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时间总是一年中最让人无心工作的,还在回味刚刚结束的圣诞和元旦派对,又即将迎来农历新年。人坐在办公室里却浮想联翩,可以是大餐,可以是滑雪,可以是壁炉,可以是沙滩,但绝对不会是年终报表,甚至对它难免心生“厌恶”之情,能拖则拖,最后工作堆积成小山,在Deadline的前一晚还在披头散发,挂着两个大眼袋地“赶进度”。
拖拉者:意志与行动分离的人。
也许他们有着极好的工作愿望,躺在床上了计划出第二天最合理,最科学的时间表,但到了第二天,却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主观原因延迟了他们的行动。有调查显示,20%的人都长期有着拖拉的习惯,其中大多数人是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这种毛病。大学期间有数不完的project,不过老师一般只给个deadline,中间的时间全由学生自己安排,空间很大,于是许多人都在前半段时间都无所事事,到了要交论文前几天却没命的赶。相信很多人在求学阶段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周末回家时包里一半都放着书,其实到了家里一页都没翻开过,可到了下次为了在心理上给自己安慰,照样把沉重的书籍搬回家又原封不动的带回学校。他们通常主观愿望是好的,可是要赋予实际行动却很难。
拖拉多面解读:
1.20%的人都长期有着拖拉的坏毛病。
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如此,在生活里也这样,例如计划好了度假,却在临行的前一天都没定好机票。
2.文化纵容了我们。
我们经常用撒谎来掩饰自己工作上的延误,例如,我的奶奶病了,我得花时间照顾她,面临这样的借口,就算上司怀疑也不好追问。
3.拖拉的问题并不出在时间计划上。
如果你告诉拖拉大王要提前拟好时间表,那就等于在告诉抑郁症患者要高兴起来,毫无建设性。
4.拖拉是后天的。
这算是个好消息,因为凡是后天学习而来的都可以通过行为来改掉。通常管教严格的家庭会养成孩子的拖拉习惯,事事都被父母安排好了,让孩子没有自我规划的经验,有时候孩子甚至会以故意拖拉来表示一种抗议和叛逆。
5.喜欢拖拉的人也容易酗酒。
他们预计在宴会上只和一杯,实际上却喝了三杯,这事意志力薄弱的人通病,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不能按时完成计划。
6.自欺欺人
他们知道自己的毛病,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于是不停的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今天没灵感,明天不舒服,后天没心情。”
7.容易分神
甚至可以说是他们主动去寻找干扰,如此来控制情绪,回避工作可能带来的困难和失败。他们可能会频繁的查询电子邮件,或者对办公室其它同事的一举一动都12分的关心。
自我诊断:拖拉三大派
寻找刺激派——在最后一秒钟完成工作让人兴奋
案例:Gary是一家网络游戏公司的程序设计员,总是到了最后几天才开始干活,可他偏偏就喜欢这种忙到昏天暗地的感觉,看着最后期限的逼近,工作还有一大堆,紧张使得肾上腺激素分泌旺盛,最后在熬了几个通宵后终于完成任务,大脑在荷尔蒙的影响下感受到极大的快感。慢慢的Gary既然爱上了这种不健康的工作模式。
虽然能紧张后的突然放松能让人感到极度的快乐,可是“忙的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的工作状态真的不可取,不正常的作息时间实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幸运的能赶在“deadline”之前做完工作。
消极回避派——工作让人郁闷,能不做就不做
案例:永洁是搞药品推销的,每个月销售任务和末位淘汰都让她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而且在推销过程中对方不留情面的拒绝也时常导致她的坏心情。为了逃避压力和失败,她在月首和月中有意的回避工作,保持自己的心情愉快,到了月末却又为业绩愁得不可开交。
“眼不见心不烦”实在是下下策,虽然能够短暂轻松一下,可要完全卸下心理负担也不可能,就算玩儿也还惦记着没完成的工作,到了月末,还得面临双重压力,一面碰壁,一面算计着还有多少销售任务。
优柔寡断派——怕做决定,导致进程延后
案例:陈露是一个汽车品牌的公关经理,经常都有许多推广方案需要她来拟定。她时常在多次权衡以后也难以决定到底采用哪个方案,很怕错误的决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于是总是一等再等,希望能有更新的信息来做参考,结果往往在执行方案时显得时间紧张。
总是等到最后才来做决定,就算有失误也没时间再重新来过了,而失误带来的影响和压力有可能转移到下一个工作上,于是恶心循环,对于做决定越来越怕,谨慎到“神经质”的地步,要注意权衡得失,“完美决策”不存在。
拖拉“副作用”——拖拉不仅延误工作进程,还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一定影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Sally在公司的财务部门工作,每年年底都是她工作量最大的时候,可偏偏这时的工作效率最低,而且还容易疲倦和十分情绪化。仔细分析起来,最后这一系列“症状”都是由第一天的拖拉引起的。
NO 1. 焦虑不安
眼看着时间流逝,工作有增无减,看着累计下来的工作更是缺乏勇气和热情,一再逃避,于是雪球越滚越大。
NO 2. 虽然没做事,却很疲惫
整日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拖拖拉拉,也没做什么事情,却比平时积极工作时还要累。这是因为焦虑使我们的分泌过多的应急激素,因此虽然没有高强度的工作,仍然疲倦异常。
NO.3 拖拉甚至会降低我们的免疫力
整天发愁堆积如山的文件,却又厌“工”情绪十足,如此消极对待,心里难免产生罪恶感,最后只能吃不下,睡不着,于是感冒,胃痛,失眠接踵而来。
NO.4. 影响人际关系
老板不高兴是肯定地,就连同事也会对你的怠慢态度心存不满,因为你落下的进度很可能得他们补。
停止自欺欺人吧,收起这些“拖拉大王”的五大借口,赶快行动!
