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践与成效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定期监测制度、合理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检测4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指标。结果 无新发乙肝抗原阳性患者,乙肝疫苗的接种普及率达92%以上,保护性血清转换率达93.5%。结论 加强透析中心管理、重视院内交叉感染、尽早接种和强化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机会。
   【关键词】 血液透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
   透析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及本身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可能性增大,且一旦感染多数患者成为慢性携带者,他们即成为透析中心患者之间、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有报道显示我国部分血透中心乙肝发病率达27.1%-55.6%,其原因可能与我国人群中HBV感染率高,部分血透中心对HBV医院感染防控重视不够、防范力度不强有关。因此,做好血透中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透析中心近年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透析中心2005年1月-2010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28例,其中男268例,女160例,年龄18-82岁,平均56±3.04岁;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13年不等,平均5±1.07年;透析次数为2-3次/周,每次4小时;原发病包括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药物肾等。血透前所有患者进行四项筛查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检测,共检出HBV抗原阳性患者7例。
  1.2 检测方法 透析前、后按规定采集血液透析患者空腹静脉血各3ml送检,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四项筛查,以HBsAg(+)代表HBV 感染,并检测HBV-D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判断有无抗体及感染情况,并详细记录。
  2 感染管理措施
  2.1 预防医院交叉感染 加强对患者和工作人员进行血液污染知识教育,严格执行各项感染管理措施,固定护理人员,勤洗手,勤更换手套等。每台透析机均备有速干手消毒剂,每位患者治疗使用一次性护理包,床单、被罩一人一用一更换消毒等。对HBV阳性患者,分区、分机隔离透析,所用非一次性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止血钳等均实行区域固定,标识醒目,班班消毒,透析器及血路管一次性使用等,有效切断院内感染途径。
  2.2 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从2005年开始对HBV-DNA(-)、HBsAg(-)、anti-HBc(-)、anti-HBs<10Miu/ml、ALT/AST均正常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预防性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结束后l~3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方法有三种:⑴长疗程(0月、1月、6月、9月)肌肉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每次注射剂量为20ug;⑵多次小剂量皮内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每次皮内注射剂量5ug,间隔时间为2周,共6次。在注射结束后2个月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为产生保护性血清转换。接种的理想目标是达到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0IU/mL。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0IU/m时,以后每6个月监测一次抗体滴度;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IU/ml时,应重复上次接种或更换另一种接种方法达到目标;⑶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100IU/ml时,应追加接种一次大剂量40ug后再行监测。并专人负责管理乙肝疫苗接种。
  2 结果
  2.1 除原有HBV抗原阳性7例外,连续5年的临床观察,无新发乙肝抗原转阳性患者。
  2.2 乙肝疫苗接种血清转换率:长疗程肌肉注射以及多次小剂量皮内注射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与传统方法的乙肝疫苗注射相比,均可较高比率的产生保护性抗体,多次小剂量皮内接种乙肝疫苗阳性率更高一些,但长疗程肌肉注射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小剂量组。乙肝疫苗的接种普及率达92%以上,保护性血清转换率达93.5%。
  3 讨论
   HBV可通过血液或体液经由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而获得感染。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国内HBV携带者较多,HD患者感染HBV 尤为突出。据报道,在HBV阳性患者的透析中心,即使无肉眼可见的血液污染,周围环境中以及器械表面也有大约102~103copy/mlHBV存在[1],且存活时间长,工作人员-患者-周围环境之间互相频繁接触增加了HBV的传播机会。
   预防病毒性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是疫苗接种。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接种疫苗血清转换率仅是正常人群的1/3,且表面抗体衰减或下降过快,正常人一旦产生表面抗体其滴度水平平稳,免疫保护可达12-16年,而血液透析患者,特别是首次接种失败患者,保护性血清转换率在一年后降低一半,20个月降低2/3。增加1-2次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的血清转换率可增加到约70%左右[2]。因此多次、大剂量接种乙肝疫苗,提高血清转换率,大大加强免疫防护。
   本透析中心连续5年观察,无新发乙肝抗原转阳性患者。发病率远远低于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报道,总结实践经验:一方面:重视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感染危险的认知,加强自我防护,控制传染源、切断交叉感染传播途径。另一方面尽早接种和强化接种乙肝疫苗,有效提高免疫保护。
   总之,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各环节可能的感染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措施,标准预防、严格输血管理、疫苗的接种及隔离阳性患者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江华.降低透析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J].中国血液净化,2008,10(7):523-525
  [2]苏伟,张焕巧,尚有全等.血液透析患者两种方法接种乙肝疫苗的疗效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0,9(5):261-26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病理检查骨髓切片组织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临床上骨髓病理诊断中的细胞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对296例血液病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两种方法检查的结果能够完全吻合的患者有212例,占比71.62%;31例患者经形态学诊断后采用活检诊断得到确诊,占比10.47%;两种方法检查的结果能够完全吻合的患者有53例,占比17.91%。结论:组织病理学诊断能有效的修正细胞形态学的检查结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达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肿瘤。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67例消化道各种肿瘤患者和来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6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不同的肿瘤患者其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的变化,肝癌患者甲胎球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胰腺癌、结肠癌癌患者CA199增高最为明显(P<0.01)。
期刊
【摘要】 目的:对重症颅脑外伤及重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指导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盘锦市大洼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66例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由于病情危重,手术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瘫、失语、心理及情感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重症患者手术后药的单纯治疗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生存质量的渴望,因此我们将GCS评分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口服伊曲康唑和拔甲术在甲真菌病的联合应用及疗效。 方法:在局麻或指趾神经阻滞麻醉下拔除病甲,凡士林油纱包扎后同时服用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连服7天,分别在1月、2月、3月、4月观察指趾甲生长情况并进行临床及真菌学监测。 结果:26例病人随访1—4月指趾甲生长良好,有光泽无畸形甲,无真菌感染迹象。 结论:拔甲术后加短程服用广谱抗真菌剂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能大大地缩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手术治疗和配合护理。方法 自2003年以来,我院新开展的应用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31例,通过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护游离组织,密切观察供区肢体血运,注意安全操作等。结果 手术全顺利地完成了,移植的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护士了解患者、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医护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并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5例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45例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中,41例患者肾积水症状消失,4例肾积水明显缓解。所有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随访两年,所有患者均无肾结石复发,未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同期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置换的手术配合及其护理。方法:在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之间的8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置换,同时给予其精心的护理,观察统计所有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精心护理,8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心绞痛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护理、术前明确诊断、加强心肌保护、提高监护水平,同期冠状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在部分外伤及外科术后形成的积液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外科疾病在超声引导下实行穿刺抽液(或引流)治疗。结果:16例均痊愈出院,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无并发症。结论:介入性超声对一些外科常见的渗出性的积液及皮下血肿的诊治,具有更安全、准确、创伤小、费用低、疗效确实、操作相对简单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介入性超声;外伤;外科;积液类并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比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差异。术后随访1年,采用Harris 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气管插管在小儿喉炎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Ⅲ度以上内科治疗不能缓解喉梗阻的治疗方式上改为气管插管治疗。结果08年—09年无Ⅲ度气管切开患儿。结论气管插管安全、方便、费用低、痛苦少,多数情况下可取代气管切开成为主要喉炎喉梗阻的治疗手段。   急性喉炎在儿童中的肺病率较高,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往往来势迅猛,及时的处理可以挽救很多生命。现就我院近几年治疗方法的改进比较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