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焦虑与生存困境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群体的丛林里,以此确立和建构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被这些身份符号赋予生存的意义,是突围抑或缴械,终究难逃身份塑造的“外壳”。每一种身份宛如一张张名片,携带着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折射出个体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中的生存处境。读完本期“新现实·星现实”栏目的诗作,我们可以窥见这些作品呈现出的个体身份焦虑与生存困境。
  个体身份的建构与消解是这些诗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理解和阐释这些诗作的重要维度之一。先来看简的《两个母亲的对视》,“我”在观看一位母亲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身份,虽然这种观照带有明显的身体意识,“高大肥壮的身子”、“浑黄的眼睛”、“干瘪下垂的乳房”、“毒素淤积的地方”……两位母亲在身体的对视中互相确立着母亲身份的共性。再如麦豆的《爸爸》,父亲身份在进城之后被消解掉了,因为“农民进城后叫建筑工”,农民像是一个胎记,刻在了父亲身上,吊诡的是,作为父亲的身份特征在21世纪的今天被悄然抹去了,父性特征被冠以职业身份和经济身份的符号标签。
  尤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春暖水的组诗《邻居的邻居的邻居》,个体作为他者存在的处境从标题一窥即知。在组诗第一首《提审》中,诗人将公安、作家、服刑犯、黑社会等身份符号依次抹去,个体身份的勾连仅存于性别相同和一根烟的交流之间。这是一处耐人寻味之笔,当一个个社会人被清除某些身份信息后,他们的焦虑无疑会得以放大和肆意蔓延,成为时代的某种症候。《案情审判会》和《现场·蜘蛛》聚焦的“围观”、“虚空”、“现场”等词语,也传递出个体的精神虚无与身体缺席。在我看来,组诗《邻居的邻居的邻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公安视角”,将叙述的对象置入特定的专业术语或背景中观照,进而挖掘主体的精神生存空间,在诗歌技术层面是另辟蹊径的做法。
  不可否认,乡村身份的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源自城市的挤压和塑造。乡村一方面在城市的对比下尴尬地存在着,另一方面自身固有的伦理、风俗、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本期“新现实·星现实”栏目的诗作來看,乡村是作为城市的他者而存在的。具体说来,在城市务工的清洁工(金国泉的《清洁工》)、农民工(金国泉的《农民工小张》、仲华的《一群农民工在喝酒》和《脚手架上的工人》),以及留守在村庄里的女性(刘泽安的《喊妈妈》、简的《送五味子的妇人》和《伍婆走了》),都不可避免地陷入身份认同的焦虑之中。此外,麦豆的《失眠者》(组诗)以及任明发的《打工那些年》(三首)则生动地再现了作为一个外来者身份的打工者在城市艰难生存的现实图景,他们干着最普通的工作,却难以获取较高的身份认同感。这是当代中国农民工的宿命,他们自出身起就被贴上了底层的标签,即使身处都市,依旧难以脱离他者的身份窘境。
  坦白而言,本期“新现实·星现实”栏目的这些诗歌在审美旨趣上流露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格,一些诗人似乎是在为底层代言,并试图呈现出当下现实中个体在乡村和城市的生存境况。平心而论,这种写作方式在诗歌技术层面难脱观念化、模式化的嫌疑,也容易陷入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中。但静下心来分析,这些诗作一方面揭示了底层真实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又折射出个体在商品经济时代的精神焦虑。这种焦虑宛如一股大范围的冷气流,侵扰着人群,不管你是生活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都市,还是置身炊烟袅袅、小桥流水的乡村,都处于焦虑的气流之中。我们焦虑着自己的身份,焦虑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焦虑自己的情感空虚……焦虑的气息像“瘟疫”一样蔓延,并塑造着我们的身份,挟持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法幸免,也无处可逃。
其他文献
1  近日雾霾爆表,不宜出行,窗外亦无风景,于是翻出旧书,读苏轼闲文。苏轼的文章好读。先生一生蹉跎,虽有一肚皮的华章经纬,放逐于乡野僻荒之地,那些庙堂之上高大上的官样文书,与他没有瓜葛。屡遭贬谪,浪迹江湖,游走了不少地方。读他的闲文,如同与君子同行,且行且乐。观山游水,得其妙语,难得的好事。我退休后,也常在各地讲学访友。可惜現代生活,基本格式化快捷化了,说是行走江湖,其实多在机场与机场,酒店与酒店
期刊
