通过按揭贷款购房这一问题情景,根据房地产公司提供的按揭贷款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提取存贷款、资金周转、利息计算等认知结构中的已知知识及自身的社会经济生活经验作为启发原型,启发学生计算购房者在全部还款期内实际还款的现值,并与直接用现款购房的方案相比较,计算其中的差异得失。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如房贷政策的变化、提前还贷等让学生举一反三,以逐步纳入复利、年金等新知识,建构合理的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的联结空间。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四)培养探究与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倡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还要给学生添加释放潜能的“催化剂”,使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和创造知识,成为新世纪的高级专业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思想的主线就是实践。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要不断加强实践探究的比重。根据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arlr popper)的观点,一部科学发展历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和对问题解答的历史,科学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证实”而在于“证伪”。科学道理总是推测性和假设性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排除和检验假设,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实践,即使大脑里有再强的创新意识,也不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四、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注入了新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模式,为习惯于“接受”的学生阐释了学习的新理念,从而也为课堂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 袁维新.认知建构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8).
[3] 莱斯利·P·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4] 李慧.建构主义视角下财务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5] 赵国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启发式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