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全面改革过去课堂教学由老师垄断的教学模式,提倡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营造广阔无限的想象空间,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
一、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主要来源于现实,但语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也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的训练器材。因此,教学时,我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效果良好。
1、把教材变成学生感应现实的空间图象
在课堂教学上,我十分注意教材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变成感应现实的空间图象,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浅易做法。如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先让学生默读,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加深理解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根据课文内容,请大家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画一幅图。”于是学生动笔画起来,并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自己画中的美景,再民主评价,画中是否符合文中描写的景象。如此训练,既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思维想象力。
2、借助插图,唤起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导,所以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图文并茂,老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如《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文中配有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俑图。我指出“武士俑”对学生说:“看了这幅图,你似乎看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号手在吹起冲锋号,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人阵地,把敌人彻底地消灭干净,解放全中国。”有的说:“我看到了霍元甲在擂台上把日本武士重重地摔在地上,大长中国人的民族气质。从此,中国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学生在想象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想象过程竟如此深刻。所以说,课文上的图画是静止的,但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老师善于启发、点拨,那静止的画面就会变成活生生的、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想象能力也随之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追随作者,身临其境
课堂教学虽然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活动统一的过程,但老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追随作者意境,体会文中的美感。如学习《黄山奇石》一文,让学生想象自己爬上了黄山峰顶,由远而近的看到怪石奇观,风景优美,尽收眼底,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学《观潮》一文则结合实际去引导,因为学生没见过海,更谈不上见过海潮,所以,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跟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海塘大堤,放眼潮来时那种白浪翻滚、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的壮观景象。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4、改换文中主人翁,展开想象
有的教材,请学生替换文中的主人翁,感觉效果更好一些。如学《巨人的花园》,当巨人一次又一次赶走孩子们的时候,花园里没有一点春意,终年冰雪覆盖,请学生讲一讲,假如自己就是巨人,看到自己的花园如此凋零,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如果自己是花园中的孩子,看到巨人禁止孩子进入园内时,又想说些什么?这样提示替换人物,学生兴趣盎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课堂真活跃,大家互相说说想象中人物的画面,对教材钻研得更深,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编童话讲故事,提高学生想象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有时存在着依赖性,需要老师扶着走,要改变这种做法,让学生走出老师束缚的圈子,就要强化训练学生多讲多写想象的故事,也就是童话故事,它是学生最喜欢的题材,因为童话接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所以指导学生编童话是提高学生想象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1、演讲自编的童话,展示想象的翅膀
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材,让他们展示想象的翅膀。多数学生选用自己直观的事物为对象。如选择自己熟悉的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展开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我要求学生先在合作学习小组里说说,互相评讲修正,然后选代表在班上演讲。有的学生以“鸡、鸭、鹅”为主人公,想象它们由和平共处,亲如一家——争抢食物,友谊破裂——落水搭救,终于和好。有的讲“书包与文具盒”比贡献;有的讲“森林王国里的运动会”,还有的‥‥‥选材广泛,题目新颖。讲的同学情绪高涨,听的同学神情专注,写出来的故事确实生动有趣。
2、扩编故事,丰富想象
扩编故事,有利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结果。如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文中写到:“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做了什么好梦?蜻蜓清早飞行为什么那么快乐、还有什么动物来告诉我什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扩编故事。
3、发挥想象,续编童话性课文的结尾
经过合理想象续编课文的结尾,如:学了《狐狸和乌鸦》后,再让学生想想如果乌鸦第二次找到肉时,它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它的肉还会不会被骗走?并让学生以《上了一次当的乌鸦》为题编个故事。又如《坐井观天》,可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结尾:想想青蛙最后有没有跳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跳出去了,它会怎么说怎么做?如果它不肯跳出去,还会发生什么事?
三、延伸到课堂之外,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窄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1、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
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因素,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所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
2、指导学生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
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谁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谁就有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学生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都可以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还可以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一、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主要来源于现实,但语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也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的训练器材。因此,教学时,我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效果良好。
1、把教材变成学生感应现实的空间图象
在课堂教学上,我十分注意教材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变成感应现实的空间图象,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浅易做法。如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先让学生默读,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加深理解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根据课文内容,请大家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画一幅图。”于是学生动笔画起来,并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自己画中的美景,再民主评价,画中是否符合文中描写的景象。如此训练,既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思维想象力。
2、借助插图,唤起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导,所以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图文并茂,老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如《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文中配有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俑图。我指出“武士俑”对学生说:“看了这幅图,你似乎看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号手在吹起冲锋号,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人阵地,把敌人彻底地消灭干净,解放全中国。”有的说:“我看到了霍元甲在擂台上把日本武士重重地摔在地上,大长中国人的民族气质。从此,中国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学生在想象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想象过程竟如此深刻。所以说,课文上的图画是静止的,但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老师善于启发、点拨,那静止的画面就会变成活生生的、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想象能力也随之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追随作者,身临其境
课堂教学虽然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活动统一的过程,但老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追随作者意境,体会文中的美感。如学习《黄山奇石》一文,让学生想象自己爬上了黄山峰顶,由远而近的看到怪石奇观,风景优美,尽收眼底,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学《观潮》一文则结合实际去引导,因为学生没见过海,更谈不上见过海潮,所以,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跟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海塘大堤,放眼潮来时那种白浪翻滚、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的壮观景象。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4、改换文中主人翁,展开想象
有的教材,请学生替换文中的主人翁,感觉效果更好一些。如学《巨人的花园》,当巨人一次又一次赶走孩子们的时候,花园里没有一点春意,终年冰雪覆盖,请学生讲一讲,假如自己就是巨人,看到自己的花园如此凋零,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如果自己是花园中的孩子,看到巨人禁止孩子进入园内时,又想说些什么?这样提示替换人物,学生兴趣盎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课堂真活跃,大家互相说说想象中人物的画面,对教材钻研得更深,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编童话讲故事,提高学生想象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有时存在着依赖性,需要老师扶着走,要改变这种做法,让学生走出老师束缚的圈子,就要强化训练学生多讲多写想象的故事,也就是童话故事,它是学生最喜欢的题材,因为童话接近学生的生活,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所以指导学生编童话是提高学生想象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1、演讲自编的童话,展示想象的翅膀
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材,让他们展示想象的翅膀。多数学生选用自己直观的事物为对象。如选择自己熟悉的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展开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我要求学生先在合作学习小组里说说,互相评讲修正,然后选代表在班上演讲。有的学生以“鸡、鸭、鹅”为主人公,想象它们由和平共处,亲如一家——争抢食物,友谊破裂——落水搭救,终于和好。有的讲“书包与文具盒”比贡献;有的讲“森林王国里的运动会”,还有的‥‥‥选材广泛,题目新颖。讲的同学情绪高涨,听的同学神情专注,写出来的故事确实生动有趣。
2、扩编故事,丰富想象
扩编故事,有利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产生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结果。如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文中写到:“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做了什么好梦?蜻蜓清早飞行为什么那么快乐、还有什么动物来告诉我什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扩编故事。
3、发挥想象,续编童话性课文的结尾
经过合理想象续编课文的结尾,如:学了《狐狸和乌鸦》后,再让学生想想如果乌鸦第二次找到肉时,它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它的肉还会不会被骗走?并让学生以《上了一次当的乌鸦》为题编个故事。又如《坐井观天》,可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结尾:想想青蛙最后有没有跳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跳出去了,它会怎么说怎么做?如果它不肯跳出去,还会发生什么事?
三、延伸到课堂之外,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窄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1、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
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因素,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所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
2、指导学生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
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谁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谁就有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学生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都可以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还可以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