借口一,剩下的时间还很充裕
老板让你做个project,有一个月的期限,第一天过去了你觉得还剩29天,绰绰有余;第一个星期过去了,你觉得还有三个星期,那点工作不足挂齿;半个月过去了,你觉得剩下的半个月用来完成工作会游刃有余;哪知三个星期过去了,你还没有启动,因为你觉得用一个星期来做,虽然紧张了点,但也能完成。
解药:给自己设定一系列的“小Deadline”
一个大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分时间段完成,能够更好的掌握工作节奏。例如,如果需要在一个月以内拟定一份合同,那就细细规划一下,要什么时候写完提纲,什么时候完成草稿,什么时候完成第一次修改,什么时候能够最后完成。
借口二,这么点工作哪儿用得着这么长的时间
到了最后一个星期,再不开始实在不行了,于是挽起袖子,一看却傻了眼,发现除了那些纸面工作以外,还有许多前期工作需要准备,还有许多需要其他人配合的地方,一分资料送出去,也许需要等上三天才能重新回到你手上继续工作,许多事情的进程不是你一个人就能掌握。
解药:完整列出所有工作点,多预计10%的时间
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只是在脑中想一想,很容易遗漏一些看似不重要,其实很关键的细节。而且看着一条一条的工作“明细”,也能很具体地感受到时间压力,于是加快步伐。另外,别把自己憋得太紧,多预计10%时间,以防一些不可控制因素或者自己的拖拉毛病。
借口三,明天也许能有工作激情
今天有我最喜欢的乐队来开演唱会,我等了好几个月了,满心的蠢蠢欲动,只能盯着墙上的挂钟,巴望下班时间能早点到,实在无心工作,不过明天会好的;第二天,前天睡得太晚,太疲劳了,这样工作起来也没有效率,不如明天一鼓作气,把这几天的活一起干完把;第三天,…
解药:给自己一些奖励,提高自己的积极性
能提前做完报表,就奖励自己一张演唱会门票,这样既激起了自己的工作热情,看演唱会时也更加的“心安理得”。或者,逛街时看到一件心怡的大衣,给自己许下一个愿,“如果能顺利完成这次的工程招标,就把它作为奖励自己的礼物”,这样既能促使自己努力工作,还能无形中控制购物欲望。
借口四,最讨厌做这种东西,能拖着就拖着吧
为什么又安排给我这种死板的任务,我喜欢的是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我的志趣根本不在于此,做这个,只能是“行尸走肉”,应付了事,错不在我,是老板没有正确意识到我的潜力所在,能在最后一刻给他完成任务就不错了,至于质量方面就别再要求太高。
解药: 让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
工作除了能维持自己的生计以外,还有它本身的意义,也许你不喜欢这个枯燥无味
的工作,但当你看到一个漂亮的结果时,想到军功章也有自己的一分,就会觉得格外有成就感。也许,你现在对着的是一个另你头疼的造价预算表,但想着以后耸立在闹市区的大厦,你就会觉得这些硬帮帮的数字顿时散发出光芒。
借口五,没心情,憋出来的也不是好作品
就算你是个艺术工作者,也不能奢望“缪斯女神”天天光顾你的工作室,更何况大多数的我们只是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要按时按量,按要求按指标的上班,什么都不是“怠工”的完美借口,“心情不佳”更会让老板火冒三丈,只能自己忽悠自己,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解药:对于大多数工作来说,一般幅度的情绪变化应该对工作影响不大,一些创造性的工作者可能比较容受情绪影响,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情绪,那就按情绪调整工作吧。今天状态不好,写不出好东西,那就收集资料,出去采风,千万别坐在电脑前发呆,这样对你的情绪不会有任何改善,想办法让自己忙起来,没准儿一条新收集到的信息就会给你带来灵感和兴趣。
拖拉者:意志与行动分离的人。
也许他们有着极好的工作愿望,躺在床上了计划出第二天最合理,最科学的时间表,但到了第二天,却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主观原因延迟了他们的行动。有调查显示,20%的人都长期有着拖拉的习惯,其中大多数人是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这种毛病。大学期间有数不完的project,不过老师一般只给个deadline,中间的时间全由学生自己安排,空间很大,于是许多人都在前半段时间都无所事事,到了要交论文前几天却没命的赶。相信很多人在求学阶段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周末回家时包里一半都放着书,其实到了家里一页都没翻开过,可到了下次为了在心理上给自己安慰,照样把沉重的书籍搬回家又原封不动的带回学校。他们通常主观愿望是好的,可是要赋予实际行动却很难。
