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02-01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之间交流的途径也多种多样。但以写文章的形式进行交流仍是主要的方式。况且语文考试改革逐渐成熟,作文在语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作文也让学生头疼。社会上虽流行着诸多作文教学和写作文的秘诀,学生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主要体会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作文兴趣低落,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懂得什么该详写,什么该略写,部分学生的作文缺少个性化,千人一面,甚至有的一个班同学的作文几乎是如出一手,其中的“罪魁祸首”是老师,例如:一次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题目是写自己喜欢一样文具,有一个班的作文,六十人竟然有四十都写《文具盒》,而且几乎都是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语言,真让人深思。
二、学生套用作文、背作文现象严重。一些学生的习作猛一看写得像模像样,读下去却觉似曾相识。经交流验证会发现是某优秀作文刊物上的别人的文章。学生为了应付多种题材的习作,不是睁大慧眼去观察生活,选取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习作材料,而是下功夫去背诵范文。
三、学生的作文思想狭隘,显示出自私、贪图享受的阴暗面。例如:在训练学生写《假如我是、、、》的作文中,有的学生写到,假如我是校长,我要让每个学生都上交一千元钱,那样我就可以想买啥了就买啥了,假如我是发明家,我就发明一颗隐身草,我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去偷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当我问他为啥的时候,他满不在乎地说,没什么,玩呗!这种没目的没思想的作文,反应出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取向,反应出来的作文和做人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在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那么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写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自己要明确习作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睁大慧眼观察生活,用慧心去感受生活,然后用笔记下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感,说真话,道真情。教师应经常反思审问自己:我们给了孩子什么?孩子会不会表达?他们能表达什么?他们是怎样表达的?千万不要把功利性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種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教师要善于动脑筋,出点子,开展形式多样的习作指导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作文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利用网络写日志,让学生看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拓宽阅读,积累素材。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摘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素材。
四、观察生活,开掘源泉。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出现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问题。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五、勤写多练,用好素材。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
总之,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许多熟视无睹的事物,在他们眼里渐渐变得生动而有意义了,他们的作文材料充实了,就觉得有话可说,作文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了。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之间交流的途径也多种多样。但以写文章的形式进行交流仍是主要的方式。况且语文考试改革逐渐成熟,作文在语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作文也让学生头疼。社会上虽流行着诸多作文教学和写作文的秘诀,学生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主要体会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作文兴趣低落,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懂得什么该详写,什么该略写,部分学生的作文缺少个性化,千人一面,甚至有的一个班同学的作文几乎是如出一手,其中的“罪魁祸首”是老师,例如:一次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题目是写自己喜欢一样文具,有一个班的作文,六十人竟然有四十都写《文具盒》,而且几乎都是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语言,真让人深思。
二、学生套用作文、背作文现象严重。一些学生的习作猛一看写得像模像样,读下去却觉似曾相识。经交流验证会发现是某优秀作文刊物上的别人的文章。学生为了应付多种题材的习作,不是睁大慧眼去观察生活,选取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习作材料,而是下功夫去背诵范文。
三、学生的作文思想狭隘,显示出自私、贪图享受的阴暗面。例如:在训练学生写《假如我是、、、》的作文中,有的学生写到,假如我是校长,我要让每个学生都上交一千元钱,那样我就可以想买啥了就买啥了,假如我是发明家,我就发明一颗隐身草,我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去偷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当我问他为啥的时候,他满不在乎地说,没什么,玩呗!这种没目的没思想的作文,反应出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取向,反应出来的作文和做人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在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那么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写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自己要明确习作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睁大慧眼观察生活,用慧心去感受生活,然后用笔记下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感,说真话,道真情。教师应经常反思审问自己:我们给了孩子什么?孩子会不会表达?他们能表达什么?他们是怎样表达的?千万不要把功利性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種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教师要善于动脑筋,出点子,开展形式多样的习作指导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作文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利用网络写日志,让学生看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拓宽阅读,积累素材。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摘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素材。
四、观察生活,开掘源泉。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出现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问题。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五、勤写多练,用好素材。有了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
总之,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许多熟视无睹的事物,在他们眼里渐渐变得生动而有意义了,他们的作文材料充实了,就觉得有话可说,作文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