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仙居县依托比较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探索科学合理规划,形成充满活力、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十二五”期间,国内外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走向为仙居县的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而经济的转型升级则为仙居县的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尤其是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在仙居县的贯通,对仙居服务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服务业的内生力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仙居县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战略目标,以“人间仙居、生态经济”为主题,以“总量扩大、结构升级、布局优化”为主线,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城镇化、社会化互动并进,优先壮大发展重点服务业,积极扶持发展新兴服务业,努力构建适应仙居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仙居县服务业发展总体目标
以浙江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动力,全面实施服务业发展“4 9”战略,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房地产业四大主导行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职业培训、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养老服务等九大服务行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及社会就业的贡献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仙居县服务业规模总量明显增加,集聚功能初步体现,内部结构显著优化,从业人员明显增加,确保服务业增加值稳定快速增长。到“十二五”期末,仙居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占GDP比重高于45%;增加值增速年均递增16%以上,高于全县生产总值增速。
二、仙居县服务业发展重要抓手
(一)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加快推进集聚平台搭建,重点突出四大集聚区建设,加大集聚区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服务业集聚区。
1.县城核心商务集聚区。坚持调整、改造、提升并重,扩大服务业聚集总量。突出以县城中心区为核心,东区(新区区域)、西区(三桥头以西区域)、北区(环北二路以北区域)协同推进,有序开发。加快老城区旧城改造,重点建设商业步行街、精品服饰特色街、养生休闲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星级酒店、金融保险及证券交易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生态休闲公园以及配套基础设施。
2.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区、高迁古村展示区、山谷风光区、田园观光区、生态运动公园区等五大片区建设。积极打造面向长三角的游客集散中心、特色乡野度假目的地、养生宜居置业地和高端人群集聚区,构筑仙居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
3.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快生态农业科研服务中心、生态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立足资源优势,以“合作、互赢、互信”为宗旨,以“精品、高端、生态、休闲”为理念,加快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仓储物流、住宿餐饮、农业科技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4.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推进“一带五区”建设。即七彩朱溪滨水游憩带、主入口综合服务区、水疗美邑产业区、田园生活体验区、山地休闲运动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建设中国生态有机水疗产业示范基地,特色鲜明的温泉养生度假目的地,打造水疗高新产业、创艺农业、休闲运动产业、休闲房地产业、虚拟产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二)抓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结合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活动的成果和《仙居县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行业项目的建设进度,坚持高起点筛选、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优先支持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高端服务业项目。
县委县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服务管理,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跟踪协调工作,确保重大项目年度计划达到时序进度,重点关注已列入浙江省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对列入县级及以上服务业项目库的重点服务业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进行贴息。做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项目储备。开展“十二五”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为全县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的“库存”,为“十二五”期间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的筛选提供基础。
(三)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起草制订《仙居县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政策扶持,起草制订《仙居县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推动服务业在管理体制和财税、要素、人才、市场、价格方面的政策创新,研究制定鼓励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政策与办法。三是重视项目申报,以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为基础,组织申报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台州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做好服务业综合体项目的衔接上报工作。围绕推进服务公共平台与集聚区建设、培育服务重点企业、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等基础性工作来带动服务业工作质量提升。四是围绕服务业标准化与品牌建设、服务业质量认证等工作抓手来实施服务质量建设。
三、仙居县服务业发展重要举措
(一)突出重点行业的提升
1.休闲旅游业。鼓励投资开发旅游休闲项目和打造旅游休闲品牌。大力推进“农家乐”与“创意农业”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休闲项目发展,以“一村一景、一家一乐”为发展方向,推进全县“农家乐”与“创意农业”的规划布局与开发。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家乐”旅游休闲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扶持建设1-3个省级“农家乐”旅游休闲特色乡(镇、村)和“创意农业”观光园。县政府与各乡镇将优先认定一批“农家乐”与“创意农业”旅游休闲(村)点,作为政府会议定点采购单位。做强做大旅行社,鼓励全国品牌旅行社的引进以及与本地旅行社的合作。
