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状况,就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作者从高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状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105-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makes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mil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isting problems; exploration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学、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如何上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进教材、进讲堂,更重要的是如何入脑、入心,为此作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传统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多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模式大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教学方法仍然沿袭传统的“一块黑板,二支粉笔”,多媒体教学无法全面普及,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思想政治课理论抽象内容深刻,范围较广的特点,往往大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加之有许多年轻教师所开课程门类过多,精力不足,经验不足,难免会脱离实际,就课堂讲课堂,就理论讲理论,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这种接近填鸭式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一般情形下要学习的同学就会坐在教室的前排或中间,而拒绝和排斥学习的同学就会抢坐在教室的最后两排,成低头一族,上课时偷玩手机或看专业书和其他书籍,甚至睡觉。作为工科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课程负担过重,其中部分同学对素质教育缺乏全面认识;常常会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毕业后能找工作有饭碗就行了,对政治素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要么不感兴趣,要么觉得学了也无用,不同程度存在着淡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倾向,和对政治类理论课的厌学情绪。不少数量的学生仅仅只为了学分而考试,为了点名而到课,往往临近考试,才临阵磨枪,学习上十分被动。教师面对学生的消积学习态度,授课效果也受很大影响,表现出上课积极性差、信心不足、工作没成就感等。如此种种,就是现在大学生教育中政治思想理论课所面临的现状。
二、以课改为驱动,构建新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入脑、入心,是困扰每一所高校,每一位思政教师的共同难题,如何突破瓶颈成为了高校思政教学的焦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 以服务学生为核心,打造一支关爱学生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爱心和关心不行,缺少热心肠、倾心、执着,肯定做不好这项工作。饱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爱度、自觉度、事业心、责任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份热情难能可贵。
目前高校里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是好的,但有些情况令人担扰。高校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有着独生子女乐观、热情、积极、向上的优点,同时又有着依赖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严重,有着敏感、以自我为中心的通病。此外,高校生中贫困生约占20%,特困生接近10%。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交往困难,自主困难,思想负担重,面子上挂不住。有心理专家专门研究他们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抵触、封闭等;还有就是那些家庭环境比较富裕的学生,也含有摆谱、放纵、傲慢、浪费等现象。受社会大背景和家长教育的影响,他们对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不起兴趣。因此,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不承认、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政教育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不被学生接受、认同、阅纳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休想产生价值的,缺少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政教育是无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授和记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进行能力、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的认知力、判断力、践行力。所以奉行关爱教育,打造一支关爱学生的师资队伍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关爱学生,关心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做引导;关爱他们的生活,做一位知热知冷的“家长”;关注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利益,做一位充滿人性、富有人情的老师;并要以成长、成才、成人的需要和利益为基础,讲人情、讲道德、讲关怀、讲奉献。同时,还要注重个性,讲区别、讲差异、讲特点,既要强调集体主义,也要尊重个人需要;既要讲究集体利益也要顾及个人满足。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觉得自己有个性,有尊严,得到教师的尊重;反过来,他也就会尊重教师,在关爱中学会倾听,从而耐心的听你讲授,让你的讲课内容入脑、入心。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起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根据对贵大明德学院部分学生的调查,在大多数学生看来“两课”是枯燥乏味的理论教育,不喜欢老师空洞的说教。但实践也证明,如果教师擅长理论结合实际,擅长把枯燥的政治理论和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做一个契合,擅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來,擅长用马克思想主义哲学原理来解释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合理与不合理的现象,擅长以今天的现实热点、南海问题、世界格局、军事动态来揭示事件、问题背后存在的哲学原理,以历史、故事、国家变迁来说明深藏不露的哲学问题。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很受大学生欢迎的,他们会对教师肃然起敬,产生信服和尊重。信服你的知识广博,尊重你的育人严谨。所以,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有充分的自我知识储备,博览群书的同时,认真专研教材,掌握教材,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对自已的教案讲稿,不断修正、补充、丰富发展并不断与时俱进。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让同学们看到精良的视频制作、录像录影;一改过去传统的一块黑板两支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也曾换位教学,事先布置题目,让同学有准备的进行十分钟的讲课,提高大学生参与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组织过有主题的辩论演讲,让大学生和老师组成评委,进行评比和点评,调动众多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老师的行动得到院团委的支持,我们所组织的班级之间的辩论赛最后成为院级辩论赛的热身,为院级辩论赛提供了实力雄厚的辩手。重要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同学们上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们的说话技巧、语音修辞、科学素质、文化品位等综合素养。
3.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打一,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关注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分别认真对待每一单元要素,学校、家庭、社会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合力。回顾近年来发生在高等学府的一系列事件:从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无辜伤熊到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丧心病狂杀死几名同学;从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失去理智刀捅受害者致死到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的投毒案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深感痛心,同时又感觉到肩上责任重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挽救那些失去理智、明灭人性、扭曲人格、被异化了的失足同学呢?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从各自的角度检讨自己、履行职责、勇于任事。首先,高等学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其他各门课程也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主流文化、宣传、理论、出版等方面要为高校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的社会舆论氛围。最后,还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三个层面相互配合,形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共管齐抓的良好平台。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这样,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成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教[2005]5号文件)[Z].
[2]马丽,连新.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规划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4(9).
