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文字距离、时空距离、心理情感距离、文化和认知距离等等沟通障碍,所以,如何指导和引导学生顺利走近、走进文本,与文本相遇相知,汲取和内化所需,最终提升语文素养,便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实践中,我摸索出,采用体悟教学可以有效地突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障碍。所谓体悟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实践、体会等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领会、感悟,从而加深理解、获得知识、培养情感的教学方式。体是体验、体会,是教学的手段、过程、方法;“悟”是感悟、领悟,是教学的追求、目标、结果。
  体悟教学与体验教学有着一定的不同。体验教学强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实践来感悟文本,获得理解和启迪。而体悟教学既强调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实践,也强调结合自己非亲身的经历、经验等来协助感悟文本。因为,作为少年学生,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一直在学校,在课堂,亲身经历的生活实践毕竟很少,这就使课堂上可资利用、联系的资源大大减少,而一些非亲身经历的资源虽然离学生的生活稍远,但通过老师的讲授、描述、呈现,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如在其中。利用这些资源再来协助理解课文,学生会理解轻松而学得兴味盎然。
  
  一、创设情境,激发体悟
  
  情境是教师依据教材有意识地创设的典型场景,在情境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表层意思的理解,而且易产生顿悟,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通过老师的激情渲染、描绘,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与作品里的人物情相融,心相通;可以用多媒体将声、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营造特定的氛围,使其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与文本人物相融合;可以介绍相关资料,拓展思考空间,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加深感悟,等等。新教材的编写非常贴近学生生活,文章大多情感丰富,但不少篇章文字朴实,仅凭学生自读很难进入情境,这就特别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富有兴趣,激情投入,学生才能对语言和语境感悟得更深!
  
  二、诵读品味,引导体悟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体悟方式。新课标也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学习《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等,如果不带着感情诵读,仅凭翻译文言文词句,理解句意,根本体会不了李密与祖母那苦难相依的深情和韩愈对十二郎那深切的思念和愧疚,也就根本体会不了这些篇目千古以来脍炙人口的原因。再如我教学《我与地坛》时,我拓展诵读了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回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教室里静极了,只有我饱含感情的声音在撞击着学生的心扉,读着读着,我流泪了,而我们班大部分同学也流泪了。一个文本已经领悟到这种程度,还要师生研习吗?所以当时我只对学生说了一句:“最成功的作品都是作者最真实感情的流淌。”
  
  三、品词析句,加深体悟
  
  “新语文教育”的倡导者韩军指出:“语文教育要着力于言语,紧紧抓住言语这一抓手,讨论、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学科的生命所在。语文不能架空文本,脱离文本;上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味’,必须‘紧贴文本地面行走’,‘在言语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他是这样倡导也是这样努力实践的。他在教学李商隐的《隋宫》这首诗歌时,针对“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一联,班级同学形成了两派见解,一派认为“应是”说明杨广只知游乐,至死不悟;一派认为杨广可能会有突然醒悟的一天,因为“应是”只表示一种可能。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应是”这个词语的理解和感悟,韩军模仿李商隐与杨广对话的口吻,拖腔延调地读道:杨广啊,杨广,(你的)玉玺——不缘——归日角(的话),那么,(你的)锦帆——应是(重读)——到天涯(了吧),阿(语调上扬),是不是呀?呵……”他刚读完,学生便感悟出“应是”实际上是李商隐对杨广的逗弄、讽刺、鄙夷和斥责,表面上是作者的一种推测,其实讽刺力度更深,挖苦意味更强。
  
  四、激活想象,促进体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场景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才能化抽象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而且通过想象还可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获得更加丰富深切的感悟。例如《荷塘月色》中用“袅娜”来描绘荷花的姿态美和神态美。但像什么样子就叫“袅娜”学生并不能具体感知,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时莲步轻移、衣袂飘飘的情景,这样“袅娜”这个词就形象并生动起来了,月下荷塘中的荷花景象也就更加鲜明了。经常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和研讨文本的兴趣才会不断高涨起来。
  