2.商贸流通业。鼓励引进、兴办现代商贸业;支持农村商贸业发展;鼓励 “两总一特” (总代理、总经销、特约经销)发展;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市场);积极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市场整合;鼓励举办商品推介会或交易会;鼓励品牌市场建设。 3.现代物流业。鼓励兴办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上等级上规模;鼓励大型专业运输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集装箱运输包括特种运输企业增大规模。
4.房地产业。准确把握房地产调控力度,规范房地产业发展,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以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为重点,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力度。鼓励发展旅游房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房地产新型业态,打响“仙居”品牌。鼓励企业上档次、创品牌。
(二)抓好服务企业分离发展与重点企业培育
鼓励、扶持企业实施主辅分离,通过分离整合企业内部生产环节两端业务,发展社会化生产性服务企业,按照“做强主业、做大辅业”的要求,使其成为仙居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好重点企业培育工作。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每年在服务业主导行业中,根据其带动效应、规模、入库税收、用工人数等指标进行行业龙头企业(单位)评选,由县政府进行表彰。加快服务业成长型企业培育,在全县服务业中筛选一定数量具有业态新颖、成长空间较大的生产性、生活性、新兴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企业,制订针对性扶持政策,使其快速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服务业重点企业对全县服务业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
1.深化体制改革
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快实施“双推进”战略:一是推进制造业企业将研究开发、物流配送、市场营销、会计审计、广告包装等业务剥离,专注制造,以推进生产的专业化;二是推进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发展,鼓励部分制造业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供应商转变,不断提高附加值。
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产业化步伐。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拓宽服务业准入领域,积极引导民资进入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金融服务、市场公用等领域。通过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对公益性公共服务以外、适合产业化经营的领域,基本实现由“政府办”向“社会办”的转变。
增强行业协会功能。进一步推进管办分离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行业协会服务的功能。健全服务业行业协会组织,发挥其在市场维护、行业自律、沟通信息和加强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行业协会、同业工会、商会等组织的民间化进程,增强行业自律功能,发挥其在解决贸易争端、协调进出口贸易、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作用。
2.优化和发展服务业社会环境
广泛深入地宣传服务业发展“4 9”战略,激发全县人民的创业激情,营造全社会关心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方便企业办理相关法定许可手续。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运行监测。根据《统计法》要求和仙居县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进一步搞好服务业统计和服务业发展监测分析工作。加强县“三产办”职能,及时研究分析服务业发展动态,协调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关系全局性的发展政策。
3.改革和创新职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建立企业家论坛,为企业家与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企业管理团队成员免费学习和到国内先进的服务业企业考察。切实改善引进人才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住房补贴;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鼓励企业人员不断深造。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和输送一批技能过硬的中高级人才和熟练工人。加快服务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县服务窗口的形象。
4.整合财政资金
加大财政对服务业支持力度,整合增加县财政资金中对服务业各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资金。财政资金要根据每年服务业发展重点集中配置,优化使用结构。科学合理安排县级每年500万元县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县域内服务业重点行业的补助、考核奖励、规划编制、项目投入的贴息、风险补偿等方面,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
(四)加强服务业品牌化建设
推进实施《浙江省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由县发改局牵头,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配合,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服务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统分结合、合力推进的服务业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做好服务业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号的认定及驰名商标的推荐工作。认真做好服务业名牌的认定和推荐工作。建立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品牌建设的激励机制,对创牌企业给予多方面的鼓励和支持。
(五)加强服务业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导外来资金投向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领域,全县引进的一大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已顺利动工或达成合作框架。新区服务业综合体已破土动工,仙居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皤滩古镇二期开发项目、仙居城市综合体项目等与中国远大集团达成了投资60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则与上海亚繁集团等达成投资20亿元的合作协议。占地292亩(今年我县只有505亩用地指标),投资10亿元的神农谷开发项目今年11月份可以挂牌出让。其他服务业重点项目如投资60亿元的中华大“佛”字文化园、公盂岩景区、大佛洞景区等招商引资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通用标准,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晶,于建字,赵楠.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94-96.
[2]梅强,赵晓伟.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时策,2009(11):74-76.
[3]扬集政.我国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思考[J].科技进步与时策,2003(4):65-66.
