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文阅读中发掘写作的着力点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是例子”,意思就是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体味情感,明意悟情,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听和读)、运用语言(说和写),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从课文中发掘写作的着力点,再利用及时有效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是极为有效的一个方法。
   人教版七下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其中选录两篇关于桥的文章,一为《中国石拱桥》,一为《桥之美》。
   茅以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寓简单的说明于淡雅的情趣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更让人们看到了赵州桥和卢沟桥那不为历史风尘所湮没的灿烂光辉,文章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的歌颂。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词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吴冠中先生的《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文章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产生的美学效果,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美好的景物,而文中所揭示的一些美学原则,如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作为通用的原则来进行一些审美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与之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中也录入两篇关于桥的文章,一是《桥名谈往》,一是《水乡的桥》。结合课堂所学,学生对桥的特征、美学原则、命名依据、功能与艺术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在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对“桥”这一写作对象的范围和意义的认识,由客观的现实的桥,引申到主观的具有比喻义、引申义的橋,让学生进行以“桥”为话题的写作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我选择了下列的作文题目,投放给学生:
   桥,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它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不只是江河沟渠,就是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进入光明之地的“桥”。这也许是“心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命运之桥”……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这是一个话题作文的要求,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一个角度拟写题目。题目要有新意,能吸引读者眼光,让人一看有为之一振的感觉,如“在桥一方”“心灵之桥”“这也是桥”“那人那桥”“桥那边是……”“重建友谊之桥”等。其次要有精彩的描写。在记叙的基础上,为突出人物的某一特点,可以通过细致的描写来体现,也可以调动感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将其真实再现出来。再次,要有对景物的生动、细致的描绘。“一切景语皆情语”,“桥”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叙事的场景和寄托情感的意象,必要的景物描写可以从侧面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不但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可以使人物的情感通过环境的变迁而起落有致。最后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语言显得生动形象而不失真,从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就文体选择来说,可写成一篇说明文,向人们介绍桥的组成、种类、历史等;可以桥为线索,用桥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来写社会的进步;可写与桥有关的故事,寄寓各种情感;还可以桥喻人生。总之就是从正面到反面,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从具体到抽象,从客观到比喻,从一点到一面,从自己到他人,从这一表达方式到那一表现手段。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强调“读”“听”“观”的作用,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就是提醒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阅读对写作的直接影响,如果没有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此次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以“桥”为话题的写作训练,是一次难得的尝试。在以后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发掘课文中可供写作的着力点,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作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今天,咱们玩一个有趣游戏吧,我想这个游戏你可能玩过,那就是——“猜猜她是谁”。我来说,你来猜,看你能不能猜出来。   她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并且还扎着一个马尾辫,额头上留有齐刘海;刘海下面有一双又大又明亮的眼睛,在她那无框眼镜的衬托下眼珠更显得乌黑发亮;她的鼻子有点特殊,鼻子不大可是鼻孔却有点大;嘴巴好像一朵小红花,一张一合十分美丽;最神奇的是她的耳朵,她的耳朵不但听觉超级灵敏,同时她的耳朵
期刊
只有用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用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他人。《青铜葵花》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真情的故事。   青铜曾是个口齿伶俐的孩子。但在他5岁的时候,却因为一场猝不及防的大火而丧失了说话能力。   葵花是个漂亮的女孩。皮肤白白嫩嫩,头发乌黑发亮,身上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她很不幸,从小就失去了亲人。   葵花在一次“航行”中结识了青铜。   青铜家很穷,但全家人都很喜欢这个女孩,
期刊
我喜欢金色的秋天,更喜欢秋天的果园,因为秋天的果园瓜果飘香。   秋天的果园真热闹啊!又大又红的苹果,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挂在绿色的苹果树上。摘下一个苹果,咬一口,香甜的味道立刻充满口中,太爽了!金黄色的梨子像一个个小葫芦,在风中荡起了秋千。葡萄一串一串地跳起优美的舞蹈。又大又红的石榴,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橙色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   农民伯伯也忙碌起来,你
期刊
握着画笔的手迟迟不肯落下,笔尖上的颜料滴落在宣纸上,在纸上慢慢散开,一大片一大片的污渍顿时侵染白纸。画纸的主人全然不顾这些,两眼无神地望着窗外,或許那里有她心中的美景吧。   “快要考试了,不要再搞这些没用的东西,让你学画画,不是让你糟蹋纸笔。看看你的房间,乱成什么样了?”不知何时,妈妈已站在我身后了,夺过我手中的画笔,快速利落地收起绘画工具。“妈妈,你说这里美吗?”我一字一句地从嘴里吐出这句话
期刊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作文来不及做、作文中间卡住、作文无法收尾的情况,并因此而大大地降低了应考作文的得分。但如果能采取一些应急的处理办法,就往往能出奇制胜而挽回败局,相对提高应考作文的成绩。   一、移花接木法。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还可以提高作
期刊
我家门前有一棵小树。   春天到了,我家门前的小树冒出了绿芽。那芽嫩嫩的,绿绿的,在春風地抚摸下开心成长。夏天到了,小树长高了,树叶绿油油的,非常茂盛,我们可以在树上攀爬做游戏。   秋天到了,小树的叶子也有些黄了,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管小树,小树就没有那么健康了,叶子很黄。冬天到了,天气很冷,小树的叶子都掉了,只剩光秃秃的树枝,小树好像病了。   一年四季,小树有不同的姿态,我相信小树会慢
期刊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多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把学生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呢?借助
期刊
古诗词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快速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有几个小技巧,主要是“三看两抓”。   一、看题目   例1.试分析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从“孤灯”“梦难成”可以揣测到是孤寂的情怀,再看题目,便很容易把握住是闺阁女子对远方男子的思念,这是闺怨诗的常见情感。透过诗歌题目,分析诗歌题材,也能帮助大家理
期刊
“把阅读融入生活”是长征街小学一贯的宗旨。阅读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在这里,我只是以一位从教20年的教师的身份,把我多年来和學生家长们一起做的读书的工作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直以来,我把带领班级读书的目的,定位于“孩子们喜欢读、读起来有意思”,让他们觉得每天需要读书、渴望分享读书。小学低、中年级这三年,我们是这样一步步在班级中开展读书工作的。   一、以绘本为起始点,激发眼睛里的闪闪星光  
期刊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当遇上了无可逆转的败况与厄运时,我们又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是选择愁眉深锁,郁郁寡欢;还是学会忘记,对之一笑而过,进而蓄势待发呢?答案显然是后者。只有学会忘记,我们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有些时候,要自己刻意忘记一些東西比刻意记住一些东西要更难。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而放弃忘记。相反,我们要试着忘记,学会忘记。   蓦然回首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一代历史学家司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