  杨帆,语文教师,现居江苏灌南。本文编校:黄碧斋
其他文献
但凡评点作文的优劣,无不重言审题立意的高下,而每年对语文高考作文的总结评价,也无一例外地会将审题是否到位列为重中之重。次次强调审题对于作文的成败至关重要,却又每每叹息作文失误的根子仍在审题。是因为审题深奥难把握,还是由于审题复杂难操持?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横比各省市的自主命题,就不难看出:审题的症结实际还是考生的语文基础功力不够。  谈到语文基础,我们切不要以为只是字词句的识记
低幼化指发表低于其应有水平的言论或做出低于应有水平的事。在作文中表现为低于写作者应有水平的见解或感情。这种毛病比较集中地出现在高一学生的写作之中,其主要表现如下:  题材低幼化。在记叙文写作中,高一学生喜欢选择低年龄段的经历作为题材。如在写作“留存心灵深处的记忆”一文时,有的学生苦于无素材可供选择,就记叙幼年时代与伙伴在老家桑树下躲猫猫、捉金龟子、摘桑葚的事,还有的学生记叙小时候因为一支铅笔跟好伙
最近听了由如东实验中学李旭东执教的《幽静悲剧》一课,我感受到教者对作者季羡林思想的认识之深入,对作品悲剧内涵理解之深刻,对学习主体点拨之适时。而这一切,皆源于教者有效设计的“主问题”,唤醒了学生思维的潜能,促进思维活动紧张充分。使課堂教学呈现教与学的生命的丰盈。下面我们不妨先看看其中的案例。  情境描述之一:感知凄美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后,老师请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一位学生借用鲁迅
唐诗宋词中,或限于格律要求,或出于表达需要,特意把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变成不合语法规律的句式;或者不按通常的顺序描孽景物、叙事抒情,这种现象叫倒置。  唐诗宋词中的结构倒置现象,首先是由于格律的需要。唐诗大多为格律诗,不仅要求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严格按照韵书押韵,而且还有平仄的要求,尤其是律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即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问者:贾老师,首先恭喜您的长篇小说《秦腔》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夺魁。获奖消息传来后,您最初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现在,您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答者:谢谢!获奖消息传来后,我当时说了四个字:天空晴朗!然后,我给自己收藏的佛像都上了一炷香,在我爸我妈的像前上了香,告诉了他们一声。因为,当初我写这部书的时候,我父亲去世了,我母亲还在世,我《秦腔>后记里还写过,我曾经给我父亲说过,我将来要写家族、写故
毋庸讳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多,效率低,师生共陷题海,乏味乏力。  重资料而轻教材。轻视教材,只讲其中与高考题联系紧密的内容。劣质辅导资料或套卷却满天飞,这些资料内容上大都无梯度、无新意,粗制滥造。大部分教师使用资料时不筛选,不分轻重缓急,盲目搞强化训练。资料把高一新生搞得晕头转向,因为从初中到高中存在很多知识的盲点和断层,有很多不衔接的地方。  重读写而轻听说。只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而轻
考点解读:  正确使用成语,已成为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固定考点。成语题的设题方式一般是辨析正误,题型为选择题。做好这类试题,一要注重平时积累,二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准确把握成语意义的方法,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了解试题设误类型,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①成语的意义、色彩与使用对象;②容易混淆成语的辨
一,现代诗歌中的“我”和“你”现象    “诗言志”,现代诗歌总是或借助形象含蓄地表达情意,或直抒胸臆。“我” (抒情主人公)和“你” (抒情对象)是诗歌所创造的主要形象。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中,大都“我”“你”共存。苏教版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人教版的《致青年公民》,直接在诗面上呈现了“我”和“你”。苏教版的
我读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姓葛。他给我们讲苏东坡轶事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下了苏小妹的诗:“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我们一致认为这句诗用在他脸上最合适。每天早晨他总是比我们来得早,花白的头发三七开,一丝不乱。爸爸说他以前是“右派”,现在平反了。这个“右派”很“坏”,逼我们把课本上每一篇文章都背下来,尤其是古诗,必须背诵,打一个结,罚抄一遍。我背《登鹳鹊楼》因为紧张,打了三个结。回到家里,我把
如果问《木兰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么估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讲了一个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因为我们就是被这样灌输教学的。如果再问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也是几乎所有的人全会说木兰是个巾帼英雄。当然这些都有道理,也都正确。但问题在于我们读《木兰诗》这个文学作品是为了感受诗歌之美,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出一个枯燥的“英雄”或“巾帼英雄”概念。那么我们要怎么去感受《木兰诗》的美呢?我想我们还是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