[4]张珍.关于科技服务业统计健全性发展的探讨[J].科技统计,2008(10):7-9.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十二五”期间,国内外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走向为仙居县的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而经济的转型升级则为仙居县的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尤其是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在仙居县的贯通,对仙居服务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服务业的内生力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仙居县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战略目标,以“人间仙居、生态经济”为主题,以“总量扩大、结构升级、布局优化”为主线,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城镇化、社会化互动并进,优先壮大发展重点服务业,积极扶持发展新兴服务业,努力构建适应仙居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仙居县服务业发展总体目标
以浙江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动力,全面实施服务业发展“4 9”战略,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房地产业四大主导行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职业培训、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养老服务等九大服务行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及社会就业的贡献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仙居县服务业规模总量明显增加,集聚功能初步体现,内部结构显著优化,从业人员明显增加,确保服务业增加值稳定快速增长。到“十二五”期末,仙居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占GDP比重高于45%;增加值增速年均递增16%以上,高于全县生产总值增速。
二、仙居县服务业发展重要抓手
(一)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加快推进集聚平台搭建,重点突出四大集聚区建设,加大集聚区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服务业集聚区。
1.县城核心商务集聚区。坚持调整、改造、提升并重,扩大服务业聚集总量。突出以县城中心区为核心,东区(新区区域)、西区(三桥头以西区域)、北区(环北二路以北区域)协同推进,有序开发。加快老城区旧城改造,重点建设商业步行街、精品服饰特色街、养生休闲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星级酒店、金融保险及证券交易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生态休闲公园以及配套基础设施。
2.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区、高迁古村展示区、山谷风光区、田园观光区、生态运动公园区等五大片区建设。积极打造面向长三角的游客集散中心、特色乡野度假目的地、养生宜居置业地和高端人群集聚区,构筑仙居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
3.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快生态农业科研服务中心、生态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立足资源优势,以“合作、互赢、互信”为宗旨,以“精品、高端、生态、休闲”为理念,加快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仓储物流、住宿餐饮、农业科技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4.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推进“一带五区”建设。即七彩朱溪滨水游憩带、主入口综合服务区、水疗美邑产业区、田园生活体验区、山地休闲运动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建设中国生态有机水疗产业示范基地,特色鲜明的温泉养生度假目的地,打造水疗高新产业、创艺农业、休闲运动产业、休闲房地产业、虚拟产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二)抓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结合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活动的成果和《仙居县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行业项目的建设进度,坚持高起点筛选、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优先支持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高端服务业项目。
县委县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强对重大项目的服务管理,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跟踪协调工作,确保重大项目年度计划达到时序进度,重点关注已列入浙江省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对列入县级及以上服务业项目库的重点服务业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进行贴息。做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项目储备。开展“十二五”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为全县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的“库存”,为“十二五”期间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的筛选提供基础。
(三)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起草制订《仙居县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政策扶持,起草制订《仙居县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推动服务业在管理体制和财税、要素、人才、市场、价格方面的政策创新,研究制定鼓励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政策与办法。三是重视项目申报,以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为基础,组织申报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台州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做好服务业综合体项目的衔接上报工作。围绕推进服务公共平台与集聚区建设、培育服务重点企业、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等基础性工作来带动服务业工作质量提升。四是围绕服务业标准化与品牌建设、服务业质量认证等工作抓手来实施服务质量建设。
三、仙居县服务业发展重要举措
(一)突出重点行业的提升
1.休闲旅游业。鼓励投资开发旅游休闲项目和打造旅游休闲品牌。大力推进“农家乐”与“创意农业”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休闲项目发展,以“一村一景、一家一乐”为发展方向,推进全县“农家乐”与“创意农业”的规划布局与开发。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家乐”旅游休闲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扶持建设1-3个省级“农家乐”旅游休闲特色乡(镇、村)和“创意农业”观光园。县政府与各乡镇将优先认定一批“农家乐”与“创意农业”旅游休闲(村)点,作为政府会议定点采购单位。做强做大旅行社,鼓励全国品牌旅行社的引进以及与本地旅行社的合作。
