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图标建立幼儿社会规则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yue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图标的含义以及图标应用的必要性入手,指出图标对于幼儿学习规则的重要意义,并且从幼儿认识学习模仿图标等方面分析了图标对于幼儿学习规则的意识,指出了应该如何合理地设置图标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关键词】
  图标 幼儿园教育 社会规则
  一、图标的含义
  图标,是指能够帮助幼儿按照指示进行自主活动的标识,比如吃饭洗漱睡觉等的一些标志。通常用的标志是一些非常形象化的图形、符号,也可以是照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在幼儿教育中,图标都是非常具有拟人化和卡通特征的,这样的图标能够让幼儿非常直观地理解图标的含义,从而模仿和遵守。
  二、图标应用的必要性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面临着许多规则的适应。遵从规则也是幼儿在幼儿阶段能够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的基础。由于每个幼儿成长的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因此在初入幼儿园时,会有一些行为上的偏差,对于规则也有一些不适应。因此,通过图标的方式,让孩子认识规则。
  幼儿天性就是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对于图片和符号比较敏感,因此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通过制作一些简单易懂,又比较精美的图标张贴到幼儿生活学习的区域,对幼儿进行指引,幼儿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跟随着图标上的内容进行学习。对于规则,通过图标的指示,幼儿都能够从喜欢到理解到遵从的去做,从而促进有而对于规则的遵守。比如在各种收纳袋和玩具柜上贴上相应的图标标记,提示幼儿各种美工工具和材料摆放的位置。在收纳篮和收纳盒上贴上相应的工具实物图,引导幼儿在收拾整理时一一对应摆放。材料和物品也均有相应固定的摆放位置,这一系列暗示图标的运用,使幼儿的收拾整理环节更为有序。
  三、图标的作用
  1.引导幼儿学习规则
  图标不仅是教师组织集体教学的教具,同样也是幼儿学习的学具。比如说在小班社会活动《我爱你玩具》中,幼儿人手一份寻常玩玩具的各种行为图标,幼儿先判断图标上行为的对错,然后在正确的行为上涂上绿色代表正确,在错误的行为上涂上红色代表错误。幼儿手拿图标,边讨论边操作,兴趣浓厚,学习轻松。通过这种辨别正确还是错误的玩玩具的行为之后,从而引出要爱护玩具的图标,这样,就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强了对于爱护玩具的意识。
  2.帮助幼儿认识规则
  幼儿阶段所具有的认知特点是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喜欢想象,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让幼儿认识规则时,可以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将需要幼儿认知的规则制作成一些比较有趣的图标,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幼儿跟着图标进行模仿,从而学会规则。比如让幼儿学会洗手这个规则里,将正确洗手的几个步骤制作成有趣的图片,分别是“挽起衣袖”“拧开水龙头”“擦肥皂搓一搓”“冲洗干净”“关上水龙头”“擦干净”等几个图标让幼儿进行模仿,从而意识到洗手的图标的含义,并在图标的指示下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又比如为强调幼儿在吃饭时,不要弄脏周围的环境,就用一幅图标《不做漏嘴巴》来表示,幼儿看到图标里一张大大的嘴巴,周围全是饭粒,并且加上一个红叉,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这样幼儿很快就明白图标的意思了,知道了进餐要专心,保持手和脸、桌面和地面干净的道理,掌握了文明卫生进餐的规则。
  3.促进幼儿理解规则
  在幼儿学习规则的过程中,图标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利用图标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规则意义。幼儿时期思维比较直观,不能够理解过于抽象和概括性比较强的图标。因此在为幼儿制作图标时,为了让幼儿能够进一步的理解规则,在制作时应该是拥有而比较感兴趣的表情和手势来表示。比如《爱护花草树木》这个图标中,图标中一只脚踩到了盛开的花朵上,花朵在大声的哭泣,这一个图标就非常形象的告诉幼儿,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不爱护花草,花草也会疼,从而能够让幼儿理解爱护花草树木的含义,促进了幼儿对规则的理解。
  4.便于幼儿执行规则
  幼儿学习理解规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执行规则。因此,除了要用图标进行暗示和模仿以外,还要积极的配合其他的一些教育方法让幼儿自觉地去遵守规则。比如老师经常对幼儿进行提醒,在幼儿的一些生活行为中进行及时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应如何使用图标
  1.图标表达的意思要明确
  幼儿的思维还停留在直线思维上,只能够理解图标的第一层含义,无法理解深层的含义。因此在制作图标时要注意意思表达的非常直接,让幼儿第一眼就能够认出图标的含义,图示要具体形象,使幼儿能够看懂,而不能采用一些过于抽象的,不利于幼儿理解的图标。
  2.图标要和幼儿的视觉平行
  幼儿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制作图标时应该使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比如红色粉色,黄色等暖色,让幼儿在好奇中学会图标中的内容。而不能用一些深颜色来制作图标,会引起幼儿的不适用。通过引幼儿的无意注意,慢慢提升幼儿的有意注意。
  3.图标可以由幼儿自己制定
  幼儿是学习图标的主体,幼儿自己制作的图标也更加具有直观性,能够代表幼儿的观念。所以在制作图标时,也要让幼儿参与其中,自己制定自己的规则,这样不但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幼儿们加强对于图标的理解。从而更好的记忆。
  4.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应用图标
  幼儿是不断的成长的,不同年龄的幼儿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应该使用不同的图标,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规律。比如在小班时,可以采用非常形象生动的图标,而随着幼儿长大,可以逐渐增加一些具有抽象的表现方式的图标,让幼儿能够逐渐过渡到适应社会规则。最后,图标操作方法随着幼儿的年龄变化。小班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表情、手势等融入图标中,更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中班、大班幼儿则需要让他们自主理解图標,进行适当的独立学习。
  幼儿学习社会规则是必经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的说教都是不起作用的,而是要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规律以及年龄的不同去使用不同的图标,通过丰富多彩的图标来增强幼儿对于图标的认识能力以及遵守规则的能力。
其他文献
在多次的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喜欢一字一顿,不加理解地大声读,句子读得支离破碎,更无感情,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强调“对话”的民主课堂氛围中,“对话”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朗读练习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小组读了个人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了再找精彩之处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
【摘 要】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大学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并不是一门专门的课程,而是融入到了听说教材中去。听说教材看似凸显了口语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的听与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远远没有凸显出学生说的重要性,更多的还是学生“听”的过程。当然,这类情况主要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类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情感因素更没有得到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视。但是
【摘 要】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因为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也需要有所提升,那么应该怎样去提升呢?如果现在的小学生能够灵活的,恰当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例当中去,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他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进行学习语文具有的快乐跟乐趣,这样小学的语文学习就能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这个目标实现,需要我们小学教师结合当代的改革变化与进步让自身的文化知识跟随提升,对我国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基于图书馆人员偏紧的现实,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功能,班级图书协管员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图书馆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应该承认,班级图书协管员参与学校图书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不断提升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它能够有效提高学校书报流通环节上的工作效率;它可以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起桥梁和
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人们越来注重对和谐发展以及和谐关系的关注,其中一个恒古不变的话题就是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只有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才能让小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促使其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让初中学生具备初步和他人进行文明交流沟通的交往能力。然而口语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实践才能丰富经验。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在提高学生口语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其他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填补空白,放飞联想  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要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必须要有一定的联想能力,这能促使学生适当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