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精神既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体现,也是一种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情感和道德修养,对学生身心的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对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人文精神;意义;措施
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由于一些浮躁和功利性的现象,使学生普遍缺少人文精神,审美素质下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美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使学生得到审美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1 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对于人和人的价值观进行高度重视一种思想态度,不仅关注人在生存中出现的一些自身的思想问题,也关注人和自然之间的自由和平等关系。同时人文精神也重视对人格的培养和人类理想的发展,另外也涉及各种精神文化现象。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艺术的创造力,艺术创造力能够促进对艺术文化的发展,是在人文精神的支撑下对艺术进行创新。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高校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环境比较固定,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学生多元化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多元化创造力,实现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2 高校美术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美术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人文色彩人文内涵,在美术教学中的理论行为、道德和审美的要求都属于文化的体现,其主要内容充分符合我国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
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辩证性,进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优势,对综合型人才的培養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美术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人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品格。通过美术教育对艺术的思考和创造,学生能够对丰富的人类社会情感产生深刻的认识,加强自身的审美态度和情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观念。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特殊性在于,学生在进行艺术探索时,不仅能够体会美术表现的不断多样性的变化,还能认识到美术本身对于国家和社会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辩证性表现在,除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人们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是自身的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艺术之美能促进艺术和人之间的沟通,这种美的素养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所必须拥有的素质。
3 加强高校美术教学人文精神的措施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进行美术教学时,美术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艺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美术教师应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表达出来,自主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并让学生利用实践的机会,对自己的创新想法进行试验,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这种美术试验,能够加强学生对艺术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
(2)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作为教学的关键,对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在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普遍不高,导致一些高校的美术师资力量有着明显的不足。对于教育来说,优秀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专业教师。教师具备的专业素质越高,产生的研究成果质量就越高,社会效益也就越好。所以高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
(3)创设良好的美术育人环境,营造人文精神文化氛围。一个良好的与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的育人环境,是指校园设施要具有学府气息,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具有青春和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对生活充满的希望。学校也应积极的营造出一种人文、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师生之间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自由的谈论。学生在具有人文精神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4)结合其他学科,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是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能够使学生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社会中,要求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高质量需求,教师应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引导学生对美术相关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究,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自主地将其他的学科的内容与所要解决的美术问题向融合,使各学科之间知识进行相互联系和融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得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对艺术的审美素质,能够对人的个体素质和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人如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就能够很好的协调情感、感性和理性,使自身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社会上的所有成员能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就会在人文精神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心灵的交流的氛围,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培养,人与人之间通过内心交流,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和谐社会环境。所以,只有提升艺术修养在社会上的价值,才能加强人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通过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塑造学生的人格,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6)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美术教育的本身就属于人文教育,通过学生对美术的想象和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审美规律,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通过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对艺术进行分析和评价,发挥学生的思维技能,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艺术作品的感悟和想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实效性的教学途径,比较直观和形象地表现出艺术的特色,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加强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4 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培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以人文精神为主的知识技能教学,让学生通过具有人文精神的美术课堂,充分发挥对于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平衡自身的理性和感性因素,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以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卜速.高校美术教育与能力培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0).
[2] 芦景.高师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7(09).
[3] 张雯.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中感性培养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1(11).
作者简介:魏宁(1971—),女,山东平度人,大学本科,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系讲师,研究方向:漆艺及漆艺教学。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人文精神;意义;措施
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由于一些浮躁和功利性的现象,使学生普遍缺少人文精神,审美素质下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美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使学生得到审美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1 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对于人和人的价值观进行高度重视一种思想态度,不仅关注人在生存中出现的一些自身的思想问题,也关注人和自然之间的自由和平等关系。同时人文精神也重视对人格的培养和人类理想的发展,另外也涉及各种精神文化现象。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艺术的创造力,艺术创造力能够促进对艺术文化的发展,是在人文精神的支撑下对艺术进行创新。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高校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环境比较固定,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学生多元化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多元化创造力,实现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2 高校美术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美术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人文色彩人文内涵,在美术教学中的理论行为、道德和审美的要求都属于文化的体现,其主要内容充分符合我国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
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辩证性,进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优势,对综合型人才的培養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美术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人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品格。通过美术教育对艺术的思考和创造,学生能够对丰富的人类社会情感产生深刻的认识,加强自身的审美态度和情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观念。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特殊性在于,学生在进行艺术探索时,不仅能够体会美术表现的不断多样性的变化,还能认识到美术本身对于国家和社会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辩证性表现在,除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人们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是自身的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艺术之美能促进艺术和人之间的沟通,这种美的素养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所必须拥有的素质。
3 加强高校美术教学人文精神的措施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进行美术教学时,美术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艺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美术教师应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表达出来,自主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并让学生利用实践的机会,对自己的创新想法进行试验,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这种美术试验,能够加强学生对艺术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
(2)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作为教学的关键,对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在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普遍不高,导致一些高校的美术师资力量有着明显的不足。对于教育来说,优秀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专业教师。教师具备的专业素质越高,产生的研究成果质量就越高,社会效益也就越好。所以高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
(3)创设良好的美术育人环境,营造人文精神文化氛围。一个良好的与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的育人环境,是指校园设施要具有学府气息,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具有青春和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对生活充满的希望。学校也应积极的营造出一种人文、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师生之间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自由的谈论。学生在具有人文精神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4)结合其他学科,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是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能够使学生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社会中,要求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高质量需求,教师应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引导学生对美术相关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究,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自主地将其他的学科的内容与所要解决的美术问题向融合,使各学科之间知识进行相互联系和融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得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对艺术的审美素质,能够对人的个体素质和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人如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就能够很好的协调情感、感性和理性,使自身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社会上的所有成员能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就会在人文精神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心灵的交流的氛围,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培养,人与人之间通过内心交流,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和谐社会环境。所以,只有提升艺术修养在社会上的价值,才能加强人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通过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塑造学生的人格,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6)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美术教育的本身就属于人文教育,通过学生对美术的想象和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审美规律,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通过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对艺术进行分析和评价,发挥学生的思维技能,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艺术作品的感悟和想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实效性的教学途径,比较直观和形象地表现出艺术的特色,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加强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4 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培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以人文精神为主的知识技能教学,让学生通过具有人文精神的美术课堂,充分发挥对于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平衡自身的理性和感性因素,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以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卜速.高校美术教育与能力培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0).
[2] 芦景.高师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7(09).
[3] 张雯.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中感性培养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1(11).
作者简介:魏宁(1971—),女,山东平度人,大学本科,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系讲师,研究方向:漆艺及漆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