拖拉多面解读:
1.20%的人都长期有着拖拉的坏毛病。
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如此,在生活里也这样,例如计划好了度假,却在临行的前一天都没定好机票。
2.文化纵容了我们。
我们经常用撒谎来掩饰自己工作上的延误,例如,我的奶奶病了,我得花时间照顾她,面临这样的借口,就算上司怀疑也不好追问。
3.拖拉的问题并不出在时间计划上。
如果你告诉拖拉大王要提前拟好时间表,那就等于在告诉抑郁症患者要高兴起来,毫无建设性。
4.拖拉是后天的。
这算是个好消息,因为凡是后天学习而来的都可以通过行为来改掉。通常管教严格的家庭会养成孩子的拖拉习惯,事事都被父母安排好了,让孩子没有自我规划的经验,有时候孩子甚至会以故意拖拉来表示一种抗议和叛逆。
5.喜欢拖拉的人也容易酗酒。
他们预计在宴会上只和一杯,实际上却喝了三杯,这事意志力薄弱的人通病,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不能按时完成计划。
6.自欺欺人
他们知道自己的毛病,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于是不停的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今天没灵感,明天不舒服,后天没心情。”
7.容易分神
甚至可以说是他们主动去寻找干扰,如此来控制情绪,回避工作可能带来的困难和失败。他们可能会频繁的查询电子邮件,或者对办公室其它同事的一举一动都12分的关心。
自我诊断:拖拉三大派
寻找刺激派——在最后一秒钟完成工作让人兴奋
案例:Gary是一家网络游戏公司的程序设计员,总是到了最后几天才开始干活,可他偏偏就喜欢这种忙到昏天暗地的感觉,看着最后期限的逼近,工作还有一大堆,紧张使得肾上腺激素分泌旺盛,最后在熬了几个通宵后终于完成任务,大脑在荷尔蒙的影响下感受到极大的快感。慢慢的Gary既然爱上了这种不健康的工作模式。
虽然能紧张后的突然放松能让人感到极度的快乐,可是“忙的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的工作状态真的不可取,不正常的作息时间实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幸运的能赶在“deadline”之前做完工作。
消极回避派——工作让人郁闷,能不做就不做
案例:永洁是搞药品推销的,每个月销售任务和末位淘汰都让她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而且在推销过程中对方不留情面的拒绝也时常导致她的坏心情。为了逃避压力和失败,她在月首和月中有意的回避工作,保持自己的心情愉快,到了月末却又为业绩愁得不可开交。
“眼不见心不烦”实在是下下策,虽然能够短暂轻松一下,可要完全卸下心理负担也不可能,就算玩儿也还惦记着没完成的工作,到了月末,还得面临双重压力,一面碰壁,一面算计着还有多少销售任务。
优柔寡断派——怕做决定,导致进程延后
案例:陈露是一个汽车品牌的公关经理,经常都有许多推广方案需要她来拟定。她时常在多次权衡以后也难以决定到底采用哪个方案,很怕错误的决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于是总是一等再等,希望能有更新的信息来做参考,结果往往在执行方案时显得时间紧张。
总是等到最后才来做决定,就算有失误也没时间再重新来过了,而失误带来的影响和压力有可能转移到下一个工作上,于是恶心循环,对于做决定越来越怕,谨慎到“神经质”的地步,要注意权衡得失,“完美决策”不存在。
拖拉“副作用”——拖拉不仅延误工作进程,还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一定影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Sally在公司的财务部门工作,每年年底都是她工作量最大的时候,可偏偏这时的工作效率最低,而且还容易疲倦和十分情绪化。仔细分析起来,最后这一系列“症状”都是由第一天的拖拉引起的。
NO 1. 焦虑不安
眼看着时间流逝,工作有增无减,看着累计下来的工作更是缺乏勇气和热情,一再逃避,于是雪球越滚越大。
NO 2. 虽然没做事,却很疲惫
整日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拖拖拉拉,也没做什么事情,却比平时积极工作时还要累。这是因为焦虑使我们的分泌过多的应急激素,因此虽然没有高强度的工作,仍然疲倦异常。
NO.3 拖拉甚至会降低我们的免疫力
整天发愁堆积如山的文件,却又厌“工”情绪十足,如此消极对待,心里难免产生罪恶感,最后只能吃不下,睡不着,于是感冒,胃痛,失眠接踵而来。
NO.4. 影响人际关系
老板不高兴是肯定地,就连同事也会对你的怠慢态度心存不满,因为你落下的进度很可能得他们补。
停止自欺欺人吧,收起这些“拖拉大王”的五大借口,赶快行动!