[3]徐柏才.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状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105-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makes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mil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isting problems; exploration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学、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如何上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进教材、进讲堂,更重要的是如何入脑、入心,为此作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传统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多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模式大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教学方法仍然沿袭传统的“一块黑板,二支粉笔”,多媒体教学无法全面普及,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思想政治课理论抽象内容深刻,范围较广的特点,往往大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加之有许多年轻教师所开课程门类过多,精力不足,经验不足,难免会脱离实际,就课堂讲课堂,就理论讲理论,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这种接近填鸭式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一般情形下要学习的同学就会坐在教室的前排或中间,而拒绝和排斥学习的同学就会抢坐在教室的最后两排,成低头一族,上课时偷玩手机或看专业书和其他书籍,甚至睡觉。作为工科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课程负担过重,其中部分同学对素质教育缺乏全面认识;常常会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毕业后能找工作有饭碗就行了,对政治素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要么不感兴趣,要么觉得学了也无用,不同程度存在着淡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倾向,和对政治类理论课的厌学情绪。不少数量的学生仅仅只为了学分而考试,为了点名而到课,往往临近考试,才临阵磨枪,学习上十分被动。教师面对学生的消积学习态度,授课效果也受很大影响,表现出上课积极性差、信心不足、工作没成就感等。如此种种,就是现在大学生教育中政治思想理论课所面临的现状。
二、以课改为驱动,构建新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入脑、入心,是困扰每一所高校,每一位思政教师的共同难题,如何突破瓶颈成为了高校思政教学的焦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 以服务学生为核心,打造一支关爱学生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爱心和关心不行,缺少热心肠、倾心、执着,肯定做不好这项工作。饱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爱度、自觉度、事业心、责任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份热情难能可贵。
目前高校里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是好的,但有些情况令人担扰。高校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有着独生子女乐观、热情、积极、向上的优点,同时又有着依赖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严重,有着敏感、以自我为中心的通病。此外,高校生中贫困生约占20%,特困生接近10%。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交往困难,自主困难,思想负担重,面子上挂不住。有心理专家专门研究他们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抵触、封闭等;还有就是那些家庭环境比较富裕的学生,也含有摆谱、放纵、傲慢、浪费等现象。受社会大背景和家长教育的影响,他们对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不起兴趣。因此,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不承认、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政教育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不被学生接受、认同、阅纳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休想产生价值的,缺少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政教育是无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授和记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进行能力、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品德的认知力、判断力、践行力。所以奉行关爱教育,打造一支关爱学生的师资队伍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关爱学生,关心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做引导;关爱他们的生活,做一位知热知冷的“家长”;关注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利益,做一位充滿人性、富有人情的老师;并要以成长、成才、成人的需要和利益为基础,讲人情、讲道德、讲关怀、讲奉献。同时,还要注重个性,讲区别、讲差异、讲特点,既要强调集体主义,也要尊重个人需要;既要讲究集体利益也要顾及个人满足。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觉得自己有个性,有尊严,得到教师的尊重;反过来,他也就会尊重教师,在关爱中学会倾听,从而耐心的听你讲授,让你的讲课内容入脑、入心。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起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根据对贵大明德学院部分学生的调查,在大多数学生看来“两课”是枯燥乏味的理论教育,不喜欢老师空洞的说教。但实践也证明,如果教师擅长理论结合实际,擅长把枯燥的政治理论和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做一个契合,擅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來,擅长用马克思想主义哲学原理来解释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合理与不合理的现象,擅长以今天的现实热点、南海问题、世界格局、军事动态来揭示事件、问题背后存在的哲学原理,以历史、故事、国家变迁来说明深藏不露的哲学问题。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很受大学生欢迎的,他们会对教师肃然起敬,产生信服和尊重。信服你的知识广博,尊重你的育人严谨。所以,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有充分的自我知识储备,博览群书的同时,认真专研教材,掌握教材,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对自已的教案讲稿,不断修正、补充、丰富发展并不断与时俱进。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让同学们看到精良的视频制作、录像录影;一改过去传统的一块黑板两支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也曾换位教学,事先布置题目,让同学有准备的进行十分钟的讲课,提高大学生参与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组织过有主题的辩论演讲,让大学生和老师组成评委,进行评比和点评,调动众多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老师的行动得到院团委的支持,我们所组织的班级之间的辩论赛最后成为院级辩论赛的热身,为院级辩论赛提供了实力雄厚的辩手。重要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同学们上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们的说话技巧、语音修辞、科学素质、文化品位等综合素养。
3.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打一,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关注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分别认真对待每一单元要素,学校、家庭、社会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合力。回顾近年来发生在高等学府的一系列事件:从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无辜伤熊到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丧心病狂杀死几名同学;从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失去理智刀捅受害者致死到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的投毒案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深感痛心,同时又感觉到肩上责任重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挽救那些失去理智、明灭人性、扭曲人格、被异化了的失足同学呢?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从各自的角度检讨自己、履行职责、勇于任事。首先,高等学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其他各门课程也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主流文化、宣传、理论、出版等方面要为高校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的社会舆论氛围。最后,还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三个层面相互配合,形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共管齐抓的良好平台。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这样,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成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教[2005]5号文件)[Z].
[2]马丽,连新.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规划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4(9).
[3]徐柏才.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5).