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胺类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其对羧酸分子的识别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8-萘酰亚胺为基本结构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胺类荧光分子探针,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滴定法考察了该化合物对5种羧酸分子的识别性能,并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计算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它对对甲苯磺酰丙氨酸有很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其他文献
利用积分球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法检测了7种动物用冻干疫苗中的水分含量。采用PLS算法,全交互验证建立定量校正模型,SECV为0.0293,SEP为0.0493,R^2为0.9936。对27个样本的预测偏差范围
检测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在小鼠中的免疫效果。大量提取本实验室已构建的含有GPVVP3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I/VP3和空载体pVAXI,分两组进行两点肌肉注射免疫小鼠,
通过对传统滤纸管保藏法的改良,应用于泰乐菌素生产菌的保藏,分别在不同的保藏周期时活化进行生产能力验证,结果显示改良滤纸管保藏法使用方便,摇瓶效价不低于沙土管保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