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建设、教学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思索,并根据新课改理念提出了构建具有中职特色数控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初步措施,旨在引起专家关注以及同行间加强交流探讨,共同推进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快速发展,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关键词:数控专业改革"产、教、研"结合
一、数控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表1、表2、表3,分别是企业数控技术人才现状、影响数控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因素、数控技术主要岗位的学历要求。
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从事数控技术工作的人员,以中职和高职为主,中职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的推进,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技术工作的比例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岗位类型主要有设计、编程、操作、维修、服务等类型。从表2可以看出,影响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因素主要是维修改造。表3是企业对数控技术主要岗位的学历要求,编程和维修岗位需要高职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由于不同企业拥有数控设备档次不同,因此也有较多企业操作岗位要求用高职毕业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企业会希望高职毕业生操作数控设备。
二、重新构建我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业培养中等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数控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基于数控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成为中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引入项目教学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遇到的困难。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改革则是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具体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重视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讲,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动加入到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问题导入,学生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
2、整个教学不是以考试为考核依据,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课业(案例研究、课题作业等)的完成情况,课题作业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标准。将课题作业列入课程授课计划,教学内容突出技术性、应用性,对学生提出应知、应会的要求,课题作业设置要体现综合化和能力化。
3、没有排满日程的课堂学习,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通过参加灵活多样的课业活动来完成,学生通过借助不断更新的图书和网络资源来完成课题任务,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
三、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模块+特长"的培养模式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模块+特长"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以能力为中心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强化技能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以数控加工为龙头,以CAD/CAM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的鲜明特色;走产学结合的路子,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数控技术实用人才。
(二)、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培养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岗位实习三部分组成。
1、基本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可通过课程实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形式完成,具备对设备、材料、工具、量具、装配等工作认知使用的基本技能。
2、专业技能训练是模拟任职岗位进行的系统训练,按照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安排训练内容,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如数控车床专业技能操作实训内容包括必须掌握数控车床操作、加工的工艺过程,加工基准的确定原则,机械原点,加工原点与编程原点的相互关系,加工参数的设定,观察加工状态与调整切削要素关系的能力,补偿值的修正与测量方法等,以及数控车床的检验、调试与维修,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等。
3、专业岗位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顶岗实践,获得岗位技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早了解社会,加强劳动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四、产、教、研结合,提升办学效益
1、我校可以招录一部分半工半读的学生,在校内外边学习、边工作,解决了自身的学习、生活费用,既保证了学业的完成,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2、学校可以接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既解决了教学实训的需求,又为学校创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而在企业当中打响了学院的知名度,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
3、应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加速理论知识的转化,提高生产效率。
4、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其工学统一、技能过硬,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环境。
5、引入项目教学方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增长学生就业率,拓展学校规模,增强办学实力。
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产、教、研相结合将成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我们应该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把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以培养更多"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的人才。这是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呼唤,更是职业院校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黎向荣.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高级工+大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2008.12
[2]《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邹贵平《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第7期
[3]《关于数控实习教学的探讨》高志贤 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浅析数控实训基地的作用与发展方向》张敬; 雷代明;《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年第5期
作者简介:张浩雪,生于1982年,200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职于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数控专业改革"产、教、研"结合
一、数控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表1、表2、表3,分别是企业数控技术人才现状、影响数控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因素、数控技术主要岗位的学历要求。
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从事数控技术工作的人员,以中职和高职为主,中职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的推进,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技术工作的比例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岗位类型主要有设计、编程、操作、维修、服务等类型。从表2可以看出,影响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因素主要是维修改造。表3是企业对数控技术主要岗位的学历要求,编程和维修岗位需要高职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由于不同企业拥有数控设备档次不同,因此也有较多企业操作岗位要求用高职毕业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企业会希望高职毕业生操作数控设备。
二、重新构建我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周边地区的机械制造业培养中等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数控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基于数控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成为中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引入项目教学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遇到的困难。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改革则是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具体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重视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讲,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动加入到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问题导入,学生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
2、整个教学不是以考试为考核依据,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课业(案例研究、课题作业等)的完成情况,课题作业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标准。将课题作业列入课程授课计划,教学内容突出技术性、应用性,对学生提出应知、应会的要求,课题作业设置要体现综合化和能力化。
3、没有排满日程的课堂学习,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通过参加灵活多样的课业活动来完成,学生通过借助不断更新的图书和网络资源来完成课题任务,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
三、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模块+特长"的培养模式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模块+特长"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以能力为中心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强化技能训练,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以数控加工为龙头,以CAD/CAM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的鲜明特色;走产学结合的路子,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数控技术实用人才。
(二)、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培养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岗位实习三部分组成。
1、基本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可通过课程实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形式完成,具备对设备、材料、工具、量具、装配等工作认知使用的基本技能。
2、专业技能训练是模拟任职岗位进行的系统训练,按照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安排训练内容,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如数控车床专业技能操作实训内容包括必须掌握数控车床操作、加工的工艺过程,加工基准的确定原则,机械原点,加工原点与编程原点的相互关系,加工参数的设定,观察加工状态与调整切削要素关系的能力,补偿值的修正与测量方法等,以及数控车床的检验、调试与维修,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等。
3、专业岗位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顶岗实践,获得岗位技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早了解社会,加强劳动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四、产、教、研结合,提升办学效益
1、我校可以招录一部分半工半读的学生,在校内外边学习、边工作,解决了自身的学习、生活费用,既保证了学业的完成,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2、学校可以接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既解决了教学实训的需求,又为学校创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而在企业当中打响了学院的知名度,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
3、应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加速理论知识的转化,提高生产效率。
4、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其工学统一、技能过硬,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环境。
5、引入项目教学方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增长学生就业率,拓展学校规模,增强办学实力。
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产、教、研相结合将成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我们应该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把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以培养更多"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的人才。这是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呼唤,更是职业院校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黎向荣.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高级工+大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2008.12
[2]《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邹贵平《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第7期
[3]《关于数控实习教学的探讨》高志贤 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浅析数控实训基地的作用与发展方向》张敬; 雷代明;《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年第5期
作者简介:张浩雪,生于1982年,200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职于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