2.商贸流通业。鼓励引进、兴办现代商贸业;支持农村商贸业发展;鼓励 “两总一特” (总代理、总经销、特约经销)发展;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市场);积极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市场整合;鼓励举办商品推介会或交易会;鼓励品牌市场建设。 3.现代物流业。鼓励兴办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上等级上规模;鼓励大型专业运输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集装箱运输包括特种运输企业增大规模。
4.房地产业。准确把握房地产调控力度,规范房地产业发展,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以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为重点,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力度。鼓励发展旅游房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房地产新型业态,打响“仙居”品牌。鼓励企业上档次、创品牌。
(二)抓好服务企业分离发展与重点企业培育
鼓励、扶持企业实施主辅分离,通过分离整合企业内部生产环节两端业务,发展社会化生产性服务企业,按照“做强主业、做大辅业”的要求,使其成为仙居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好重点企业培育工作。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每年在服务业主导行业中,根据其带动效应、规模、入库税收、用工人数等指标进行行业龙头企业(单位)评选,由县政府进行表彰。加快服务业成长型企业培育,在全县服务业中筛选一定数量具有业态新颖、成长空间较大的生产性、生活性、新兴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企业,制订针对性扶持政策,使其快速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服务业重点企业对全县服务业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
1.深化体制改革
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快实施“双推进”战略:一是推进制造业企业将研究开发、物流配送、市场营销、会计审计、广告包装等业务剥离,专注制造,以推进生产的专业化;二是推进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发展,鼓励部分制造业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供应商转变,不断提高附加值。
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产业化步伐。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拓宽服务业准入领域,积极引导民资进入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金融服务、市场公用等领域。通过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对公益性公共服务以外、适合产业化经营的领域,基本实现由“政府办”向“社会办”的转变。
增强行业协会功能。进一步推进管办分离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行业协会服务的功能。健全服务业行业协会组织,发挥其在市场维护、行业自律、沟通信息和加强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行业协会、同业工会、商会等组织的民间化进程,增强行业自律功能,发挥其在解决贸易争端、协调进出口贸易、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作用。
2.优化和发展服务业社会环境
广泛深入地宣传服务业发展“4 9”战略,激发全县人民的创业激情,营造全社会关心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方便企业办理相关法定许可手续。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运行监测。根据《统计法》要求和仙居县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进一步搞好服务业统计和服务业发展监测分析工作。加强县“三产办”职能,及时研究分析服务业发展动态,协调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关系全局性的发展政策。
3.改革和创新职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建立企业家论坛,为企业家与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企业管理团队成员免费学习和到国内先进的服务业企业考察。切实改善引进人才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住房补贴;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鼓励企业人员不断深造。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和输送一批技能过硬的中高级人才和熟练工人。加快服务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县服务窗口的形象。
4.整合财政资金
加大财政对服务业支持力度,整合增加县财政资金中对服务业各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资金。财政资金要根据每年服务业发展重点集中配置,优化使用结构。科学合理安排县级每年500万元县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县域内服务业重点行业的补助、考核奖励、规划编制、项目投入的贴息、风险补偿等方面,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
(四)加强服务业品牌化建设
推进实施《浙江省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由县发改局牵头,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配合,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服务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统分结合、合力推进的服务业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做好服务业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号的认定及驰名商标的推荐工作。认真做好服务业名牌的认定和推荐工作。建立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品牌建设的激励机制,对创牌企业给予多方面的鼓励和支持。
(五)加强服务业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导外来资金投向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领域,全县引进的一大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已顺利动工或达成合作框架。新区服务业综合体已破土动工,仙居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皤滩古镇二期开发项目、仙居城市综合体项目等与中国远大集团达成了投资60亿元的合作框架协议。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则与上海亚繁集团等达成投资20亿元的合作协议。占地292亩(今年我县只有505亩用地指标),投资10亿元的神农谷开发项目今年11月份可以挂牌出让。其他服务业重点项目如投资60亿元的中华大“佛”字文化园、公盂岩景区、大佛洞景区等招商引资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通用标准,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晶,于建字,赵楠.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94-96.
[2]梅强,赵晓伟.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时策,2009(11):74-76.
[3]扬集政.我国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思考[J].科技进步与时策,2003(4):65-66.
[4]张珍.关于科技服务业统计健全性发展的探讨[J].科技统计,2008(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