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参考系统论与控制论的思想,描述了云南地震系统的演变及环境对它的影响,并对如何建立该系统数学模型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参考系统论与控制论的思想,描述了云南地震系统的演变及环境对它的影响,并对如何建立该系统数学模型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其他文献
“大陆边缘地质国际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20—25日在南京大学举行。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联邦德国和我国的共三百多位地质学家、地质工作者,交流了研究成果。 大陆边缘地质是目前世界地球科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它通过对地质板块运动的研究、对了解大陆边缘的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岩石的种类及分布、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形成及地热等等,均有着重要的理
本文介绍了在大地电磁测深问题中边界单元和有限单元耦合模拟的具体过程。通过与解析解、标准大地电磁测深的模型曲线对比,证明了这个耦合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大地电磁场的变化规律。它能够直接计算场的导数,提高辅助场值的计算精度,对保证实测视电阻率曲线解释结果的可靠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此外,它既能灵活地处理地下非均质的电性结构,又能研究半无限空气域内的电场变化,这为解决E极化数值模型的边界选择提供了有效途径。
研究震源参数(震源断裂规模)与震级的定量关系必须考虑震级的物理含义。本文利用我国海城地震、唐山地震前后的151个小震(1.5≤M_L≤3.9)和国内外58个浅源的中、强震(4.4≤M_s≤8.2)资料,得到了一组稳定的、互相一致的震源断裂参数与震级M_L和M_S的函数关系。由此讨论了常用震级M_L、M_S与m_b之间的关系。 新的震源参数与震级关系表明,震源断裂规模如断裂长度、面积或错距等与面波震
本文应用1895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7级和大于7级的强震资料,讨论了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轮回特性,指出了我国大陆地区强震高潮的到来有一个发展过程,即经历强震活动的平静、增强及出现强震高潮三个幕。文中讨论了各幕的持续时间及其强震活动的频度和能量分布,同时还分析了各轮回中强震的地区分布,探讨了每个强震高潮的主体活动区的形成特点。这些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大陆强震高潮到来和结束的标志及判断未来强震高潮的主体活动地
本文分析了日本海及中国东北的地震深度分布。证实了日本本州北部至中国东北的贝尼奥夫带(Benioff)基本是连续的,该带的倾向约为北85°西,倾角约为29°,深度在150公里以下贝尼奥夫带厚度约为20公里。研究了日本本州北部至中国东北的震级M_b≥5.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发现中国东北地壳应力场与日本海地壳的应力场方向一致,来源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在俯冲带上,深度在10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的情况较为
本文介绍了1985年底发生在山东胜利油田角07井的一次注水诱发型小震群的活动情况,论述了地表宏观现象,分析与讨论了这次诱发型震群的活动特点。
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等单位主办的“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与地震研讨会”于1987年9月1日至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 来自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石油部、地矿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等八个系统和三十几个单位的七十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大洋彼岸的陈琴、吴大铭、冯颂彦、金继宇、黄德乾、彭宗宏、以及香港的李作明教授等;曾经在
本文叙述了大地电磁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资料联合解释的原理与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算例的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而且在缩小多解性方面,要比单纯的视电阻率资料反演法或阻抗相位资料反演法优越。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地震局、新疆气象学会、物理学会、化学学会、地理学会、植物学会、生物化学学会、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九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于1987年8月14日—1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6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我国的科学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举行以熵为主题的学术会议。
本文剖析岩溶地区尤其是构皮滩水库的上游水库——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乌江渡水库的诱震条件;另一方面考察研究构皮滩水库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岩溶条件,通过光弹模拟实验了解库区的初始应力状态,并且研究分析构皮滩水库地区可能存在的诱震条件。用水库地震类比法,对构皮滩电站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