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附近,紧邻抚仙湖。在这里被发现的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距今已有5.3亿年,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
2012年7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澄江化石地诠释了生命的起源过程,补充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代表着世界化石遗迹保存的最高质量,也是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海洋生物学家的科考圣地。
★小贴士:寒武纪是指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在传统理论上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早寒武纪、中寒武纪以及晚寒武纪。
惊人的发现
1984年夏天,侯先光刚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他查阅资料后来到澄江县帽天山,想寻找曾经生存于寒武纪的高肌虫化石。循着前人的足迹,侯先光来到澄江,每天早出晚归,在野外寻找化石。7月1日下午,正发掘石头的侯先光一抬脚,鞋跟不慎刮落一片松动的岩层,一块从没有见过的椭圆形化石露了出来,他继续劈开石头,突然,一个长4~5厘米的化石清晰地呈现在他的面前,凭着专业知识和经验,他判定这是一种叫纳罗虫的化石!在接下来的几天,侯先光陆续发现了节肢动物、水母、蠕虫等几种化石。当时,外国的科学家早已断言,亚洲大陆没有纳罗虫化石,但侯先光的发现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言论。
1987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布了一条震惊中外的消息:1984年7月1日,在中国云南抚仙湖畔帽天山发现的澄江动物化石群,距今5.3亿年,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众多,为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见。
“澄江动物化石群”这一重大发现,立刻在世界古生物界引起强烈震动,《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也刊登文章,向全世界描述了在5.3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生命曾在云南澄江集體爆发的壮观场景。
珍贵的化石宝库
从1984年7月1日发现澄江动物化石群至今,地质古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内容已经基本清楚,它们展示的是5.3亿年前浅海水域中各种生物的奇异面貌,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包括植物界的藻类,无脊椎动物中的海绵动物类、腔肠动物类、栉水母类、叶足类、水母状生物、节肢动物、云南虫等。
这些生物,小的只有几毫米,大的有几十毫米长,甚至更大,它们有的像海绵、蠕虫、水母、海虾,有的像帽子、花瓶、花朵、圆盘……真是千奇百怪,美不胜收。
此外,地质古生物学家们还发现了多种过去曾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动物新种,这些动物新种已超出现有的动物分类体系,只能以发掘地名来命名,如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云南虫、昆明虫和跨马虫等。
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表明地球生命在“渐变”过程中也有“突变”,这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重要的补充,为寒武纪大爆发理论提供了实物证据。它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化石群”并列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之一”。
2001年,澄江动物化石群所在地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分为三个区:坐落在抚仙湖东北方向2.2公里处的帽天山及其周边为核心区,是澄江动物化石群的首发地与化石群集中分布区;北部为缓冲区;南部为实验区。此外,澄江县还建成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馆内设施齐全,通过运用多媒体及声、光、电等,将枯燥的古生物术语与化石生动地展示出来。
虽然澄江化石地没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不像文物古迹那样精美绝伦,但通过它可以追溯生命的源头,为探索地球早期生命提供独一无二的视角。它犹如一部天书,把无数化石一一呈现,等着人们来此探秘。
2012年7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澄江化石地诠释了生命的起源过程,补充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代表着世界化石遗迹保存的最高质量,也是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海洋生物学家的科考圣地。
★小贴士:寒武纪是指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在传统理论上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早寒武纪、中寒武纪以及晚寒武纪。
惊人的发现
1984年夏天,侯先光刚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他查阅资料后来到澄江县帽天山,想寻找曾经生存于寒武纪的高肌虫化石。循着前人的足迹,侯先光来到澄江,每天早出晚归,在野外寻找化石。7月1日下午,正发掘石头的侯先光一抬脚,鞋跟不慎刮落一片松动的岩层,一块从没有见过的椭圆形化石露了出来,他继续劈开石头,突然,一个长4~5厘米的化石清晰地呈现在他的面前,凭着专业知识和经验,他判定这是一种叫纳罗虫的化石!在接下来的几天,侯先光陆续发现了节肢动物、水母、蠕虫等几种化石。当时,外国的科学家早已断言,亚洲大陆没有纳罗虫化石,但侯先光的发现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言论。
1987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布了一条震惊中外的消息:1984年7月1日,在中国云南抚仙湖畔帽天山发现的澄江动物化石群,距今5.3亿年,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众多,为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见。
“澄江动物化石群”这一重大发现,立刻在世界古生物界引起强烈震动,《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也刊登文章,向全世界描述了在5.3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生命曾在云南澄江集體爆发的壮观场景。
珍贵的化石宝库
从1984年7月1日发现澄江动物化石群至今,地质古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内容已经基本清楚,它们展示的是5.3亿年前浅海水域中各种生物的奇异面貌,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包括植物界的藻类,无脊椎动物中的海绵动物类、腔肠动物类、栉水母类、叶足类、水母状生物、节肢动物、云南虫等。
这些生物,小的只有几毫米,大的有几十毫米长,甚至更大,它们有的像海绵、蠕虫、水母、海虾,有的像帽子、花瓶、花朵、圆盘……真是千奇百怪,美不胜收。
此外,地质古生物学家们还发现了多种过去曾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动物新种,这些动物新种已超出现有的动物分类体系,只能以发掘地名来命名,如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云南虫、昆明虫和跨马虫等。
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表明地球生命在“渐变”过程中也有“突变”,这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重要的补充,为寒武纪大爆发理论提供了实物证据。它与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化石群”并列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之一”。
2001年,澄江动物化石群所在地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分为三个区:坐落在抚仙湖东北方向2.2公里处的帽天山及其周边为核心区,是澄江动物化石群的首发地与化石群集中分布区;北部为缓冲区;南部为实验区。此外,澄江县还建成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馆内设施齐全,通过运用多媒体及声、光、电等,将枯燥的古生物术语与化石生动地展示出来。
虽然澄江化石地没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不像文物古迹那样精美绝伦,但通过它可以追溯生命的源头,为探索地球早期生命提供独一无二的视角。它犹如一部天书,把无数化石一一呈现,等着人们来此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