诗人昌耀离开我们快二十周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诗格人品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里显现。多少次,我都会想起他瘦弱孤绝的样子走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任凭高原风吹起他的衣角,将他那突兀奇崛的诗思吹上他所到达的高峰。多少次,我都会捧着他的诗集,进入他与他的那个时代,他迥异闪亮的形象与他伟岸光辉的诗歌像一面镜子,照着我继续在诗歌的道路上咄咄前行。多少次,我都会在不同的诗歌活动场所介绍他和他的诗歌,希望诗人朋友们能
期刊
在诗歌创作与鉴赏过程中,人们谈论最多的是诗歌的话语方式。四十年来,汉语新诗经过朦胧诗的崛起、“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反叛、九十年代的沉寂、21世纪貌似繁荣的复兴这几个阶段的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下半身、垃圾派、新诗代、第三极等诗歌流派的纷争令人眼花缭乱,几乎所有的纷争首先论及的是诗歌的语言,而2006年的“梨花体事件”,更是令汉语诗歌以一种奇异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导致人们对诗歌产生诸多误解。因而透过
期刊
在比喻中获得安全感  “真正的船是造船者。”  “当一个人的心灵和品格熟睡,才会看清他的服饰。”  “爱情是兴致勃勃的外来客,是外来的自我。”  这些耳目一新的句子,是美国思想家、作家爱默生的名言与教导。  “名言与教导”都很乏味,好为人师、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但这三个句子打动了我,因为拥有诗的品质——意外,简劲,准确。  好的思想家应该有诗人的品质,比如孔子,谈论光阴的时候以河流作为比喻:“逝者
期刊
数年来,山鸿专注落叶这一抒写意象,写了一系列诗,先后在有限的平台发布后,如石击水,涟漪不断。他的诗被称为“落叶诗”,作者被称作“落叶诗人”。下面就从诗的美学力量、精神涵养及其必然性论述其价值。  一  诗歌的美学性是诗歌的艺术性,它主要体现在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上,是创作灵感、语言呈现、阅读觉知形成的感应和生机。只有作者与书写对象相互唤醒,才能创作出美的意象和意境,只有美的意象和意境,才能唤醒阅
期刊
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组成部分,宁夏诗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下,笔者从人物叙事、历史陈述、乡村书写三个方面浅析宁夏诗歌的地域性。  人物叙事  在人物叙事上,宁夏诗歌对于当地民歌的汲取与借鉴十分突出,此种风格的诗歌以朱红兵的《沙原牧歌》和王世兴的《莲花滩》为代表,其特点是诗句末端押韵,语言直白易懂,采用西部民间的日常语言,凸显宁夏地域风貌和人的社会生活。  朱红兵的《沙原牧歌》创作于50年代末,吸收
期刊
宁静之心  读李少君的诗始于论坛时代,记得有一次跑进他的博客,还曾大谈了一通浙东山水诗人大小谢。当时我发现,在对世界的统摄能力上,小谢胜于大谢,谢朓的语境具有史事与世事整合的景观,心灵的涵盖力不仅在自然和人生直接经验的维度上,还在另一维度,即吸纳社会生活之后的时空之思,这就给了我启迪。  《尼洋河畔》显示出李少君诗歌的一个创作特色,在事物之中,又在智慧之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场景的
期刊
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广西诗坛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扬子鳄”“自行车”和“漆诗歌沙龙”为代表的民间诗群,“相思湖诗群”“南楼丹霞”等高校诗群纷纷亮相诗坛,他们或是强调诗的本土性,或是以给生活“上漆”的态度,拒绝浪漫抒情与粉饰生活,或是以高校为阵地,聚集广西诗歌的新生力量,探索新的诗语……盘妙彬在此背景下进行创作,但却始终游离于诗歌群体之外,他因极具个性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期刊
1  在川渝两地的诗人中,蒋雪峰其实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机智的青年。他滔滔不绝的口水常常通过那部酒醉后被他摔来摔去的小灵通猛烈地灌向全国各地——很多倾听的耳朵灾情严重;很多写诗的夜半鬼哭狼嚎。而蒋雪峰的玩笑总是从自己开始,那些促狭的话语和酒醉后的豪情,带给兄弟们的除了欢乐还有悲凉:首先,江油并非天涯,它亲切而温暖;然后,江油堵满了伟大的寂寞,因为它无法承担诗人蒋雪峰的巨大孤独。  我所能够勾画的场面
期刊
读张慧谋的诗,如看天地间翱翔的鸥鹭,鸣声在耳,翔影在前,上下蹁跹灵动,穿插,衔接,弧线,祥光,由灰白而渐白,而终于与白云融为一体……多么神奇、神秘。欣赏鸥鹭的目光被牵引着,由近而至远,飘逸,杳渺,悠然神往,内心却留下了鸥鹭飞过的划痕……那是一片白,永远定格在天地间,那是一种玄妙的感悟,打开生命境域的层级维度。  读张慧谋的诗歌的时候,眼前便会闪现他的身影:清癯,儒雅,温和,满身的书卷气息,却又平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