借口一,剩下的时间还很充裕
老板让你做个project,有一个月的期限,第一天过去了你觉得还剩29天,绰绰有余;第一个星期过去了,你觉得还有三个星期,那点工作不足挂齿;半个月过去了,你觉得剩下的半个月用来完成工作会游刃有余;哪知三个星期过去了,你还没有启动,因为你觉得用一个星期来做,虽然紧张了点,但也能完成。
解药:给自己设定一系列的“小Deadline”
一个大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分时间段完成,能够更好的掌握工作节奏。例如,如果需要在一个月以内拟定一份合同,那就细细规划一下,要什么时候写完提纲,什么时候完成草稿,什么时候完成第一次修改,什么时候能够最后完成。
借口二,这么点工作哪儿用得着这么长的时间
到了最后一个星期,再不开始实在不行了,于是挽起袖子,一看却傻了眼,发现除了那些纸面工作以外,还有许多前期工作需要准备,还有许多需要其他人配合的地方,一分资料送出去,也许需要等上三天才能重新回到你手上继续工作,许多事情的进程不是你一个人就能掌握。
解药:完整列出所有工作点,多预计10%的时间
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只是在脑中想一想,很容易遗漏一些看似不重要,其实很关键的细节。而且看着一条一条的工作“明细”,也能很具体地感受到时间压力,于是加快步伐。另外,别把自己憋得太紧,多预计10%时间,以防一些不可控制因素或者自己的拖拉毛病。
借口三,明天也许能有工作激情
今天有我最喜欢的乐队来开演唱会,我等了好几个月了,满心的蠢蠢欲动,只能盯着墙上的挂钟,巴望下班时间能早点到,实在无心工作,不过明天会好的;第二天,前天睡得太晚,太疲劳了,这样工作起来也没有效率,不如明天一鼓作气,把这几天的活一起干完把;第三天,…
解药:给自己一些奖励,提高自己的积极性
能提前做完报表,就奖励自己一张演唱会门票,这样既激起了自己的工作热情,看演唱会时也更加的“心安理得”。或者,逛街时看到一件心怡的大衣,给自己许下一个愿,“如果能顺利完成这次的工程招标,就把它作为奖励自己的礼物”,这样既能促使自己努力工作,还能无形中控制购物欲望。
借口四,最讨厌做这种东西,能拖着就拖着吧
为什么又安排给我这种死板的任务,我喜欢的是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我的志趣根本不在于此,做这个,只能是“行尸走肉”,应付了事,错不在我,是老板没有正确意识到我的潜力所在,能在最后一刻给他完成任务就不错了,至于质量方面就别再要求太高。
解药: 让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
工作除了能维持自己的生计以外,还有它本身的意义,也许你不喜欢这个枯燥无味
的工作,但当你看到一个漂亮的结果时,想到军功章也有自己的一分,就会觉得格外有成就感。也许,你现在对着的是一个另你头疼的造价预算表,但想着以后耸立在闹市区的大厦,你就会觉得这些硬帮帮的数字顿时散发出光芒。
借口五,没心情,憋出来的也不是好作品
就算你是个艺术工作者,也不能奢望“缪斯女神”天天光顾你的工作室,更何况大多数的我们只是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要按时按量,按要求按指标的上班,什么都不是“怠工”的完美借口,“心情不佳”更会让老板火冒三丈,只能自己忽悠自己,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解药:对于大多数工作来说,一般幅度的情绪变化应该对工作影响不大,一些创造性的工作者可能比较容受情绪影响,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情绪,那就按情绪调整工作吧。今天状态不好,写不出好东西,那就收集资料,出去采风,千万别坐在电脑前发呆,这样对你的情绪不会有任何改善,想办法让自己忙起来,没准儿一条新收集到的信息就会给你带来灵感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