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5.269
资料与方法
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男58例,女26例;年龄35~75岁,平均63岁。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均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硬死,除外ST段提高,时间超过24小时,就诊时有严重的高血压(>180/110mmHg),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绞痛。除外有出血倾向、外伤、活动性溃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脑出血及6个月内有手术史的病人[1]。
方法:常规治疗,应用静脉内滴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阿司匹林,止痛、吸氧,酌情选用依那普利,β受体阻滞剂,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内溶栓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OV)150万U,用静脉输液泵30分钟输入完毕,药物溶解时不要用力震荡,以免产生过多气泡,使药物吸收不完全,导致浪费或不能达到疗效。
血管再通评价指标: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②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为血管再通的指标。
资料与方法
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男58例,女26例;年龄35~75岁,平均63岁。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均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硬死,除外ST段提高,时间超过24小时,就诊时有严重的高血压(>180/110mmHg),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绞痛。除外有出血倾向、外伤、活动性溃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脑出血及6个月内有手术史的病人[1]。
方法:常规治疗,应用静脉内滴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口服阿司匹林,止痛、吸氧,酌情选用依那普利,β受体阻滞剂,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内溶栓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OV)150万U,用静脉输液泵30分钟输入完毕,药物溶解时不要用力震荡,以免产生过多气泡,使药物吸收不完全,导致浪费或不能达到疗效。
血管再通评价指标: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②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为血管再通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